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鼻内镜下经鼻腔行腭裂Ⅱ期修复术(附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鼻内镜鼻窦外科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鼻内镜外科技术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我们在鼻内镜下经鼻腔行腭裂Ⅱ期修复术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9月~2005年8月我科收治经口腔腭裂修复术后复裂患者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2~25岁,平均19.5岁。  相似文献   

2.
我科对2005年3月~2006年7月已完成的鼻内镜鼻窦手术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3月~2006年7月对10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男65例,女44例;年龄16~67岁,平均32.4岁,病程3个月至24年,平均2.1年。术前均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部分行轴位CT扫描。按1997年海口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Ⅰ型1期18例,2期29例,3期12例,Ⅱ型1期17例,2期21例,3期6例,Ⅲ型6例。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德国Wolf 0°,30°内镜及手术器械,术前肌注杜冷丁50 mg,非那根25 mg强化麻醉,1%利多卡因加少许0.1%肾上腺素对鼻丘…  相似文献   

3.
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术式的选择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声带良性病变临床多见,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260例声带良性病变病人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间接喉镜下摘除,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手术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60例病人中男118例,女142例,年龄8~70岁,病程4个月至8年。主要症状为:反复声音嘶哑,经药物治疗1~2周无好转。声带息肉125例,单侧92例,双侧33例;广基70例,带蒂55例。声带小结117例,均为双侧。声带血管瘤8例,均为单侧。喉乳头状瘤10例,单侧7例,双侧3例。1.2手术方法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手术,采用1%丁卡因咽喉腔喷雾麻醉及声…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囊肿是鼻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鼻内镜技术是目前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主要方法。选择何种径路既能达到彻底摘除囊肿,又能减少组织损伤的微创治疗目的,是耳鼻咽喉科医生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我科1993年4月~2005年5月行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16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上颌窦囊肿患者168例,男121例,女47例;年龄14~76岁,平均46.6岁。并发各期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及变态反应性鼻炎等疾病者136例,单纯上颌窦黏膜下囊肿32例。其中多发性囊肿26例,双侧上颌窦黏膜下囊肿21例。有12例脓囊肿,有上颌…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005年2月我院收治48例难治性鼻腔深部出血病人,经鼻内镜下微波热凝出血部位及明胶海绵填塞,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8例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28~76岁,平均58岁。左侧鼻腔出血20例,右侧鼻腔出血28例,出血量100~300 ml。有高血压病史者12例,其中8例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其余病人均排除其他血液病史。48例均经过规范的前鼻孔填塞,其中10例经规范的前后鼻孔填塞,12例经过一次以上的鼻腔填塞。1.2治疗方法病人仰卧位,鼻腔填塞者需逐步松解鼻腔填塞物,用1%麻黄碱及1%丁卡因喷鼻,吸引器吸出鼻腔内分泌物及血凝…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鼻窦手术1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1999~2002年已完成鼻内镜鼻窦手术18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其手术疗效和相关因素、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9~2002年我科对186例鼻窦炎和鼻息肉病人实施了鼻内镜鼻窦手术,其中男126例,女60例;年龄13~69岁,平均37岁;病程2~43年,平均5.2年。按1997年海口临床分型分期标准,Ⅰ型1期4例,2期9例,3期5例;Ⅱ型1期10例,2期50例,3期42例;Ⅲ型66例。1.2治疗和手术方法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进行鼻窦冠状位和(或)轴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手术采用全麻2例,均为儿童,其余病例均…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方法,术后止血常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时有渗血,拔纱条时出血多,填塞及抽取凡士林纱条病人痛苦大。我们通过观察采用凡士林纱条、胶原蛋白海绵、Merocel以及藻酸钙纤维4种填塞材料经鼻腔填塞的病人,通过对填塞期和抽取时病人的舒适程度、鼻出血量两个方面的观察,比较它们的痛苦程度和止血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3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鼻窦炎病人,共67例,男43例,女24例;年龄17~69岁,平均33.2岁;所有病人均在局麻下接受手术,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8.
头颈外科     
20050564颈深部脓肿50例临床分析/郑艳…//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40(1)·60~63目的:探讨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影像学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深部脓肿的感染来源有:牙源性3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喉炎8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咽喉及食道异物14例,糖尿病伴感染5例,不明原因11例。50例中21例作了脓液细菌培养,其中3例(64%)为阳性。通过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经颈纵隔引流术,大剂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50例中治愈46例(92%),死亡4例(8%)。死亡原因:2…  相似文献   

9.
善邦鼻腔洗剂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2004年8月~2005年8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采用善邦鼻腔洗剂溶解于生理盐水后冲洗鼻腔,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42侧),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8岁。治疗组30例(  相似文献   

