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摘要: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78例肾结石患者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肾镜组(39例)与软镜组(39例),肾镜组给予MPCNL治疗,软镜组给予fURL治疗,检测与观察患者炎症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肾镜组的一次性碎石率与清石率分别为100.00%和94.87%,软镜组分别为97.44%和97.44%,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肾镜组与软镜组获取通道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肾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少于软镜组(P<0.05)。肾镜组术后7d的出血、感染、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与软镜组的20.51%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肾镜组与软镜组术后7d的血肌酐都低于术前1d(P<0.05),肾镜组术后7d的血肌酐显著低于软镜组(P<0.05)。肾镜组与软镜组术后7d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含量都明显低于术前1d(P<0.05),肾镜组与软镜组术后7d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含量与软镜组对比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fURL,MPCNL治疗肾结石并不会影响患者的一次性碎石率与清石率、获取通道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抑制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肾结石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2例,予以输尿管软镜术治疗,乙组73例,予以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率。结果甲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乙组(P<0.01),但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乙组(P<0.01)。甲组对直径≤20 mm及直径>20 mm肾结石的清石率分别为96.2%、87.5%,乙组分别为82.1%、91.2%,甲组对直径≤20 m m肾结石的清石率高于乙组,对直径>20 mm肾结石的清石率低于乙组,但差异无显著性(χ2=2.87、0.16, P>0.05)。结论肾结石直径≤20 m m者应选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肾结石直径>20 m m以及鹿角形结石应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于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及穿刺困难者仍应该选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CNL组与F-URL组,各50例。MPCNL组采用MPCNL治疗,F-URL组采用F-URL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红蛋白(Hb)下降值、手术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F-URL组Hb下降值、VAS评分低于MPCNL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M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RL与MPCN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清石效果相近,但F-URL更加微创,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老年肾结石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老年肾结石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输尿管软管组和经皮肾镜组各43例,经皮肾镜组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输尿管软管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一次清石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输尿管软管组一次清石率86.05%,对比经皮肾镜组为9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软管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经皮肾镜组,且输尿管软管组手术时间长于经皮肾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软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显著低于经皮肾镜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一次性清石率效果良好,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短,经皮肾镜手术时间较短,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而选择适合的碎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84 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 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 P <0.05) ;术前、术后 1%d 、术后 3%d 两组患者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52% ,低于对照组的 28.57% ( P <0.05 )。 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治的164例肾结石患者以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Hb下降值更高(P0.05);观察组一、二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59%、76.83%,高于对照组的68.29%、53.6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9.76%,与对照组10.9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均各有优势,前者结石清除率相对较高,手术时间较短,后者出血较少,术后恢复较快,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径2 cm肾结石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结石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108例,按单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试验组采用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但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更具微创优势,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59-3261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1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予以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直径20mm者清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程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9.
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MPCNL治疗患者35例,URL治疗患者39例,其中4例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结果MPCNL组的碎石率为100%(35/35),清石率(术后3d、1个月)分别为97.1%(34/35)、100%(35/35)。URL组的碎石率为87.2%(34/39),清石率(术后3d、1个月)分别为61.5%(24/39)、79.5%(31/39)。URL辅助ESWL的清石率为89.7%(35/39)。结论MPCNL的碎石率和清石率优于URL(P〈0.05),而URL辅助ESWL后碎石效果显著提高,与MPCN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效果。 方法 选取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分别行PCNL、MPCNL和FURL,比较3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即时和最终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MPCNL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PCNL组患者(P<0.05)。FUR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CNL组MPCNL组(P<0.05)。PCNL、MPCNL和FURL组即时和最终结石清除率均较高,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CNL和MPCNL组患者(P<0.05)。 结论 PCNL、MPCNL和FURL均为治疗直径2 cm内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手段,其中FURL较PCNL和MPCNL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76-2277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肾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及结石清除率、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研究组氧化应激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铸型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PCNL)术后残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7月-2018年8月68例行多期碎石手术的铸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选择分为两组,PCNL组是二期手术方式为PCNL的36例患者,RIRS组是二期手术方式为RIRS的32例患者。观察6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清石率,清石率RIRS组87.50%和PCNL组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等方面,RIRS组均明显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RIRS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RIRS组有4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三期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率12.50%,PCNL组有3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三期手术/ESWL治疗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两组患者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处理铸型肾结石PCNL术后残石,与二期单通道/多通道PCNL相比,RIRS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和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适合治疗铸型肾结石PCNL术后中上盏残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68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32例尿道结石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94.12%;对照组有26例结石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7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为(1.35±0.45)h、(75.3±9.9) ml和(6.5±2.1)d,对照组分别为(1.48±0.55)h、(79.3±12.6)ml和(6.3±1.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3,P〉0.05).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优于超声碎石术,是一种治疗感染性结石的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昌全  李华  肖金国  林科毅  郑林 《系统医学》2024,(5):132-134+138
