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光气中毒可以引起急性肺损伤,常伴有肺水肿发生,其重要特征是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有研究表明炎症和氧化应激参与了光气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丙酮酸乙酯(EP)是丙酮酸的稳定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它可以抑制晚期炎症因子以及活性氧(ROS)的产生。本研究试图证明EP可以在肺水肿潜伏期的不同阶段分别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缓解光气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了EP对光气导致的机型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急性肺损伤指标包括分析生存率、血氧指数、肺水产生以及血管伊文兰(Evans Blue)渗透。肺炎症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肺组织的氧化还原状态指标包括ROS产生、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胺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的表达和活性以及肺组织脂质过氧化TBARs。结果 EP改善了光气诱导的肺水肿和肺功能失调,从而提高了大鼠生存率。在光气诱导的肺水肿潜伏期早期,EP抑制了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阻断了核转录因子κB (NF-κB)p65亚基的核转位,从而降低了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8的水平。然而,在潜伏期晚期,EP抑制了肺泡灌洗液以及肺组织中晚期炎症因子HMGB1表达以及sPLA2-ⅡA活性。相应的,在RAW264.7细胞中,EP剂量依赖的抑制了这两种炎症因子,这主要是通过抑制JNK/SAPK和p38 MAPK磷酸化。更重要的是,EP降低了光气染毒大鼠肺组织中ROS的产生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这主要是通过阻断了光气对氧化还原转录因子Nrf2的核转位的抑制,从而增加了下游抗氧化酶CAT, SOD以及GCLC的表达。结论 EP缓解了光气诱导的肺水肿,提高了动物存活率。这表明EP对于光气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其潜在机制是EP不但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以及下游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了肺组织炎症反应,而且,更重要的是EP通过增加肺组织抗氧化力,从而抑制了晚期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迁移组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在百草枯(PQ)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及丙酮酸乙酯(EP)干预研究.方法 将9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百草枯中毒组、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建立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后,分别于实验后的6、12、24、48 h、3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白细胞介素-1(IL-1)和TLR-4mRNA变化;并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Q中毒组和EP治疗组染毒后6、12、24、48 h、3 d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 mRNA、HMGB1 mRNA、IL-1 mRNA、TLR-4 mRNA的表达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SOD 活力降低(均P<0.05);与PQ中毒组相比,EP治疗组在染毒后12、48 h时间点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TLR-4 mRNA、IL-1 mRNA、TNF-α mRNA表达量及血清MDA含量均降低(均P<0.05),血清SOD 活力均升高(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免疫系统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丙酮酸乙酯可通过抑制该过程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及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组,每组各20只。分剐于1周后电镜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脏水通透性的变化,并且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等肺损伤指标。结果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组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湿/干重比均优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且不同程度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含量及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结论阿奇霉素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维生素C(Vc)抗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油酸(OA)所致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AU模型组(OA组)、维生素C干预组(Vc组)、NAC干预组(NAC组)。观察NAC和vc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时MDA,SOD和GSH—PX水平,病理改变,肺系数,免疫组化iNOS等的影响。结果NAC组和Vc组可明显降低损伤所致肺系数、iNOS表达、组织MDA等水平的升高;同时,又能显著升高肺组织SOD、GSH—PX水平,且Vc组和NA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抗氧化剂NAC和Vc可通过抑制MDA、iNOS表达,改善SOD、GSH—Px等方式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肺损伤程度,对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后的肺纤维化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地塞米松对氯气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模型组、地塞米松(3 mg·kg~(-1))组、乙酰半胱氨酸(40 mg·kg~(-1))组及联合治疗(地塞米松3 mg·kg~(-1)+乙酰半胱氨酸40 mg·kg~(-1))组小鼠给予2.536 g·m-3的氯气动态染毒,染毒时间为20 min,对照组给予空气处理。建模成功后给予地塞米松组、乙酰半胱氨酸组及联合治疗组小鼠相应的药物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6 h后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和病理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肺组织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明显,肺组织损伤评分和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肺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乙酰半胱氨酸组和联合治疗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改善,肺组织损伤评分和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肺组织MDA含量均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和乙酰半胱氨酸组相比,以上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于氯气引起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4 mg/kg)组以及番茄红素5、10、20 mg/kg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采用夹闭左肺门45 min后松夹的方法制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 h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番茄红素10、20 mg/kg组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显著降低(P0.05、0.01),肺组织病变显著改善,肺组织细胞凋亡状况明显改善;血清中MDA含量和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肺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0.01)。