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态平,血压平 情绪是心理反应的重要表现形式,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现代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引起的.长期焦虑、忧郁、精神紧张是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谢艳苹  郭英 《健康大视野》2007,15(5):121-121
1 心理护理 患有脑出血病人由于长期卧床,疾病的折磨病人忧郁、沮丧、烦燥、悲观失望等情绪,家属应从各方面关心、体贴病人,多交谈、安慰、鼓励。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3.
李庆梅  程今朝 《中国保健》2006,14(10):99-100
颌面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的急症,患者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往往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我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按其心理状态分为四型即恐惧焦虑型、孤独忧郁型、情绪波动型、悲观消极型.分别总结出各型心理护理"四字诀"有效地配合了临床治疗;使病人在舒适的气氛环境中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帮助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从心理上把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康复的积极因素和动力、争取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烧伤一般为意外事故,它对患者来说,不仅是一种躯体创伤、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并可促发一系列异常的心理反应,如出现惊恐、焦虑、紧张、悲观绝望等。这些情绪可使病人内分泌、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直接影响创面愈合、机体康复。而当病人处于冷静、融洽的心态时,则会促使病人产生一种强烈战胜疾病、战胜伤残的信念,从而会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降低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方法 通过对不同的急诊病人存在的心理状况进行主动、随机分析和交流法.结果 能把握病人的心态,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医患纠纷.结论 心理护理可缓解急诊病人恐惧和紧张情绪,从而使医患之间产生信任感,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使急诊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盛洪  杨辉  王茂桂 《工企医刊》2004,17(6):75-75
我科自2002年至2004年来,收治的病员中,以老年人为多,老年人由于体质日衰,躯体疾病倍增,以及离退休、环境的变迁、丧偶、亲人的离别等多种因素很容易造成情绪的变化,进而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如神经衰弱、焦虑等症状,另外由于过分注重自己身体的状况,有时易导致出现轻度的忧郁、恐惧等现象。对于这样的病人。单纯药物治疗是难以有效的。在治疗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同疾病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赵雅丽 《药物与人》2014,(9):321-322
消化科疾病往往是慢性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疑虑、悲观、忧郁等不良心理,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消化科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消化科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效果。消化科医护人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或消滁患者的不良心理,配合医疗过程,加快康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引起病人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对慝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忽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就会迅速的恶化。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心态和情绪,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时性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治疗与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怀和安抚,随着护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注重对病人的家庭护理,家人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继而影响病人的身体的康复。病人家属作为病人主要支持系统,对病人的心理及身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应对疾病的发生客观、理智地接受,对治疗持积极态度,保持平常心态,既关心患者又要处事冷静。由于家庭过分担心、急躁、焦虑而无原则迁就,  相似文献   

10.
张海英 《中国保健》2009,(18):772-772
肺结核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由于肺结核病程长以及耐药病例的增多,使得肺结核的治疗不容乐观。病人一旦被确诊之后,都可能产生一种自卑、孤独的心理,有的甚至有愤懑情绪,表现出急躁、悲观和猜疑等,尤其是咯血的病人易有恐惧心理。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形成病理、生理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治疗。此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曾对2007年我院某病房收治的154例肺结核咯血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妄想症”及其心理疗法张益祥,张学清妄想症是指错误的或不现实的信念或推理,客观事实证明这种想法与事实不符或不可能实现,但难以使之动摇和纠正。妄想的内容往往反应病人的情绪,如情绪忧郁时则有罪恶妄想或贬低妄想;情绪高涨时则有夸大妄想;恐惧或疑虑时则有迫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各类不同的急诊病人进行心理状况分析,总结出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对各类不同的急诊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随时把握病人的心态,使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心理护理可消除急诊病人不良的情绪因素,从而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使急诊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崔金英 《泰山卫生》2004,28(2):25-26
病人入院后,对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导致患者情绪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去观察,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干扰,使病人的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怎样才能搞好护患关系,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截肢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性手术.术后肢体的残缺、生活能力的下降,会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而截肢年龄的不同导致患者思想顾虑大不相同,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悲观、焦虑、失望的感觉,甚至有可能出现厌世轻生等不良心态,导致疾病恢复缓慢.所以要消除病人的不良心态,护理人员不但要为病人全面、细致的护理,更要根据病人年龄做一些针对性的护理,使病人能主动配合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消除心理顾虑,避免术后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5.
郝春凤  程蕾 《健康大视野》2006,14(5):117-117
心理情绪在人体健康维护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及时和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以调整病人的身心状态,减轻心理压力,促进疾病康复。本研究观察了129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护理健康教育对心理情绪评分的影响,并试图探讨后者变化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临床观察证实,病人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与再植成活率密切相关。此类病人以青壮年为多。突遭外伤作为一种急性应激源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调整与心态分析,以周到的服务、耐心的解释、亲切的安抚,减轻病人的紧张,消除其悲观情绪。这对预防断指再植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是当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它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得了恶性肿瘤就等于判了"死刑",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有强烈的恐惧和忧伤情绪,形成病人心理、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的影响了治疗。因此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现代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对恶性肿瘤病人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记载了不少好的疗法,留下了大量的中医心理学疗法的验案和方法。争取病人的信任这是心理疗法的前提,也是其他一切治疗的基础。作为一个医生,要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必须先弄清楚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喜恶。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有的病人喜欢吉利的话,如果冒昧的把病情严重的话告诉他,则会遭到病人的非议;有的病人性情忧郁,疑心很重,医生以好言安慰,反而会被认为是欺骗之言;有的病人害怕用补品,如果用人参、黄芪,病人见了心理首先产生障碍;有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心理负担常很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外界因素都能影响病情的发展。笔者观察统计了224例冠心病人,其中因劳累和情绪波动引致发病的占43.5%,因感冒诱发及加重病情的占30%。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患者出院前做了如下几点:①帮助病人认识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和表现,学会观察记录自己的病情;②主动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饱餐、便秘、熬夜、情绪激动等。适度体育锻炼,预防感冒;③坚持治疗,控制病情,定期复查;④对病人家属宣教该病知识,帮助他们学会初步的急救方法和家庭护理常识。通过以上指导,患者心里感到踏实,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以良好的心态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的研究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医骨伤科手术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原因分析,从而采取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心理护理。一、患者心理特点及原因1-焦虑恐惧心理 骨伤科病人往往怕手术而慕名来中医骨伤科医院就诊,想采用中药、闭合复位等保守治疗方法,有的病人一旦仍需手术治疗时,往往缺乏心理准备,一时不易调整心态,产生焦虑不安情绪。急性开放性骨折病人,由于起病急促,病人和家属的“无准备状态”表现得更为明显,患者表现为心神不宁,全身哆嗦或目光呆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