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6—2007年的药品出入库数据,采用各药总金额与DDDs排序方法,进行活血化瘀药用药情况分析。结果:我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销售总金额呈上升趋势,日均费用金额略有下降,复方丹参滴丸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连续2年都居首位。结论:虽然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品种越来越多,但我院应用基本合理,尤以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药品得到医患双方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肝炎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量、金额分析法和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统计分析我院2006—2010年治疗肝炎类中成药品种年销售数量、年销售金额、年DDDs及日用药金额。结果:我院治疗肝炎类中成药2006—2008年年销售数量、年销售金额、年DDDs呈增长趋势,2009—2010年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治疗肝炎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在个别品种停用后可考虑引入适当品种填补空缺,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2003~2007年我院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2003~2007年中药房现有20种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3~2007年我院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销售总金额、年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 结论:我院抗心绞痛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在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的使用上,传统中成药逐渐被新药替代;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的中成药应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该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保证用药需求、减少药品积压、促进合理采购、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院2007-2009年的药品出库数据,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分析,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机抽取门诊处方,统计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结果该院2007-2009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销售总金额呈上升趋势,排名前15位药品中应用于骨伤科的颇多,片剂、胶囊等固体剂型所占比例大且增加较多。结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该院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口服中成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为合理使用此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中心2007—2010年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中心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递增;清热利湿类中成药销售金额构成比排序居第1位,但呈逐年下降趋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中成药增速较快,不论是销售金额还是用药频度上都排序靠前。结论:口服中成药在我中心应用较为稳定、合理,因其不良反应小,相对安全、经济,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卫生部北京医院2007—2009年口服中成药应用情况,为药品的科学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根据口服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和用量,对分类及单品种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品种销售金额与DDDs比值均大于1,祛瘀剂始终居于销售金额排序之首。结论:我院口服中成药使用稳定、合理,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的药物占有相当高的销售份额,活血化瘀药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院中成药注射剂用药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中成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金额、数量、用药频度、日平均费用以及处方合理性等,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中成药注射剂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结果我院中成药应用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为主,中成药注射剂药品销售金额与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均值为4.43%,我院2011年中成药注射剂在门诊处方中的使用率分别为7.53%,并呈上升趋势,同时接受中成药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联合用药比例高,尤其以联合应用抗生素多见。结论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但部分处方存在重复用药、疗程偏长,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07—2009年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现有24种扶正类中成药使用情况的分析,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7—2009年扶正类中成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DDDs、日用药金额、药物利用指数(DUI),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我院扶正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逐年上升,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扶正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虽然中成药价格在下降,但整体销售额却在逐年上升,说明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品种在临床使用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2007—2009年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3年中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金额分析法、药物使用频度(DDDs)分析法对祛瘀剂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我院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年销量总金额、年DDDs总值呈增长趋势,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口服祛瘀剂类中成药应用合理,管理完善。  相似文献   

10.
罗小兰 《中国药房》2011,(31):2958-2960
目的:了解我院便民药房妇科类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中成药的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便民药房2008-2010年妇科类中成药的销售数据,对年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便民药房妇科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稳定上升趋势,DDC在10元以下的品种占多半。结论:我院便民药房妇科类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血库在安全输血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发展安全输血事业,除了血液中心或血站与此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外,血库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从配血样本的严格把关;技术操作的规范化;科学合理用血;记录与核对;输血前的病毒检验几术方面阐述了安全血液与血库的关系,强调血库的重要性,以全方位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Blood substitut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ed cell substitutes are a group of oxygen carriers designed to temporarily replace transfused blood. Each product is unique in its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been slow because of th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of replacing an oxygen carrier outside of the red cell. Nevertheless, a number of products are in advanced clinical trials and nearing the market. When they are available for use it is likely that development will accelerate and even better products will substantially alleviate the world-wide shortage of blood for transfusion and enable the delivery of medical care to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An important con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products has bee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oxygen is delivered to tissues.  相似文献   

14.
15.
新生儿脐血与成人外周血细胞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新生儿脐血与成人外周血细胞性质差异,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对脐静脉血和成人外周血进行分析。结果:脐静脉血中有核细胞数目多,红细胞体积较大。结论:脐血里富含干细胞等原始细胞成分。  相似文献   

16.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本文探讨20℃室温下不同时间保存EDTA-K2抗凝静脉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份EDTA-K2抗凝血标本,即刻上机检测.然后将标本放置20℃并于1h、2h、4h、8h、24h重复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4小时内WBC、NEU、LY、MO、RBC、HGB、MCH、RDW、PLT测定值变化小于3%,HCT、MCV变化为4%,呈上升趋势,但各不同时间结果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MPV变化显著性(P<0.05).结论 20℃室温下,24小时内除MPV外血常规其他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运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86例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指末梢采血方法进行采血,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值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更接近人体的正常值,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与手指末梢采血方法相比,静脉采血方法采血准确度更高,建议临床使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血样采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使用两种版本程序对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血液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7.4.5.21版本与7.4.5.25版本程序应用于血液成分分离机,选取两种程序分离全血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200 mL以及300 mL的血液进行分离,7.4.5.21版本程序耗时均大于7.4.5.25版本程序耗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血液分离时选用7.4.5.25版本程序,淘汰7.4.5.21版本程序,将使得血液分离效率提高,而且得到的血液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残余机血精细化再处理在血液保护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自体血回输组(CA组)和精细化再处理组(RA组),常规自体血回输组体外循环结束后将残余机血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洗涤离心后回输,精细化再处理组通过技术改良将管道内所有残余机血收集并超滤后回输,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CBP)结束前、CBP结束后50 min、气管拔管前抽取静脉血观察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PLT)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输血量、出血量、气管拔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RA组各时间点的HCT和PLT明显高于CA组(P <0.05),RA组围术期输血量、出血量明显少于CA组(P <0.05),两组气管拔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体外循环残余机血精细化再处理能够有效减少血液破坏,减少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