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常见实证肝郁气滞和肝郁痰阻证证候标准。方法:根据第1轮问卷结果设计第2轮问卷,向全国102位专家进行问卷征询,用专家咨询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积极系数为91.2%;专家权威程度为0.826;肝郁气滞证中均数>1.50,满分比>50%,变异系数<40%,等级和>140的证候指标4项,肝郁痰阻证中证候指标6项。结论:情绪抑郁、善叹息、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和脉弦可作为肝郁气滞证的主症;情绪抑郁、表情沮丧、神思迟钝、胸胁胀闷和苔白腻、脉弦滑可作为肝郁痰阻证的主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不同中医分型抑郁症患者常见情志症状表现,论证其与精神心理学症状量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0-05/2006—05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精神科的抑郁症患者149例,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由两名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获得一致结论后入选,辨证诊断时间在开始治疗前1周内。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委员会昆明座谈会修订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设肝郁气滞型(证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失眠多梦、嗳气叹息、身倦纳呆、便结不畅,舌质淡红,脉弦);肝郁脾虚证(证见胸胁胀痛、咽部有梗塞感,四肢倦怠.乏力,情绪抑郁、委靡不振或急躁易怒、善太息,食欲减退、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便溏,舌苔白,脉弦或缓弱);肝郁痰阻证(证见情绪抑郁、表情沮丧,神思迟钝、嗜卧少动、妄见妄闻,善太息,眩晕、胸胁胀闷、恶心欲呕、泛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12,脾两虚证(证见忧心忡忡、寡言少语,纳呆消瘦、心慌气短.神疲乏力、行动迟缓,健忘失眠,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共计4个证型。同时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估,该量表共分7类因子结构和24项症状表现,7类因子包括:躯体化、体质量变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迟缓、睡眠、绝望感。上述测试项目大部分分为5级(无、轻、中、重和极重度),评分为0-4分,少部分为无、轻、中度和重度3级,评分0~2分。量表评定时间相同于中医辨证诊断时间。结果:抑郁症患者1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医证型分布如下:肝郁气滞型53例(35.6%)、肝郁脾虚型45例(30.2%)、肝郁痰阻型27例(18.1%)、心脾两虚型24例(16.1%)。②,12,脾两虚型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而肝郁脾虚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的平均病程明显大于其他证型患者(P均〈0.05)。③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因子分比较中,肝郁脾虚型和心脾两虚型的大部分汉密顿抑郁量表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肝郁痰阻型患者以及各中医证型抑郁症总体样本(P均〈0.05-0.01)。④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症状评分比较显示不同中医证型抑郁症患者之间汉密顿抑郁量表各项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0.01)。⑤汉密顿抑郁量表量表24项评分高于平均样本前5位症状表现分布中,肝郁气滞型症状表现特点分别为激越、能力感减退、性症状、疑病、体质量减轻。肝郁脾虚型为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抑郁情绪、胃肠道症状、工作和兴趣。肝郁痰阻型为自知力、精神性焦虑、疑病、迟滞、能力感减退。心脾两虚型为抑郁情绪、入睡困难、能力感减退、迟滞、绝望感等症状表现。结论:各证型抑郁症患者常见情志症状与心理学量表部分条目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肝郁脾虚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病史较长,汉密顿抑郁量表分项评分和总分较高,有较多抑郁情绪表现和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不同中医分型抑郁症患者常见情志症状表现,论证其与精神心理学症状量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0-05/2006-05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精神科的抑郁症患者149例,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由两名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获得一致结论后入选,辨证诊断时间在开始治疗前1周内。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委员会昆明座谈会修订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设肝郁气滞型(证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失眠多梦、嗳气叹息、身倦纳呆、便结不畅,舌质淡红,脉弦);肝郁脾虚证(证见胸胁胀痛、咽部有梗塞感,四肢倦怠、乏力,情绪抑郁、委靡不振或急躁易怒、善太息,食欲减退、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便溏,舌苔白,脉弦或缓弱);肝郁痰阻证(证见情绪抑郁、表情沮丧,神思迟钝、嗜卧少动、妄见妄闻,善太息,眩晕、胸胁胀闷、恶心欲呕、泛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心脾两虚证(证见忧心忡忡、寡言少语,纳呆消瘦、心慌气短、神疲乏力、行动迟缓,健忘失眠,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共计4个证型。同时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估,该量表共分7类因子结构和24项症状表现,7类因子包括:躯体化、体质量变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迟缓、睡眠、绝望感。上述测试项目大部分分为5级(无、轻、中、重和极重度),评分为0~4分,少部分为无、轻、中度和重度3级,评分0~2分。量表评定时间相同于中医辨证诊断时间。结果:抑郁症患者1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医证型分布如下:肝郁气滞型53例(35.6%)、肝郁脾虚型45例(30.2%)、肝郁痰阻型27例(18.1%)、心脾两虚型24例(16.1%)。②心脾两虚型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而肝郁脾虚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的平均病程明显大于其他证型患者(P均<0.05)。