其中番茄红素20 mg/kg组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病变改善最为显著、细胞凋亡状况改善以及凋亡指数降低效果最为显著,对血清中MDA含量和MPO活性显著降低效果更加显著、肺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番茄红素能够有效降低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改善肺组织病变,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降低凋亡指数,提示番茄红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剂量相关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能够有效改善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湿/干质量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炎症因子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为瑞芬太尼治疗脂多糖(LPS)诱导的AL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体质量270~320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LI组、瑞芬太尼处理组和瑞芬太尼对照组。ALI组于20min内尾静脉注射LPS 15mg/kg制作脓毒症ALI模型,对照组用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瑞芬太尼对照组和瑞芬太尼处理组,先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后给予瑞芬太尼(0.04mg/kg)尾静脉泵入40min。测定各组大鼠造模后6h后的肺湿/干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对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并测定SOD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大鼠肺干湿比、肺组织TNF-α、IL-6水平、MDA含量增加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 0.05);而瑞芬太尼显著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ALI大鼠肺组织结构损伤严重,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聚集。而瑞芬太尼处理组大鼠的上述病理学改变则明显减轻。结论瑞芬太尼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氧化应激途径保护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芦丁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5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芦丁低、中、高剂量(25,50,100 mol·kg-1)组。LPS注射6 h后测小鼠血气,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测肺组织的湿干比、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的湿干比,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频率(RR)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而氧分压[p(O2)]和pH值、CAT、G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芦丁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湿干比,p(CO2)、呼吸率和MDA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减少,而p(O2)和pH值、CAT、GPx和SOD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增高。结论 芦丁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氧化应激而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水肿和动脉血氧分压随时间变化规律 ,对比部分液体通气和传统机械通气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① 2 1只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分别于染毒前、后 2 ,4 ,8,12 ,16和 2 4h颈动脉取血测血气 ,取左肺一叶称重 ,计算湿肺 /体比。② 32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即正常对照组、染毒对照组、机械通气组、部分液体通气组。所有动物乌拉坦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和颈动脉插管 ,于染毒后 8h机械通气组和部分液体通气组开始通气 ,各组每 1h取血测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 ,3h后放血处死 ,测定静态吸气相P V曲线。结果 大鼠吸入全氟异丁烯后湿肺 /体比与动脉血氧分压 (pO2 )呈线性负相关 ,湿肺 /体比和pO2 于染毒后 8h开始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 ,并于 12h达到峰值 ,2 4h内无明显改善。机械通气 1h即显著改善氧合指数 ,部分液体通气 3h才显效。液体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均可提高肺顺应性 ,在低压力区液体通气组更明显 ,但部分液体通气并未使P V曲线的低位曲折点左移。结论 对于全氟异丁烯吸入急性肺损伤 ,部分液体通气没有显示出比传统机械通气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作SAP动物模型,3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SAP组及丁酸钠(NaB)治疗组,检测胰腺湿/干重比值、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肺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NaB治疗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下降;NaB治疗组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NaB治疗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SAP组。结论 NaB可以有效诱导SAP大鼠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大鼠急性光气吸入对机体氧化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光气急性吸入对机体氧化损伤及抗氧化损伤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利用三光气在N,N-二甲基甲酰胺作用下分解生成光气的方法,对染毒组动物进行动态恒量染毒,分别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总蛋白含量。结果染毒组实验动物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5.57±0.28)和(5.86±0.17)μmol/L,P<0.05;(455.55±74.81)和(516.97±42.74)nmol/g、pr,P<0.05)],染毒组动物血清和肝组织的总抗氧化力也显著升高[(7.10±1.36)和(9.67±3.02)U/ml,P<0.05,(2.70±0.40)和(3.13±0.26)U/mg,P<0.01)]。但GSH和GSSG在血清和肝组织中变化却有所不同,在血清中,染毒组动物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SS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肝脏中,染毒组动物GSH含量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GSSG含量反而显著降低(P<0.05)。结论光气急性吸入可以引起全身ROS水平的显著升高,造成肺脏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脏器的氧化损伤,这为光气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光气中毒救治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丹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1周后电镜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脏水通透性的变化,并且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等肺损伤指标.结果 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湿/干重比均优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且不同程度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含量及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结论 丹参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海峰  岳辉  李铁灵 《安徽医药》2014,(6):1034-1037
