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海蛇胶囊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石杉碱甲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海蛇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CDR)评分,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和搏动指数(PI)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7%、9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CDR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和CD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MCA的MFV均显著升高,PI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BA、MCA的MFV和PI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海蛇胶囊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多奈哌齐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片)、奥拉西坦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及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及多奈哌齐片)各20例,疗程均为4周。4周后通过MMSE、ADL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对4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4组的MMSE、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奥拉西坦组及多奈哌齐组MMSE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MMSE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另3组(P<0.05)。观察组、多奈哌齐组及奥拉西坦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7);4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采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BEHAVE-AD、QOL-AD、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95.24%)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 0.05),治疗前两组BEHAVE-AD、QOL-AD、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BEHAVE-AD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P 0.05),QOL-AD、MMSE评分比对照组和治疗前均较高(P 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使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认知状态、精神状态以及生命质量,因此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多奈哌齐,对照组不使用多奈哌齐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MMSE和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经多奈哌齐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增大即治疗作用增强,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多奈哌齐对A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高出对照组13%、32%、43%,对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分别高出对照组8%、13%、23%,与对照组相比多奈哌齐疗效显著(P〈0.05)。结论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多奈哌齐每晚5mg临睡前口服,4周后将剂量调整为每晚10mg临睡前口服;治疗组,多奈哌齐用法同对照组,同时联用尼莫地平30mg,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疗程为8周。治疗4周后评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不良反应及副反应量表(TESS)量表,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MMSE及ADL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MMSE评分上治疗组的疗效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多奈哌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1月9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中西医配合组进行补肾化痰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比较两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药物安全性;干预前后患者MMSE认知功能评分、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中西医配合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安全性相似,无严重副作用,P0.05;干预前两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中西医配合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和认知功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5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尼膜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DL与MMSE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2.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0.4%,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精神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夜间谵妄的临床护理及多奈哌齐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发夜间谵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观察护理前、后1周、4周、6周两组患者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ADL评分分别均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周、4周、6周ADL评分(30.01±4.88)分、(25.18±3.66)分、(20.08±2.18)分分别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19.13±5.01)分、MoCA(27.68±1.11)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AD伴夜间谵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ADL评分显著改善,多奈哌齐对AD伴夜间谵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初始剂量5 mg/d,1个月后增至终剂量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治疗前2周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1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 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和9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Mo 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AMA和HAMD评分则显著下降,且治疗组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MMSE、Mo CA、HAMA和HAMD评分及治疗组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Mo CA、ADL和HAMD评分比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金刚与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组(40例)与多奈哌齐组(40例),美金刚组患者给予盐酸美金刚药物治疗;多奈哌齐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明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神经科问卷(NPI)、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评价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美金刚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多奈哌齐组;美金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7.50%,显著低于多奈哌齐组67.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均为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100 mL加入生理盐水40 m L,1次/d。两组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分级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徐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9):1651-165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高切全血黏度和低切全血黏度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眩晕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氧化因子、促炎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降低,SS-QO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氧化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亲环素A(CyP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促炎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调节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治疗组(2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次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20 mL/次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个核细胞血红素加氧酶(HO-1)和转录因子红系衍生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00%和9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SOD、HO-1和Nrf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高勇  柏晓莉  张红  吴疆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836-183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心电图、心率(HR)、心肌耗氧量指数(RPP)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9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幅度、压低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HR和RPP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 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水平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水平显著增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于溶栓后12 h肌内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7 5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4%、4.2%,院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hs-CRP、CK、CK-MB、c Tn T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初始剂量为2.5 mg/次,1次/d,1周后增至5~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0m L/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因子水平、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中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和心率(HR)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 MWT)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MLHFQ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MLHF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炎性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发病24 h之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总剂量10%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丹红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脑梗死灶体积、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体积、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急性期缺血半暗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脑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脑梗死灶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榆林市第二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10%静脉推注,90%静脉滴注,1 h内滴注完毕,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患者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溶栓前后多普勒超声(TCD)参数、TCD血流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量表(NIHSS)评分、Rankin表(m R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完全闭塞型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3.33%,部分闭塞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0.00%,非闭塞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两组完全闭塞、部分闭塞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Vm)、舒张期血流速(Vd)均上升,搏动指数(PI)下降,同组溶栓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完全闭塞、部分闭塞比例下降,非闭塞型比例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完全闭塞、部分闭塞、非闭塞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部分闭塞和非闭塞患者m RS评分显著下降,同类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非闭塞患者m 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脑功能,促进闭塞血管再通,改善血流动力学,有益于短期预后,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次,1次/d,第4天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联用5 d,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3时,于治疗5 d后停用磺达肝癸钠,继续服用华法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氧分压(p O_2)值、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肺动脉收缩压(PAS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及外周血CD4~+/CD8~+、CD3~+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1.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绀、胸痛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 O_2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PAOI、PASP、RVd值和血清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p O_2、PAOI、PASP、RVd值和血清c Tn 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T、PLT值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FDP、D-D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凝血–纤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补体C3、IL-6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CD3~+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调控体内凝血–纤溶系统,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细胞免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