③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因子分比较中,肝郁脾虚型和心脾两虚型的大部分汉密顿抑郁量表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肝郁气滞型、肝郁痰阻型患者以及各中医证型抑郁症总体样本(P均<0.05~0.01)。④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症状评分比较显示不同中医证型抑郁症患者之间汉密顿抑郁量表各项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0.01)。⑤汉密顿抑郁量表量表24项评分高于平均样本前5位症状表现分布中,肝郁气滞型症状表现特点分别为激越、能力感减退、性症状、疑病、体质量减轻。肝郁脾虚型为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抑郁情绪、胃肠道症状、工作和兴趣。肝郁痰阻型为自知力、精神性焦虑、疑病、迟滞、能力感减退。心脾两虚型为抑郁情绪、入睡困难、能力感减退、迟滞、绝望感等症状表现。结论:各证型抑郁症患者常见情志症状与心理学量表部分条目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肝郁脾虚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病史较长,汉密顿抑郁量表分项评分和总分较高,有较多抑郁情绪表现和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4.
神经症患者4种中医肝证的情绪状态测量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常见4种中医肝病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按病证结合的原则制定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作为神经症组。按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条件选取本校、本院无精神疾病及重大躯体疾病学生职工做为健康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及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①神经症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测值各项积分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t’=10.60~14.82,P&;lt;0.01),但4种亚型各项积分差异无明显性意义(F=3.250~2.332,P&;gt;0.05)。②中医证型之间比较,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肝经维度积分在肝阳上亢证和肝火上炎证明显高于肝气虚证(P&;lt;0.01);焦虑维度及Beck焦虑量表积分,肝火上炎证最高[(21.6&;#177;5.17)分、(53.5&;#177;10.8)分],肝气虚证最低[(17.8&;#177;6.57)分、(46.2&;#177;12.26)分]。③郁维度及Beck抑郁量表积分,肝气郁结证明显高于肝阳上亢证(F=6.601~4.221,P&;lt;0.01或P&;lt;0.05)。结论:神经症患者各亚型都同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4种肝证之间在焦虑方面无明显差别,而肝气郁结证患者的抑郁程度要高于肝阳上亢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常见证候及其特征。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编制AECOPD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表,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对回收资料进行均数、变异系数和满分比的统计描述及X2检验。以均数≥3.00、变异系数<30%且满分比≥10%作为临床常见中医证候;证候主症指标以同时满足均数≥4.00且变异系数<30%为标准,次症指标以同时满足均数≥3.00且变异系数<30%为标准。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9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为0.835,协调系数为0.359(X2=463.15,P=0.001)。AECOPD风寒束肺证均数4.12、变异系数21.50%,满分比34.48%;外寒内饮证分别为4.39、14.32%、48.28%;风热犯肺证分别为3.54、30.77%、6.90%;痰热壅肺证分别为4.85、9.23%、89.66%;痰湿阻肺证分别为4.36、15.57%、48.28%;表寒里热证分别4.59、16.27%、65.52%;痰瘀阻肺证分别为4.54、12.70%、55.17%;肺脾气虚证分别为3.25、27.30%、13.79%;肺肾气虚证分别为3.32、27.24%、13.79%;肺肾气阴两虚证分别为3.29、28.98%、24.14%;肺肾阴虚证分别为2.98、32.71%、3.45%。兼证有血瘀证和腑实证,其中血瘀证分别为4.67、10.29%、62.07%;腑实证分别为3.07、30.01%、6.90%。结论 AECOPD有7个常见证候,即风寒束肺证、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和1个兼证(血瘀证);血瘀证贯穿于各个证候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1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和脾肾阳虚证5种证候,观察各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湿热中阻证与肝郁脾虚证在5种证候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3.8%和31.7%;湿热中阻证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阳性率分别为69.4%和68.8%,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阴虚证患者的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湿热中阻证患者 HBV-DNA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HBV-DNA>105 copies/mL),病毒复制最为活跃。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实验室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忧汤对肝郁痰阻证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肝郁痰阻证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解忧汤治疗,比较2组神经递质水平、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忧汤辅助治疗可有效调节肝郁痰阻证抑郁症患者机体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01/2003-12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37例(患者组),男21例,女1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0人为对照组,男18人,女12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患者人格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和焦虑)。