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蒙药药浴是蒙医临床外治法中药疗法之一,以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所组成称为五味甘露浴.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长久以来经久不衰而不断发张,非凡是蒙药经典《甘露点滴》及《蒙医药选编》等著作对五味甘露浴的传统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它适应症及禁忌症做了明确记载.近年来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册》对五味甘露浴的配伍、加减、施治操作等方法做了具体叙述.  相似文献   

2.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的魁宝,蒙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历史悠久等特点。本文对蒙医药十种传统蒙药剂型之一油剂—塔本温都苏油剂进行讲述,蒙成药塔本温都苏油剂最早记载于《四部医典》,临床上应用普及并疗效显著的蒙成药,由黄精、天门冬、玉竹、紫茉莉、蒺藜等五种根类药为主配方,加三种盐、苦参、三良药、高良姜、荜茇、红糖、蜂蜜、白糖等混匀组成。具有祛寒性赫依、滋补等功效,主治肾寒症,妇科赫依瘀结症,肾功能衰退等疾病,尤其是治疗体弱者,赫依偏盛者具有滋补、增强体力,抗衰老等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对蒙药传统剂型之塔本温都苏油剂历史渊源,组方源流,方解,阐述其方剂配伍,并综述该方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为今后蒙药养生、抗衰老等方面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蒙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蒙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法治疗失眠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应用蒙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例分析。方法以蒙医火疗结合蒙药外敷治疗1个疗程,一个疗程为7d。随症配合外敷蒙药森登-4汤、森登-3汤、森登-10汤、合日呼-5汤。结果目前蒙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蒙医火疗结合外敷蒙药治疗疗效显著。结论疗效彻底,治愈率高,不容易复发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蒙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理论、方法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检索有关蒙医药治疗RA的临床有效方法、个人经验及实验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结果:蒙医药治疗RA的方法有蒙药内服及蒙医外治法,皆可达到显著疗效;相关基础实验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结论:蒙医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其疗效明显、副作用少,而相关药物的疗效机制及基础实验有待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思路,推动蒙医药发展。  相似文献   

6.
衮布扎布是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生活在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学术界著名人物,他精通蒙、藏、汉、满四种文字,在蒙古族语言学,历史学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对蒙医学也有巨大贡献。他的木刻版著作《藏蒙汉药名》及《药方》在蒙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前者以藏汉对照形式编写蒙药名称,堪称药名手册,在出版发行以来的250多年中一版再版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馆藏古籍文献图解》(以下简称《图解》)进行了评析,阐述了《图解》所辑录内容的文献特征,重点评介了对蒙医药发展影响较大的蒙医药、阿俞吠陀医学及藏医学文献著作39部。指出《图解》对挖掘并发扬光大蒙医药学、确定蒙医药在中国民族医药领域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60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浅析医院蒙药制剂可持续发展策略。方法分析蒙药制剂室生存发展前提,总结蒙药制剂室的特色优势,浅析蒙药制剂室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阐述蒙药制剂室前景及生存挑战。结果与结论蒙医药事业在新时期有了新机遇,也具有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这使得蒙药制剂室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今后,需要在对蒙医药特色优势加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在蒙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研制出疗效高、见效快、体积小、质量稳、服用方便的新蒙药制剂,促进蒙药制剂可持续发展,促使蒙药制剂为广泛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相似文献   

10.
《外台秘要方》是唐朝中叶王焘所纂,全书共四十卷1104门,所论的内、妇、儿、外、眼科、五官科诸病的治疗中,多有灸疗,间或有针刺,该书卷三十九专论经络、腧穴,创绘十二经彩色腧穴图,以经统穴,将所载的665穴统归于十二经及奇经之中,突破了《甲乙经》649穴之数。还对灸疗筛选艾叶的实践经过予以记载。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利用蒙药治疗高血压是现在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降血压蒙药的种类及作用机制,并综合近几年来的研究,对单味蒙药及复方制剂降血压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探讨,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中华本草·蒙药卷》中明确标示有毒的蒙药58味,整理得出有毒蒙药常用的减毒方法分为3大类,分别是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及制剂减毒。而且此3类方法也因蒙古族人民生存的特殊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质,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蒙药多叶棘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药多叶棘豆是蒙医常用药,具有清热、消肿、止血、伤口愈合等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用植物,现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现代化在系统生物学时代所面临的若干潜在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系统生物学包括系统生物医学的发展很快。系统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改进人们在生物技术上的研究手段和研制理念;系统生物医学正在逐渐把西药与中药联系起来,但是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蕴涵着中药现代化的重大危机。从其中的一个角度来看,中药是一种多位点定向或定点改变基因表达的技术;但是中药成分复杂,系统庞大,很难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在基因水平上对中药的全面理解;而西药已经把基于基因网络和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变成了常规技术。当基因网络相关的基础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时,就可以发展一套成熟的多位点定向或定点改变基因表达的技术,很可能研制出中药化的配伍西药。从技术层面和研究资金强度上看,国际上大的生物制药公司实现西药中药化的目标已经准备了很好的条件,正在时间上与中药现代化进行赛跑并可能逐步与个体化医学接轨。  相似文献   

15.
张晓彤  于琦  王伟斌  李姝仪  宋坪 《中医学报》2020,35(5):1020-1025
目的:分析朱仁康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明晰其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以朱仁康教授门诊病历为数据源,运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信息研究所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1.4”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确定处方中核心药物组合、用药模式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湿疹患者168例、190诊次、临床表现190个、舌质65个、舌苔75个、脉象60个、方剂130个、中药130味,挖掘出湿疹常见临床症状、常用中药以及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的频数分布;四诊信息、中药的聚类现象;中药与中药、症状与中药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的复杂网络。结论:常用药有30味;用药以寒凉为主,兼以温药;苦泻淡渗为主,兼用辛甘;调理心、脾为主,兼治肺、肝、肾、膀胱;常用组合有8组及随症加减常用药。  相似文献   

16.
西汉史游<急就篇>提到的"芜荑盐豉醯酢酱",既可作为调味品食用(如辛用芜荑、咸用盐、苦用豆豉、酸用醯酢等),又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很早即作为药物被记载于本草书籍.这种药食兼用的双重性,反映了寓食于药、寓药于食的特点,也揭示了医学发展早期药食同源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7.
西汉史游《急就篇》提到的“芜荑盐豉醯酢酱”,既可作为调味品食用(如辛用芜荑、咸用盐、苦用豆豉、酸用醯酢等),又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很早即作为药物被记载于本草书籍。这种药食兼用的双重性,反映了寓食于药、寓药于食的特点,也揭示了医学发展早期药食同源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8.
西汉史游<急就篇>提到的"芜荑盐豉醯酢酱",既可作为调味品食用(如辛用芜荑、咸用盐、苦用豆豉、酸用醯酢等),又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很早即作为药物被记载于本草书籍.这种药食兼用的双重性,反映了寓食于药、寓药于食的特点,也揭示了医学发展早期药食同源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9.
伊希巴拉珠尔 170 4年诞生于青海省海晏县 ,青少年时代在塔尔寺学习医药学、佛学与语言学 ,2 8岁返回故乡贡龙寺 ,并在此终生。一生从事临床治疗及蒙医学研究 ,代表著作为《甘露四部》。在此著作中 ,提出“六基症”学说与寒热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