10.
对于肥厚型鼻炎,Ⅱ、Ⅲ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目前多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我科2004年4~12月将射频治疗仪用于65例鼻-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病例中,肥厚型鼻炎病人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0~45岁,病史2~30年;Ⅱ、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病史1~36年。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鼻窦CT冠状扫描和鼻内镜检查。肥厚型鼻炎病人术前排除鼻窦炎,排除钩突肥大,高位中隔偏曲,泡性中鼻甲,中鼻甲反张等中鼻道阻塞因素。1.2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在局麻下手术,采用鼻内镜及配…  相似文献   

11.
鼻咽侧位片与电子鼻咽镜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腺样体肥大常用的诊断方法是间接鼻咽镜、鼻咽侧位片、CT、纤维鼻咽镜、电子鼻咽镜和鼻内镜检查。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06年3月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资料完整的109例术前鼻咽侧位片和153例术前电子鼻咽镜检查结果,分别与术中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两者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鼻咽侧位片组1.1.1临床资料2004年2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109例,男92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5.6岁,其中3~7岁87例,占79.8%。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鼻塞、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及腺样体面容,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病患者与上、下气道疾病共存性逐渐被认识,流行病资料也能确证这种共存性。诸多文献报道,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经有效的临床治疗后,其并发的下气道相关疾病也可得以控制及改善,但上、下气道炎性疾病共存性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本研究分析548例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临床资料,以揭示上、下气道炎性疾病可能存在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9年7月~2002年12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的548例患者,男383例,女165例;年龄11~81岁,平均(37.2±14.35)岁;平均病程(8.64±8.05)年。并发下呼…  相似文献   

13.
泡状中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泡状中鼻甲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保存中鼻甲黏膜的功能并减少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的粘连,现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2月施行的泡状中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1例(57侧)泡状中鼻甲患者,男17例(24侧),女24例(33侧);  相似文献   

14.
儿童蓝鼓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鼓膜并非独立疾病,是指由于鼓室、鼓膜或鼓室周围乃至全身病变导致鼓膜由正常的珠白色变为蓝色的临床征象。引起蓝鼓膜的疾病很多。儿童蓝鼓膜并不常见,我院2002~2005年收治儿童蓝鼓膜9例,分析其临床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例(16耳),男5例,女4例;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2005年手术切除的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本组单纯手术1例,手术 放疗6例,手术 放疗及化疗1例。5例行鼻旁-改良翼点入路,2例行扩大额下硬脑膜外入路,1例行额下入路,均于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1例于2个月内肿瘤复发,病人拒绝再次手术,于1个月后死亡;2例于1年后肿瘤复发,行放疗控制;1例于3年后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并联合放、化疗控制;至今仍有3例存活。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困难。经鼻旁-改良翼点入路联合切除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治疗隐蔽顽固性鼻出血4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对于隐蔽顽固性鼻出血的处理比较棘手,如何及时彻底有效地止血是耳鼻喉科医生常遇到的问题。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住48例原发性隐蔽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进行止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2  相似文献   

17.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经常规药物保守治疗通常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最佳治疗为手术切除。我院在近年间对收治入院的52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2例患者均为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我院支撑  相似文献   

18.
耳廓假性囊肿为常见病,病因不明,治疗方法颇多,以穿刺引流较常用,疗效不一。作者于1998年10月~2005年7月采用平阳霉素穿刺灌洗加缝线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9例(91耳)中,门诊病人82例,住院病人7例,男78例,女11例;年龄26~70岁,平均38.5岁;左耳53例,右耳34例,双耳同时发病2例。囊肿病变部位:舟状窝51耳,三角窝29耳,耳甲腔9耳,对耳轮2耳;病变范围1.5~3.5 cm2;病史7 d至3个月。1.2方法所有病例均在严格无菌环境下,用碘伏常规消毒耳廓术野并铺无菌洞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加阻滞麻醉。用5 ml…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顽固性耳廓假性囊肿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用手术方法治疗顽固性耳廓假性囊肿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50耳)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25~63岁,以30~40岁最多。表现为耳廓增厚、肿胀、积液。病变部位为耳甲腔、三角窝、舟状窝及三角窝与耳甲腔同时受累。曾于外院或本院行多次穿刺抽液治疗31例,石膏加压8例,冷冻5例,激光打眼4例。1.2手术方法取平卧位,患耳朝上,常规碘伏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加少许0.1%肾上腺素行耳周神经(耳颞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阻滞麻醉及耳廓皮肤切口浸润麻醉。选择囊肿下方弧形皮肤切口切除囊…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2005年2月,我科在支撑喉镜及电视监视系统下对65例声带息肉行摘除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5例病例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20~68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至5年,均因声嘶就诊。单侧声带息肉53例,双侧12例。按息肉发生部位:声带前中1/3交界处游离缘56例,前联合处8例,声带中后段游离缘1例。按息肉基底宽窄:广基性息肉63例,带蒂息肉2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声带黏膜息肉。1.2手术方法病人仰卧,静脉复合全麻后,自鼻腔插入一次性吸痰管于气管内,外接射频正压通气机。插入支撑喉镜,暴露声门,固定支撑架。支撑喉镜侧管内插入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