结果:发放问卷67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问卷67份,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37例,对照组30人。①患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两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27&;#177;8.25,53.76&;#177;8.86;51.26&;#177;12.15,48.91&;#177;5.23,t=3.47,2.78,P&;lt;0.01)。②患者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05&;#177;7.56,50.43&;#177;5.34.42.34&;#177;9.87,40.26&;#177;9.85,t=4.89,5.08;P&;lt;0.01)。患者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0%(15/37)和32%(12/37)。⑧患者组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和焦虑情绪者[(5.29&;#177;2.23),(6.1l&;#177;2.95)μg/L;(8.98&;#177;2.14),(8.26&;#177;2.55)μg/L,t=5.02,P&;lt;0.01;t=2.17,P&;lt;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人格偏倚,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性;腹膜透析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低于未发生不良情绪者。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与血瘀证主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方法用中医四诊调查表收集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数据,用统计学方法提取主成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痰浊内阻证(tz)主成分分析获得两个主成分tzl和tz2,其中tzl的贡献率为42.645%,可看作是体现痰浊内阻证痰阻四肢经络方面的指标;tz2贡献率为24.898%,可看作是体现痰浊内阻证痰湿中阻、蒙蔽清窍的指标,有可能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对血瘀证(xy)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xyl、xy2和xy3,其中xyl贡献率为37.197%,可看作体现血瘀证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脉道、经络不通的指标;xy2的贡献率为21.627%,可看作是体现血瘀证离经之血停积体内、闭阻脉络、肌肤失养的指标;xy3贡献率为13.685%,可看作是体现血瘀证瘀阻脑窍、脑失所养的指标,有可能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的一个特异性指标。痰浊内阻证tzl与血瘀证xyl和血瘀证xy2呈显著正相关,痰浊内阻证tz2与血瘀证xyl和血瘀证xy3呈显著正相关(P均〈O.01)。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痰瘀两者密切相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痰浊内阻证和血瘀证的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医证候的内在特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l0/2004-10在商丘市第-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并同时用计算机对其发病后头颅CT图象进行标准化处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CT图象标准化后病变位置进行比较。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3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病1个月后检出卒中后抑郁患者67例(41.1%),其中轻度抑郁35例(52.2%)中度抑郁22例(32.8%),重度抑郁l0例(14.9%)。①不同半球病灶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左半球病灶患者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右半球病灶患者(左半球病灶:4.2&;#177;2.1,1.7&;#177;0.3,5.6&;#177;1.9,3.4&;#177;0.9,24.2&;#177;5.7;右半球病灶:2.5&;#177;1.0,0.8&;#177;0.2,3.8&;#177;1.1,1.7&;#177;0.3,18.6&;#177;4.1,t=2.29l~3.152;P均&;lt;0.05~0.01)。②不同位置病灶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前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前40%)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昼夜变化等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后部病灶(病变部位在CT片前后轴后60%)患者(t=2.197~3.302;P均&;lt;0.05~0.01)。③皮质和皮质下病灶的脑卒中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分项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分布接近(P均&;gt;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抑郁情绪改变,CT图象中左侧和前部卒中病灶与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状态表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绝经综合征妇女身心症状、抑郁情绪和性激素水平,并与健康女性进行比较。 方法:①选择2003—05/2005—10在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绝经期妇女154例,年龄42-55岁。选择同期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39人为对照组。年龄41-59岁。上述对象均自愿接受量表调查和指标检测。《多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关于“围绝经综合征”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拟设肝郁旺(n=21),肾虚证(n=31).肝郁肾虚证(n=46),肝郁肾虚夹瘀证(n=56)4个证型。③身心症状调查采用稍作改动后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彭解英教授设计的绝经期妇女常见身心症状调查表。共分14项内容:烦恼、情绪低落.