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1],而用药安全是保证患者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做到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1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1.1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知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前提。护理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1.2强化护士慎独精神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并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因此,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倡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2]。1.3加强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护士在工作中应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操作、处理结果等多问一句话,多进行一次关注,可有效地唤起相互间的有意注意,弥补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防范护理差错[3]。2做好临床用药的监护,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2.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核对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方法和...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对静脉输液过程中观察发现在某些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克服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杜绝医疗纠纷及事故,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让患者以最隹的用药方法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师在临床进行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总结药师日常工作,如住院患者用药教育、病区ADR检测、合理用药指导、出院患者用药指导、给护理人员提供药学信息、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储存、保管及使用药物等工作内容和方法。结果:通过挖掘出更多的切入点,就能更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临床药师的作用。结论:通过针对以上切入点开展工作,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得到了临床肯定,药师自身素质明显提高,此种药学服务可以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4.
张红娟 《海峡药学》2011,23(4):229-230
护理人员作为临床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从执行医嘱到用药后观察的任何环节,如果出现工作缺陷,都将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何保证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已成为护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作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2009年本科护理用药隐患28例、护理用药不良事件3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本院护理实践经验,对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及如何强化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熊根玉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40-141
目的探讨疼痛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1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护士专科培训,比较干预前后疼痛相关理论知识和疼痛相关实际操作能力得分。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的疼痛相关理论知识、疼痛评价方法和药物使用原则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的疼痛治疗方法、缓解疼痛操作和用药方法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专科培训,能显著提高其对疼痛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学习及总结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前后的观察能力,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结论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才能提高对患者用药前后的观察能力,从而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7.
药物治疗是临床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的第一线,即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新药使用时,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用药护理经验,容易出现盲目执行医嘱现象,甚至因执行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因此新药的繁荣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的同时,也对护理人员在药物护理上提出更高要求,对药物护理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因技术问题而发生错误的护理操作,对患者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给药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科给药对象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特殊群体,年龄小,发病急,缺乏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用药相关因素复杂,与成年人相比,给药难度更大。儿科护理人员常由于患儿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更好地通过药品说明书指导护理临床用药,减少护理差错。方法通过查看药品说明书的相关项目说明,对临床用药的通用名、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认真查对。结果与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药品说明书,保证安全用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以在病例中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收取心血管内科70例患者以及同期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不足、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患之间无沟通、护理人员用药及医疗器械操作不规范等。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以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某院在职护理工作人员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均来源于某科室不同病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临床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则采用分层次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效果及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考核后护理人员自觉工作强度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自觉工作强度及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实施分层次管理法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掌握程度,并可显著改善员工工作强度,对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在临床护理用药管理中成效.方法 创建安全文化的氛围;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工作流程和用药知识培训;建立临床用药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和风险预案;对发生差错事故进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质量检查评分上升,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与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用药管理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能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知识水平,规范安全用药行为,控制和预防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方法:在某院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将其护理质量和用药安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出,护理过程和用药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对200例患者的情况研究中,发现不规范操作30例,分别为4例患者因素、15例护理人员因素、9例药物因素、2例院方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院方因素,因此,在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方面,应从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患者心理以及监管用药安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住院部护理人员80人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分层次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实施2个月后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水平、理论层次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护理管理的实施,研究组护士在工作评分、理论评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护理管理,采用分层次管理的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操作水平及理论层次,更好的实施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15.
林琪望  薛云青 《海峡药学》2012,24(2):282-283
根据作者参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多年工作的体验,认为护理人员参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发挥了自身的技能,与药学人员密切协作,提高了相关知识和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遵照医嘱给患者用药,看上去是临床护理人员一项很简单的日常工作,似乎只要做到“三查七对”,不张冠李戴就行了。事实上,护理人员的用药技能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环节。这里就护理人员用药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口服用药 一般药物常用口服,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以及食物对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服药时间可分为:①空腹:如盐类泻药、部分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统计临床正常使用药品治疗疾病后,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与滴注速度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小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时间、滴注速度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分析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时间和滴注速度的关系。结果有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时间无关、与滴注速度有关。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用药时,要合理用药,正确用药,护理人员要规范操作,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正确设定药物的滴注速度,加强用药监控,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培训N0-N1层级护士临床护理工作常见的技术操作能力。方法对全院N0-N1层级护士进行示教视频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即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选定临床实用护理操作培训项目,按照评分标准整理操作流程,请护理技术操作能手练习后,进行视频片的拍摄,护士通过观看示教视频练习、考核。结果增强了低层级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重视度,提高了护士技能操作水平。结论规范了低层级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提高了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地、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已逐步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主要方法。因此,护理程序的理论也在逐步渗透到临床护理的各项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操作频率最高的护理操作项目,但长期以来,临床护理人员紧张、工作忙、治疗任务重,静脉输液一直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操作,而缺乏主动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药品原因所致潜在性用药安全隐患,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完善安全用药制度,加强护士药理知识培训,加强护士、医师、药剂人员间的沟通与合作。结果护士安全用药意识得到增强,减少了医护耦合性差错和用药缺陷,能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能妥善处理,从而提升了护理安全质量。结论分析临床潜在性用药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