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翘散浓缩袋泡剂、银翘散蜜丸和汤剂的药理作用.方法以二甲苯致急性炎症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甲醛致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模型、琼脂肉芽肿增殖性炎症模型、2,4-二硝基氟苯(DNFB)致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干酵母致热模型、醋酸性疼痛模型,以及抑菌、抑病毒试验,验证和比较银翘散不同剂型的药效学效应.结果银翘散浓缩袋泡剂的高、低两个剂量组,均显示出:抗急性和增殖性炎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解热、镇痛等有一定量-效关系的药理效应,作用强度略优于重量相近的参比药-银翘解毒丸,但多不及印证实验和比较作用强度的西药阳性对照(萘丁美酮和双氯芬酸);对DTH则未见明显影响,结果与银翘丸作用基本一致,但不同于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银翘散浓缩袋泡剂和煎剂两种剂型,对8种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流感、登革热、合疱和单疱等病毒,均呈不同浓度的抑制作用.半数致死量(LD50)为(72.36±11.38)g/kg,95%置信限:61.98~83.74g/kg.结论银翘散浓缩袋泡剂既保留了原剂型的毒理学、药效学效应;在制剂学方面,又突出了简单、省钱、省时和便于携带、服食等优点,因而是该方剂的较理想剂型.  相似文献   

2.
银翘散浓缩袋泡剂抗炎 解热 镇痛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银翘散浓缩袋泡剂、银翘散蜜丸和汤剂的药理作用。方法 以二甲苯致急性炎症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甲醛致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模型、琼脂肉芽肿增殖性炎症模型、2 ,4-二硝基氟苯 (DNFB)致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模型、干酵母致热模型、醋酸性疼痛模型 ,以及抑菌、抑病毒试验 ,验证和比较银翘散不同剂型的药效学效应。结果 银翘散浓缩袋泡剂的高、低两个剂量组 ,均显示出 :抗急性和增殖性炎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解热、镇痛等有一定量 -效关系的药理效应 ,作用强度略优于重量相近的参比药 -银翘解毒丸 ,但多不及印证实验和比较作用强度的西药阳性对照 (萘丁美酮和双氯芬酸 ) ;对DTH则未见明显影响 ,结果与银翘丸作用基本一致 ,但不同于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 ;银翘散浓缩袋泡剂和煎剂两种剂型 ,对8种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对流感、登革热、合疱和单疱等病毒 ,均呈不同浓度的抑制作用。半数致死量 (LD50 )为(72 .3 6± 11.3 8)g kg,95 %置信限 :61.98~ 83 .74g kg。结论 银翘散浓缩袋泡剂既保留了原剂型的毒理学、药效学效应 ;在制剂学方面 ,又突出了简单、省钱、省时和便于携带、服食等优点 ,因而是该方剂的较理想剂型  相似文献   

3.
钙通道阻滞剂与心血管免疫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发现钙离子活动与心血管免疫和炎症有密切关系,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血管免疫炎症的影响正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文分别阐述了心血管免疫炎症机制、钙离子在免疫炎症中的作用、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血管免疫炎症的影响及其未来在心血管病应用中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脑缺血是指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探讨脑缺血损伤的机制 ,对减轻脑缺血损伤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极其重要。脑缺血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将为临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思路。脑缺血的炎症免疫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炎症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和NO等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 ,其中细胞因子首先诱导产生 ,尔后诱导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 ,促使炎症免疫细胞浸润到损伤组织 ,炎症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又相互诱导激活 ,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NO及其合酶在脑缺血的炎症免疫损伤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报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炎症和免疫机制所起的作用。炎症、免疫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移植后的免疫损伤与炎症可引起广泛的内膜增厚,人类的心脏移植、肾脏移植也可见到类似的血管损伤。免疫损伤和内膜通透性的增加均可能与心脏移植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银翘散合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和单用西医治疗的比较。方法2012年3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95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银翘散配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干罗音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银翘散合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能过缩短病程,有效控制感染并促进炎症吸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新认识及有关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慢性疾病过程中,免疫炎症反应的存在已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发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方面的文献整理,对慢性免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显著作用有了更深入了解。重点综述了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炎症因子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协同不同性质的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以期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炎症小体为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其激活和随后的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对于先天免疫防御是必需的,并且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纤维化是慢性炎症发展的最后阶段,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结果,导致组织结构损伤和器官功能出现障碍。近年来,报道了许多炎症小体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该文对炎症小体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促进炎症小体相关机制及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和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先天免疫受体是脑内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在神经炎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重点围绕参与神经免疫的先天免疫受体,从先天免疫受体类型、功能作用和分子机制等几方面,详细阐述先天免疫受体介导的神经炎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作用和分子机制。同时,简要概述目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靶向神经炎症的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双相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双相障碍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研究显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本文总结了双相障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血炎症因子,尤其是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研究,并且探讨了以Th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方法在双相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神经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整理总结我院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无阿尔茨海默病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糖、血脂、患者神经免疫因子水平检测。结果两组除空腹血糖和空腹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所有炎症反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免疫炎症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支气管哮喘(BA)是较为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可累及所有年龄段人群。与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如室内变应原、室外变应原、职业性病原体、食物、药物及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有关,发病机制概况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临床上普遍采用支气管扩  相似文献   

13.
黄婷  黄胜  谢静 《中国药业》2021,(7):43-45
目的探讨银翘散联合地西泮治疗复发性热性惊厥的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热性惊厥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加用银翘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d。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神志恢复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6.28%比9.30%,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地西泮治疗复发性热性惊厥疗效良好,能促进症状消退,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正>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炎症反应和免疫机制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的重要因素。由于炎症反应和免疫机制的交叉,SLE合并AS临床表现复杂,为深入分析SLE合并AS的危险因素,拟定胆固醇(CHO)、入院收缩压、舒张压、年龄为本研究的观察变量,重点考察SLE组与SLE合并AS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确诊的  相似文献   

15.
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抗炎免疫药理学是药理学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抗炎免疫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的规律性,寻找防治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有效的药物,从而有助于揭开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近年来,这个领域里的研究十分活跃,涉及面很广,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Toll样受体是架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TLR4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影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有:游离脂肪酸、炎症、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胰岛素抵抗早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而TLR4与炎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TLR4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解释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除引起呼吸道疾病外,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包括神经、血液、泌尿、消化、循环、皮肤及关节肌肉等。发病机制主要是黏附、炎症和免疫损伤,炎症和免疫损伤机制在肺外损害中作用突出。诊断需要联合血清特异性抗体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治疗需要考虑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伴有中、小肺动脉阻塞的心肺疾病。该文查阅国内外最近的研究文献,介绍PAH中免疫炎症反应的改变,阐述炎症因子、免疫细胞、Rho激酶和基因在PAH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PAH动物模型中免疫反应的异常,该文将以免疫炎症反应机制为基础,提出治疗或缓解PAH疾病的新的治疗策略和途径,为寻找和发现PAH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等特点。其病因复杂,包括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主要发病机制与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相关的炎症因子更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上皮衍生因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以及白介素-33(IL-33)能够引发Th2免疫失衡,促进IL-4、IL-5、IL-13等炎症因子分泌,后者进一步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生成。综述Th2相关炎症因子在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湿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软骨破坏和慢性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呈全球分布,病因尚不清楚,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活动期和稳定期。免疫应答的紊乱和关节部位的过度炎症参与其发病机制。若不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地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