皮肤感觉异常、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凉、梦多易醒.腰背酸痛.疑病、疲倦乏力、耳鸣、易激动、入睡困难、记忆力减退。每个项目根据无、轻、重评分为0—2分。④抑郁情绪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内容:躯体化(包括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和自知力);体质量变化;认知障碍(有罪感、自杀、激越和偏执);昼夜变化;迟缓(抑郁情绪、工作和兴趣迟缓);睡眠(入睡困难,睡眠浅和早醒);绝望感(能力减退感、绝望感和自卑感)。大部分评定结果分为5级(无、轻、中度、重和极重度),评分为0~4分。少部分为无、轻、中度和重度4级,评分0-3分。⑤采用RI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睾酮、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154例和健康女性39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身心症状调查表分项评分比较;肾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明显低于其他3种证型(P〈0.05~0.01),各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身心症状分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各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汉密顿抑郁量表分项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肝郁型、肝郁肾虚夹型和肝郁肾虚型围绝经期妇女的多数(除肝郁肾虚型妇女昼夜变化和迟缓评分及肝郁肾虚夹瘀型妇女认知障碍和昼夜变化及睡眠障碍评分外)汉密顿抑郁量表分项评分和总分也明显低于肾虚型围绝经期妇女(P〈0.05)。③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肝郁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肾虚型妇女(P〈0.05)。肝郁肾虚央瘀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肾虚型妇女(P〈0.05)。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肾虚型妇女(P〈0.05)。各证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睾酮、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各中医证型围绝经期妇女身心症状和抑郁情绪均较健康女性严重,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异常。各中医证型中肾虚型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症状和抑郁情绪最轻微,性激素水平与健康女性最接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择2003-05/2005-01营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1,男148例,女103例;年龄36~77岁,病程1个月~17年。全部患者为首次发病,均自愿接受各种量表和问卷调查且无精神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4组,肝火亢盛证71例,阴虚阳亢证62例,阴阳两虚证58例,痰湿壅盛证60例。在治疗前1周内接受了症状自评量表评估,以评估患者精神状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51例均进人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t=1.92~2.56,P&;lt;0.05~0.01);阴虚阳亢证患者和痰湿壅盛证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56.32&;#177;29.25,149.32&;#177;32.60)、阳性项目数(37.50&;#177;16.27,34.32&;#177;10.24)、阳性症状均分(2.98&;#177;0.44,2.87&;#177;0.43)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患者(172.28&;#177;31.13,41.90&;#177;12.38,3.06&;#177;0,35)(t=1.92~2.45,P&;lt;0.05):痰湿壅盛证患者症状自评量表、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患者(149.32&;#177;32.60,34.32&;#177;10,24,2.87&;#177;0.43;178.18&;#177;40.37,45.42&;#177;1316.3.13&;#177;0.37,t=1,89~2.23,P&;lt;0.05);阴虚阳亢证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患者(156.32&;#177;29.25,178.18&;#177;40.37,t=1.89,P&;lt;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不同负性情绪的表现,肝火亢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候较阴虚阳亢证和痰湿壅盛证患者负性情绪的主观表现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及其与个性特征、心理症状的关系。 方法:在2004-05采用随机群体抽样抽取广州中山大学3年级理工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和计算机系共28个班11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男生605名,女生507名,平均年龄(21.50&;#177;1.00)岁。使用杨氏互联网成瘾测试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定被试者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焦虑的主观感受、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一般情况。 结果:共发放问卷1137份,收回问卷1137份,剔除资料不全问卷25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112份,有效率为97.80%。①互联网成瘾测试量表测定结果:符合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有17例(男性15例,女性2例),占1.53%;准成瘾者291例,占26.17%,男性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于女性。②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成瘾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普通网络使用者[(140.3&;#177;143,8,44.6&;#177;41.83),(P〈0.025)];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成瘾者的精神病质分与神经质分高于普通网络使用者[(53.9&;#177;9.6,45.3&;#177;8.7),(59.7&;#177;11,8,46,2&;#177;11.5);P〈0.05],而说谎分则较低[(34.4&;#177;8.3,44.9&;#177;22.0)P〈0.05]。