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及独立步行远期预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疗效,探讨预测患儿独立步行可能性的指标。对92例CP患儿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有效率79.2%,对照组有效率55.0%,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越小,疗效越好,3岁前是CP患儿针刺的最佳治疗时机;CT异常的CT患儿其运动障碍明显高于CT无异常者,运动障碍多见于中央型萎缩,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多见于皮质型萎缩,针刺可尽早建立CP患儿的主要运动功能,为CP患儿独立行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对痉挛型脑瘫(CP)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功能、脑血流动力学和肌张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对87例痉挛型C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原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对症治疗、运动发育疗法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1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疗程后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对脑瘫(CP)儿童神经电生理和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CP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行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行物理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改良Ashworth标准及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估两组运动及肌肉痉挛情况,观察两组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的振幅和潜伏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VEP P100振幅、潜伏期、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FMFM评分、VEGF水平、CK-BB水平、NSE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CP患儿能有效提升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其肌肉痉挛情况,改善其神经电生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调和阴阳针刺法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调和阴阳针刺法配合运动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运动训练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针刺疗法配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明 《江西中医药》2007,38(11):49-49
目的:研究提高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病效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50例用针刺疗法配合美多巴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美巴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运动障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能提高西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疗效,同时能减少西药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窍明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神经萎缩患者61例9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针刺治疗。治疗组31例48只眼选用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常规穴位配合"窍明穴",对照组30例46只眼只选用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常规穴位,4周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3,P<0.05)。结论针刺枕叶视中枢对应头皮部穴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优于针刺常规穴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探索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随机将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针刺拮抗肌治疗,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oworth分级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Ashoworth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Ashoworth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5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增高优于传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T定位输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CT定位输刺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输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GMFM-88评分及综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斜视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伴有斜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配合视觉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斜视矫正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好转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痊愈1例,好转11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3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斜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