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室检测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就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为血细胞压积(Hct)的高低,能引起血浆和抗凝剂比例的失常,所以当红细胞压积大于55%或小于25%时,必需用MacGann公式:抗凝剂量(ml)=0.00185×全血量(ml)×[1-Hct(%)]计算抗凝剂的准确量[1].  相似文献   

2.
血液凝固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3、D-二聚体等试验,主要用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的过筛试验;血栓与止血性疾病,如心梗、脑梗、肺梗、静脉血栓及DIC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监测;服用抗凝剂患者抗凝药剂量的监测等,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液凝固试验检测中血液与抗凝剂必须有恰当的体积比,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血液凝固试验标本的采集要求使用0.109M枸橼酸钠抗凝剂,当血红蛋白压积在正常范围内时,血液与抗凝剂体积比为9:1。如果样本血中血红蛋白压积异常增高或异常减低,由于抗凝剂不能进入红细胞,如不调整适合不同血红蛋白压积的抗凝量,则可使PT延长或缩短,不能真实反映病人的凝血状况,这是我们工作中易忽略的一个问题,不论血红蛋白压积是否在正常范围,血液与抗凝剂体积比均为9:1。当血红蛋白压积(HCT)≥0.55,HCT<0.25时,应对血液与抗凝剂体积比进行调整,校正公式:抗凝剂用量=0.00185×血量(ml)×(100-患者HCT),公式中患者血红蛋白压积(HCT)采用百分数,如果患者HCT为0.25,公式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对ALIFAX Roller 2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沉结果的影响。方法:男、女两组共170例标本分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正常、高红细胞压积组,分别用ALIFAX Roller 20全自动血沉仪法和魏氏法测定血沉值,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当男、女两组标本红细胞压积处于各自的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范围时,两种血沉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正常范围(<0.25)时,两种方法血沉测定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或重度贫血的患者,用ALIFAX Roller 20全自动血沉仪法测定血沉时需用魏氏法进行复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压积的两种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温氏法分别对正常人、贫血患者和白血病患者进行红细胞压积的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正常人和贫血患者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当白细胞超过15.00×109/L时,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如白血病患者检查血液流变学时,应用温氏法检测红细胞压积,以求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聚集试验是检测血小板功能和活性的重要试验,它可用于体内高凝状态的诊断和血小板缺陷的筛查。其所用抗凝剂为3.13%枸橼酸钠溶液,与血的比例为1:9,这一比例的抗凝剂量,主要作用于压积正常血液中的血浆成份,如待检者血细胞压积的改变,可导致一定量血中的血浆体积的改变,势必会改变抗凝剂的浓度,进而会影响血小板聚集的结果,本文对这一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压积是红细胞浓度的一级近似值,也是血液流变学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不同,这种环境因素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甚大。作者运用数学回归方法研究海拔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内在规律.并计算不同地区的红细胞压积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男性冠状动脉慢血流(SCF)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 方法 以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经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205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1例红细胞压积〉42.9%者作为研究组,104例红细胞压积≤42.9%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变量。 结果 研究组年龄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降支动脉TIMI帧数、右冠状动脉TIMI帧数及前降支动脉SCF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前降支动脉TIMI帧数(r=0.238,P=0.001)、前降支动脉SCF比例(r=0.206,P=0.003)和右冠状动脉TIMI帧数(r=0.209,P=0.003)与红细胞压积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因素后提示,前降支动脉TIMI帧数[OR=1.031,95%CI(1.006,1.056),P=0.014]、前降支动脉SCF的比例[OR=1.919,95%CI(1.038,3.547),P=0.038]与红细胞压积独立相关。 结论 男性前降支动脉SCF与红细胞压积独立相关,高水平红细胞压积可能促进了SCF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用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动脉血红细胞压积来确定血容量的改变。方法 对60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分5次检测透析管路动脉端血液红细胞压积,并根据红细胞压积变化计算血容量(BV)下降比率,同时监测血压变化,以此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和透析速度。结果 在超滤4小时后有14例患者红细胞压积升高太多,血容量下降超过允许范围(>15%),以至于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部分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46例患者红细胞压积上升合适,血容量下降正常(<15%),收缩压下降小于30mmHg,无低血压症状出现。结论 在一定的时间内多次检测红细胞压积来计算透析血容量,使血容量下降率控制在15%以内,就可以减少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制定中国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比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 380个单位用温氏法测定的 32 4 75例健康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比正常参考值 ,用曲线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 ,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比正常参考值按指数律也在逐渐的增大 ,相关性很显著 ( R=0 .91 1 ) ;推导出了一个曲线回归模型 :Y=44.8×1 .0 0 0 67X± 2 .4。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 ,就可以用回归模型估算这个地区的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比正常参考值。依据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比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中部区、东部区等三区。  相似文献   

10.