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为网络成瘾者高于普通网络使用者[(62.63&;#177;20.29,41.43&;#177;9.61),(46.50&;#177;14.74,38.51&;#177;8.28),(P〈0.025)]。 结论:高校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53%;网络成瘾者有更多的心理症状,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比普通网络使用者为重;网络成瘾者的情绪较正常使用者不稳定,并缺乏感情,且较不会掩饰。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0-07/2001-03在辽宁鞍山鞍钢铁西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的血液透析患者180例作为受试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艾森克个性问卷[由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和掩饰量表组成。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还将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黏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4种人格特征]心理学量表及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中医证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个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0例患者均进入本观察,无脱落者。①中医证候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躯体化因子与肾虚(0R=3.635,P=0.002)、脾虚(OR=8.362,P〈0.001)、肝郁(OR=8.325,P〈0.001)均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系,敌对因子与肾虚(OR=5.652,P=0.002)、强迫因子与肝郁(DR=13.362,P〈0.001)正相关。②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抑郁质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肾虚(0R=2.268,P=0.035)、脾虚(0R=3.365,P=-0.004)及肝郁(OR=8.265,P〈0.001)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肝郁表现。结论:肾虚、脾虚、肝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抑郁质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肝郁表现;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评分与中医症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行2型糖尿病思者的中医症候与抑邵、焦虑情绪评分调查,研究其规律性。方法 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分别接受了中医师辨证和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如下:肺胃热盛证31例(18.6%)、气阴两虚证43例(25.7%)、肝肾阴虚证25例(14.9%)、阴阳俱虚证9例(5.4%)、血瘀气滞证19例(11.4%)、脾胃气阴两虚证11例(6.6%)、湿邪阻滞证16例(9.6%)、肝郁化热证13例(7.8%)。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结果比较中,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和阴阳俱虚证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肺胃热盛证、血瘀气滞证、脾胃气阴两虚证、湿邪阻滞证和肝郁化热证患者相同项评分(P均&;lt;0.01~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和阴阳俱虚的中医症候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16.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资料。 方法:于2004-06/12对属于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内并愿意接受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和在社区门诊治疗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对照人群进行自我评估,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指标、抑郁自评量表的抑郁情绪、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精神质和心理掩饰。 结果:①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糖尿病组116份,对照组62份。②糖尿病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25.61&;#177;1.93)kg/m^2,(24.00&;#177;2.00)kg/m^2,t=5.24,P〈0.01]。对糖尿病的了解:糖尿病组:很了解42例(36.2%)、了解63例(54.3%)、不甚了解11例(9.5%)。对照组:很了解6例(9.7%)、了解52例(83.9%)、不甚了解4例(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6.45,P〈0.01)。运动规律两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糖尿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心理掩饰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50.74&;#177;4.27,48.71&;#177;4.65;38.78&;#177;4.94,29.06&;#177;7.90;9.90&;#177;1.53,9.32&;#177;1.73,t=2.933,8.805,2.420,P〈0.05~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客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的心理领域分、社会领域分、自我满意分均低于对照组(8.10&;#177;1.78,9.00&;#177;1.79;6.60&;#177;0.77,7.47&;#177;0.78;10.84&;#177;2.56,12.71&;#177;3.20;28.72&;#177;2.75,32.18&;#177;5.18;72.80&;#177;8.20,77.39&;#177;7.98,t=3.183,7.106,4.233,5.833,3.587,P〈0.01)。④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影响突出(P〈0.05~0.01)。 