目的 总结复杂性肾结石(Complex Renal Calculi, CRC)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对单独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FUR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联合FURL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贵州省大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单纯采取FURL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FURL与MPCNL联合应用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碎石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血肌酐与尿素氮变化、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碎石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为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14)。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血肌酐、尿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中应用三通式负压吸引鞘的体会及其优势。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2例(使用12/14Fr三通式负压吸引鞘)和对照组68例(术中使用COOK公司12/14Fr非负压吸引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时间、术后降钙素原和术后清石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结石直径、CT值、术前尿常规白细胞阳性、术前尿培养结果及术后降钙素原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均无发热;两组手术时间、残余结石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利用负压吸引鞘后可增加术中清石效率,同时提高术中的主动水循环,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清石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FURL的64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所有的患者及结石特征为研究对象,同时统计一期手术清石率(SFR)。利用统计学方法对SFR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元回归统计学分析,得到是否鹿角形结石、结石累计最大径、结石所在肾盏盏颈平均长度、盏颈宽度与肾盏横径最小比值是影响一期清石率显著差异的独立因素。结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中,通过对SFR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术前评估,可以指导完善FURL适应征选择、增加术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效果及对术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CNL组(64例)与FURL组(64例)。分别实施PCNL与FUR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次数、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差异。结果PCNL组与FURL组一次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PCNL组手术时间(55.32±5.80) min短于FURL组(65.21±4.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2,P〈0.01),FURL组住院时间(4.50±1.20) d短于PCNL组(7.40±1.8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1,P〈0.01),FURL组术后3 d使用止痛药次数(0.35±0.14)次少于PCNL组(0.85±0.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5,P〈0.01)。FURL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10.62±1.26) mg/L明显低于PCNL组(19.42±1.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4,P〈0.01);FURL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31.50±6.57) ng/L明显低于PCNL组(38.72±6.2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9,P〈0.01)。FURL组术后丙二醛(0.63±0.17) mmol/L明显低于PCNL组(0.80±0.2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8,P〈0.01);FURL组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80.40±5.80) U/L明显高于PCNL组(74.30±7.4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1,P〈0.01)。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4%(7/64),F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1)。结论FURL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具有术中出血更少、创伤程度与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的特点,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评估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直径小于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检索有关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小于2 cm肾结石的临床试验。相关文献的筛选、临床资料的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完成。提取的临床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1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余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且共纳入7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高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OR=2.81,95%CI(1.62,4.87)],且手术时间短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WMD=-11.45,95%CI(-24.71,1.08)];但在术后血蛋红白丢失量[WMD=0.5,95%CI(0.35,0.6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1.82,95%CI(1.12,2.95)]、住院时间[WMD=2.15,95%CI(0.97,3.33)]方面则劣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在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时间方面,经皮肾镜碎石术优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而在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经皮肾镜取石术劣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相似文献   

19.
施刚  熊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8):4265-4266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72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5.3%,对照组为72.1%,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对照组则为79.1%,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结石治疗中,经皮肾镜碎石术不但可以对其手术成功率进行提高,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陶玫玫  邓晓俊 《临床医学》2013,33(8):122-124
目的 探讨Ⅰ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树枝型肾结石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树枝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共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125次,其中,2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24例,3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15例,4通道及以上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8例;Ⅰ期净石率85.1%(40/47);平均手术时间(117.0±47.3)min;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术中、术后接受输血患者7例,其中3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未出现感染性休克病例.结论 Ⅰ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树枝型肾结石,疗效确切,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