45份血标本分别用仪器检测与手工检测红细胞压积,将其结果进行比较观察。1 检测方法1.1仪器检测红细胞压积:仪器采用库尔特血细胞计数仪,试剂为库尔特稀释液和库尔特溶血素,检测采用电子学原理,即通过微孔的血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峰值(电压的变化)与红细胞容积成正比。血标本用肝素抗凝,血液充分混匀后于库尔特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的压积及介质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红细胞的压积及介质差异对其沉降率的影响.方法计算红细胞压积与血沉的相关系数;检验压积相差0.06,同性别的血沉的差异;检验男女等压积的血沉差异;观察红细胞在不同介质中的沉降率变化.结果红细胞压积与血沉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928~0.999(P<0.05 or P<0.01);压积相差0.06时,男、女血沉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3.096~9.904,P<0.01);男女等压积组沉降率无显著性差异(t=1.338,P>0.05);不同介质对红细胞沉降率有明显影响.结论判断红细胞沉降率是否异常,红细胞压积要有可比性;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的沉降率很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红细胞压积(HCT)EDTA抗凝全血对ALIFAX Roller 20全自动血沉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222例患者EDTA抗凝全血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比较低HCT样本(HCT0.31)压积校正前后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HCT范围在0.31~0.45时,ALIFAX Roller 20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的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0.31时,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低HCT标本进行压积校正后,原HCT范围在0.21~0.30的样本,校正前后血沉仪测得的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HCT0.21的样本,校正前后血沉仪测得的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HCT对ALIFAX Roller 20全自动血沉仪的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当HCT0.21时,应将样本HCT校正后再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制定中国健康青年男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各地测定的健康青年红细胞压积参考值,并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健康青年男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田时志  吴红艳 《华西医学》1989,4(3):302-303
红细胞压积(Hct)的测定,国内多数医院仍常用温(W)氏法,近十年国外已用简便、快速、结果更准确的毛细管法(M)代替了W氏法。二者由于方法学带来的误差使Hct测定的结果不能真正代表血中实际红细胞容积。准确地测定Hct不仅对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有意义,还对红细胞内若干成份的定量分析有重要意义。为了得到准确的Hct结果,我们复习文献讨论了影响Hct测定的因素: 1.相对离心力(RCF)差异:W氏法RCF为2000~2500×g。红细胞柱内残留血浆3~5%。M法RCF  相似文献   

15.