结论:糖尿病患者具有不稳定的情绪、较差的社会支持利用度、不成熟的个性特点和消极的应对方式等社会心理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德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4974-497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抑郁情绪对肺功能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方法:87例COPD患者入院后1周内分别接受了肺功能、血气检查,评估不同抑郁情绪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并比较其血气指标。结果:87例COPD患者共检出抑郁情绪者42例(48%),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0.8&;#177;2,2,按不同抑郁程度分组后,无或轻度抑郁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检测值[PaCO2(6.25&;#177;0.86)kPa和PaO2(9,81&;#177;0.83)kPa]明显优于中、重度抑郁患者[(7.14&;#177;0.91),(7.94&;#177;0.95)kPa](t=2,239—3.172;P均&;lt;0.01~0,05),同时前者生活质量总均分和各分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后者(t=2.359—3.327;P均&;lt;0.01—0.05)。结论:COPD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对其进行干预有可能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女子大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无男生同校的女子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与全国常模分数相比较。方法:于2004-05/10随机抽取湖南女子大学l~3年级学生620人,大学一年级230人,大学二年级205人,大学三年级185人,对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39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施测,对230人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统一指导语,量表及问卷当场收回。症状自评量表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大学生人格问卷按总分的多少将学生分成有严重心理障碍问题、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心理还算健康3类(症状自评量表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因子分&;lt;1.8分为正常;1.8~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度异常;&;gt;3.0分为重度异常(病态可疑);大学生人格问卷根据症状有无按0、1记分。当总分&;gt;25分,提示可能有严重心理障碍;总分:20~25分,提示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lt;20分,心理还算健康。结果:发放症状自评量表430份,收回408份,合格390份,有效率90.7%;发放大学生人格问卷250份,收回245份,合格230份,有效率92%。①女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情况:女子大学学生除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外(1.36&;#177;0.49,1.37&;#177;0.46,P&;gt;0.05),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及阳性项目数皆高于全国常模(P&;lt;0.001),②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女大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lt;1.8分有60人,总均分为2.0~3.0分有114人,总均分&;gt;3.0分有12人,总均分异常人数186人,发生率为47.7%(186/390);大学生心理问卷结果,有严重心理障碍31人占13.5%(3l/230),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有64人占27.9%(64/230),心理还算健康有135人,占58.7%(135/230)。结论: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评估中,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女子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分离2005年3月-2006年2月本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6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除亚胺培南外(敏感率为83.33%),6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敏感率〈40.0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全部为虚实夹杂证,以热郁证(42.42%)、痰阻证(34.85%)、气虚证(39.39%)、阴虚证(37.88%)为主。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作为一线抗菌药物,同时可考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95例大肠癌患者治疗前1周分别接受了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并与同期检测的血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L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5例大肠癌患者中,抑郁症(SDS标准分≥50分)患病率22.1%(21例),焦虑症(SAS标准分≥50分)患病率16.8%(16例),抑郁焦虑症患病率18.9%(18例)。抑郁组、焦虑组、抑郁焦虑组的各项免疫球蛋白浓度(IgA、IgG、IgM)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焦虑组(P均&;lt;0.05)。抑郁组、焦虑组、抑郁焦虑组的T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等指标明显低于无抑郁焦虑组,后者中的CD8浓度明显低于前三者(P均&;lt;0.05)。抑郁组、焦虑组、抑郁焦虑组的NK和LT指标[NK:(18.46&;#177;7,29)%,(14,39&;#177;6.25)%,(13.86&;#177;5.32)%:LT:(52.63&;#177;10.75)%.(54.82&;#177;11.04)%,(51.27&;#177;11.82)%]明显低于无抑郁焦虑组[NK:(23.26&;#177;8,94)%and LT(64.75&;#177;10.86)%],而抑郁组的NK指标明显高于抑郁焦虑组(P均&;lt;0.05)。结论: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明显影响着大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对前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