目的探究p38MAPK抑制剂对重症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重症胰腺炎模型组,C组为重症胰腺炎模型加p38MAPK抑制剂组;检测三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切片、肺组织湿干重比、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p38MAP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组大鼠与A组大鼠相比,其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组织p38MAPK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C组大鼠与B组大鼠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能减少TNF-α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为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川芎嗪对胰腺炎肺损伤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19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胰腺炎组(P)、川芎嗪治疗组(T)。大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4ml·kg-1,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C组胰腺被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组经股静脉注射0.6%川芎嗪10ml·kg-1。每组中8只SD大鼠采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在制模后0.5、2.0、6.0、12.0h分别测定肺的血流量,另8只用于胰腺、肺的病理评分,以肺组织的过氧化酶(MPO)活性、肺湿/干重比作为衡量肺损伤的指标。结果P、C组相比,各时相肺脏的血流量均明显降低(P<0.05);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加重,时间越长,损害越重,其程度与血流量相关;肺干/湿明显加重,组织MPO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T、P组相比,各时相肺的血流量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1);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肺干/湿无明显变化(P>0.05),组织MPO活性明显下降(P<0.0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肺组织血流量与肺湿/干重比率、肺组织MPO活性、肺组织损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肺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川芎嗪可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胰腺及肺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家兔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过程中MDA、TAC水平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对家兔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常规潮气量+PEEP组(C组)、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组(VILI组),每组8只;通气4 h放血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MDA及TAC含量,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值。结果:与C组比较,VILI组肺组织MDA值升高,TAC值降低,肺湿干比增加,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改变、肺损伤评分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致伤性通气方式能引起肺脏明显的氧化应激,而肺内的抗氧化能力相对不足,是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芦丁(Rut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氧化应激失衡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PS组)和芦丁组(R组),每组10只。R组在LPS注射前0.5 h给予芦丁(100μmol/kg)腹腔注射,C组和LPS组在LPS注射前0.5 h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LPS组和R组给予脂多糖(20 mg/kg)腹腔注射,C组给予等浓度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注射后6 h测小鼠血气,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和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湿干比、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呼吸频率(RR)、MDA含量及IL-6、IL-1β和TNF-α表达明显增加,而氧分压(Pa O2)、p H值及CAT、GPx、SOD活性明显降低。与LPS组比较,R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湿干比、Pa CO2、RR、M DA含量及IL-6、IL-1β、TNF-α表达明显减少,而Pa O2、p H值及CAT、GPx、SOD活性明显增高。结论芦丁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而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油酸制大鼠ALI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肺组织COX-1及COX-2mRNA表达,并观察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前列腺素(6-keto-PGF1α)及肺湿/干重比值(W/D)等指标。结果:ALI时大鼠肺组织COX-1mRNA的表达无变化,而COX-2mRNA大量表达,Celecoxib在不影响COX-1mRNA表达的基础上,通过对COX-2的抑制,降低前列腺素的产量,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从而不同程度缓解PaO2降低。结论:COX-2是ALI时使前列腺素升高的主要同工酶,Celecoxib选择性的抑制COX-2的活性,为ALI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创伤性休克(TS)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模型(TS)组和ACTH组,每组12只。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S组与ACTH组肺组织匀浆MDA及血清TNF-α水平、肺组织W/D及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匀浆SOD及GSH活性均降低(P<0.01)。与TS组比较,ACTH组血清TNF-α及肺组织匀浆MDA水平、肺组织W/D及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SOD及GSH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 ACTH预处理可减轻TS大鼠急性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及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肺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对照组,依布硒啉30、15和7.5 mg/kg治疗组。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治疗大鼠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注入等量溶剂。造模后6 h,麻醉抽取动脉血并放血处死动物,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比,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中总蛋白水平。分别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TNF-α含量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依布硒啉15和30 mg/kg剂量组大鼠动脉血中PaO2明显增高、PaCO2明显降低,肺湿/干质量比降低,肺组织MDA和TNF-α含量显著减少,而Nrf2表达明显增高。结论依布硒啉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Nrf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七叶皂苷钠(5 mg/kg)组。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油酸(0.1 ml/kg)以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复制30 min后尾静脉给药。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称定大鼠肺湿质量、干质量,并计算肺湿/干质量比(W/D);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渗出增加,W/D升高,TNF-α含量增加,AQP1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组大鼠肺组织水肿程度明显改善,W/D降低,TNF-α含量减少,AQP1蛋白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减轻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W/D、减少TNF-α含量、下调AQP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