背景: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后功能锻炼及预后情况同隐性失血密切相关,因此骨科临床对骨折隐性失血的关注越来越多。骨折修复围手术期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性失血,相关研究较多,而对于骨折修复术前隐性失血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临床单侧闭合股骨骨折患者修复术前血常规的检测,观察隐性失血的规律,以期更准确的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失血量,及时纠正贫血。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初次单纯一侧股骨干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老年组(≥60岁)21例,非老年组(〈60岁)29例。入院后于早晨抽空腹血液测血常规,记录修复术前1-6 d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观察患者每天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程度以及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了解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与结论: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入院后每日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患者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最低值均出现在第5天,第1天与第5天的差值分别为10.08%,34.66 g/L,第1天至第5天血常规指标值逐渐下降,第5天达最低,第6天升高。老年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的最大差值为第1天与第4天的差值,即血红蛋白d1-4为38.84 g/L,红细胞压积d1-4为11.86%,计算失血量为1 335.3 m L;非老年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最大差值为第1天与第5天的差值,即血红蛋白d1-5为30.42 g/L,红细胞压积d1-5为9.23%,计算失血量为1 073.7 m L。老年组和非老年血常规指标差值分别从第5天和第6天开始降低。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常规指标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非老年组。提示股骨干骨折患者修复术前隐性失血量较多,而受伤第1天测得的血常规指标不能立即反映当时的失血量,血常规指标随着入院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老年组患者失血量较非老年组患者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红细胞压积及其季节性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检测 1993~ 1997年各季观察组 15 178例中、老年人 ,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 2 70例 ,正常对照组健康成人 15 0例的红细胞压积值 ,进行对照统计分析及与多种气象要素 (气温、相对湿度、气压 )的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卒中组成人红细胞压积值及其阳性率均有季节性非常显著差异 ( P<0 .0 1)。观察组各季红细胞压积均值与气温及相对湿度呈直线负相关 ,与气压呈直线正相关。结论受气象条件变化影响红细胞压积变化具有季节性规律 ,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机制之一 ,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压积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Hct)与脑梗死(CI)患者的关系义。方法:选择经头颅CT和/或MR证实81例脑梗死患者,63例健康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与红细胞压积对比分析;81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实程度、疗效再分组行Hct对比分析。结果:Hct与脑梗死发生、发展、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结论:Hct在一定程度上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在不同年龄患者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与红细胞沉降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大于40岁的患者红细胞压积、年龄、红细胞沉降率资料,统计不同压积组的x±s,并进行t检验。结果男性高压积组中,红细胞压积的均值和标准差为0.47±0.26,正常压积组为0.39±0.27,低压积组为0.30±0.36;女性高压积组的红细胞压积的均值和标准差为0.42±0.17,正常压积组为0.36±0.22,低压积组为0.27±0.45。男性高压积组年龄为(57.41±10.62)岁,低压积组为(67.23±12.75)岁;女性高压积组年龄为(60.70±11.60)岁,低压积组为(61.60±12.40)岁。男性高压积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值和标准差为(3.95±3.26)mm/h,低压积组为(61.61±40.04)mm/h;女性高压积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值和标准差为(28.26±28.62)mm/h,低压积组为(60.20±43.71)mm/h。结论男性随红细胞压积降低,年龄逐渐增加,红细胞沉降率逐渐增加;女性随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沉降率逐渐增加,但与年龄分布无明显相关性。结合年龄、红细胞沉降率对红细胞压积进行检测可提高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用于红细胞增多人群凝血检验的简化办法。方法通过"抗凝剂(m L)=(100-HCT×100)×血液(m L)×0.001 85"公式校准抗凝剂、血液量和采用固定采血量,分别用校准抗凝剂、血液量和固定采血量[抗凝剂量(m L)/0.055 5]校准124例控制钙离子(Ca2+)在参考区间及红细胞比容(HCT)55%的凝血检验标本,比较校准前后和校准后3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同时观察患者HCT与未校准PT、APTT的关系。结果校准前PT(s)、INR和APTT(s)结果高于校准抗凝剂后(27.52±16.37 vs 12.49±1.35,2.31±1.47 vs 0.99±0.11,50.09±13.32vs 33.37±5.05),经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后3组PT(s)(12.49±1.35、12.84±1.54、12.82±1.76)、INR(0.99±0.11、1.02±0.13、1.02±0.15)、APTT(33.37±5.05、33.49±5.09、32.83±5.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CT与未校准PT(r=0.461,P0.05)、APTT(r=0.571,P0.05)呈正相关。结论当血清Ca2+在参考区间时,红细胞增多人群凝血检验可以校准血液量和采用固定采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阵发性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1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A1组)和房颤终止后7天(A2组)及28例特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B组)的血浆ANP水平,同时测定各组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数,并与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时及特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血浆心钠素水平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1组的血浆心钠素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A2组(P<0.01),但血小板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发性阵发性及特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均存在血液浓缩,且与心钠素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