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蒙药材北紫堇建立生药研究体系.方法 采用基源鉴别,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法对北紫堇进行了生药鉴别研究.结果 经横切面上成五角星样棱角、维管束的排列特点及粉末的花粉粒、气孔、种皮表皮细胞都可做北紫堇的显微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扭肚藤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法,显微鉴别包括茎及叶的横切面、组织粉末;理化鉴别增加了薄层鉴别. 结果描述了扭肚藤的生药性状、茎及叶的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薄层鉴别检出东莨菪素. 结论研究结果为扭肚藤的药材鉴定、质量标准完善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芙蓉菊生药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等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明确了该药材的性状特征和粉末、横切面的特征,确定其叶显微常数,确立了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制定芙蓉菊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青羊参为萝摩科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青羊参(Radix Cynanchi Otophylli)的干燥根,是云南省的地方性药材,本文对青羊参进行了生药学研究,找出鉴别生药青羊参的有效方法。方法:野外采集结合查阅文献、作显微及理化鉴别研究。结果:对青羊参进行了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找出了生药的外观性状、根的横切面与粉末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并绘制了青羊参根横切面详图及简图和显微照像粉末特征图。结论:本项研究对青羊参的真伪鉴别、开发利用、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生药学研究,为大叶橐吾根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包括粉末制片法和石蜡切片法,理化鉴别方法包括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得到药材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显微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色谱的鉴别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此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3种栽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的生药鉴别方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别、药材性状检索、组织横切、粉末显微观察及薄层层析方法对其进行生药初步研究。结果:其叶横切面特征三者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均不一样,叶中脉形状不同,所含草酸钙砂晶及色素物多少有差异。枝横切面特征中韧皮部细胞形状和排列松紧不一,木射线细胞中内含物仅云南红豆杉有。粉末特征中三者所含石细胞、草酸钙砂晶、树脂道的多少、大小和形状均有差异。薄层色谱图中,斑点颜色和位置有不同之处,可作为鉴别依据。结论:通过对3种红豆杉的生药学研究表明,3种栽培红豆杉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中均有一定的差异,将为这3种红豆杉药材的鉴别及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黎族常用药牛耳枫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牛耳枫药材进行系统地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牛耳枫药材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牛耳枫茎横切面主要由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等组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为生药牛耳枫的鉴别、质量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栀子花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江  林兴  黄忠仕  黄仁彬 《华夏医学》2004,17(2):149-151
目的:建立药材栀子花根的生药学鉴定依据。方法:从药材性状、组织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方面进行生药鉴定特征的研究。结果:根横切面上栓内层的石细胞环带和次生木质部导管的排列方式、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等为显微鉴别特征;薄层色谱定性中以齐墩果酸醋酸酯为对照的对应斑点为重要的薄层色谱特征。结论:栀子花根可通过以上研究的结果进行鉴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供栀子花根的质量控制用。  相似文献   

9.
鬼针草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形态比较,显微观察,化学分析以及薄层层析等方法,进行了鬼针草药材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以及理化定性等鉴别工作。给出了鬼针草药材的茎横切面简图,药材粉末图以及薄层层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民族药万年蒿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对万年蒿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万年蒿的显微鉴别特征如下:茎横切面呈五边形,表皮为7层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壁细胞数列,排列疏松,棱角处机械组织发达;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类呈多角形,维管束棱角处发达;髓薄壁细胞大且发达,中心常呈空洞.[结论]确定了万年蒿的生药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倍体黄芩和四倍体黄芩D20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分别对二倍体黄芩和四倍体黄芩D20药材性状、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外观性状:四倍体黄芩D20比二倍体黄芩的根较粗壮肥实,分支多,单株产量高。显微特征:二倍体黄芩根的横切面特征表现为皮层与韧皮部界限明显,而四倍体黄芩D20皮层与韧皮部界限不明显且木射线宽广,较二倍体黄芩多。粉末特征:韧皮纤维、石细胞较二倍体黄芩大。结论二倍体黄芩与四倍体黄芩D20因染色体数目不同,二者的性状区别较大,组织结构和粉末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茉莉根显微鉴别观察,寻找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传统的鉴别方法对药材性状鉴别,用石蜡切片法对茉莉根进行切片,用常规的显微技术对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药材根茎圆柱形,呈不规则结节状,节部膨大,表面黄褐色,木部黄白色。根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众多侧根及须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横切面皮层细胞可见石细胞散在;中柱鞘由1~3列石细胞组成,断续环绕排列。粉末灰白色;淀粉粒大量存在,多为复粒;纤维多见,常单个;石细胞散在或聚集;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结论]以上结果可作为茉莉根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防风及其伪品田 蒿进行性状鉴别和根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结果表明:防风和田 蒿在性状上虽较相似,但存在差异;在根组织和粉末的显微鉴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防风及其伪品田页蒿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风及其伪品田页蒿进行性状鉴别和根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结果表明:防风和田页蒿在性状上虽较相似,但存在差异;在根组织和粉末的显微鉴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蛇菰科植物杯茎蛇菰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对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分别对花序、花茎、鳞苞片、根茎等器官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结果 花序中部横切面可见附属体与子房;花茎横切面维管束环状排列,髓部具异型维管束;鳞苞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根茎中可见周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粉末中可见子房、花粉、导管、石细胞等.结论 上述特征可作为杯茎蛇菰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至的显微及薄层层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唇形科植物牛至全草进行了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茎、叶横切面、叶表面制片、粉末制片)以及牛至挥发油测定及其薄层层析实验研究,为牛至药材及中成药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防风及其伪品田蒿进行性状鉴别和根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结果表明:防风和田蒿在性状上虽较相似,但存在差异;在根组织和粉末的显微鉴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甘肃榆中产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进行植物来源、形态、药材性状的研究.方法 应用显微鉴定法对其不同药用部位做出粉末鉴定,利用显微成像技术系统拍摄和描绘了粉末特征图,并与同产地同属植物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 Franch进行了性状比较.结果 五脉绿绒蒿生药鉴定的粉末特征中具有非腺毛、花粉粒、导管、气孔、草酸钙砂晶、淀粉粒的结构特点.结论 五脉绿绒蒿粉末特征中非腺毛、花粉粒、导管、气孔、草酸钙砂晶、淀粉粒的结构特点可作为其生药鉴定的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荜澄茄的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年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正常光与偏振光对比显微观察法,借助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及大图影像拼接技术获取全息彩色显微影像数据,对荜澄茄药材进行系统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微性状鉴别方面,获取了荜澄茄外果皮、内果皮、种子、种皮等的微细特征图。显微组织鉴别方面,获取了荜澄茄果实及其各部位横切面的全息彩色影像特征图;显微粉末鉴别方面,获取了角质层、外果皮细胞、草酸钙针晶、油细胞、中果皮石细胞、石细胞群、内果皮栅状细胞等全息彩色影像特征图。结论:获取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用于荜澄茄药材及粉末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鸭跖草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以完善《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方法 对药材进行性状描述;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药材粉末及原植物表面特征。结果 药材性状鉴别,总苞和果实在药材中存在完整,且鉴别意义较大,在进行药材性状鉴别时应增加其鉴别权重。粉末鉴别,主要以导管、非腺毛、种皮等为特征重点描述。结论 修订药典标准中鸭跖草的性状描述,并增加粉末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