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艾滋病的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蕙  王晓红  朱启镕 《新医学》2006,37(1):17-18
1引言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HIV而引起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据WHO报告,截至2002年底全球HIV感染已波及193个国家和地区。自从艾滋病流行以来,已有超过500万15岁以下儿童感染了HIV,其中400万死于艾滋病:2002年全球新感染HIV者约500万例,每日新感染HIV的15000例患者中15岁以下的约2000余例.其中新生儿1600例,儿童及青少年已成为艾滋病的最易感人群一现就儿童艾滋病的特点及预后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AIDS)规划署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已有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3950万人.目前,我国AIDS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23 501例,其中AIDS患者62 838例,死亡报告22 205例[1].随着来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不断增多,医务人员的职业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多,已证实被污染针头刺伤后感染HIV的概率为0.3%[2].由于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长期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从而使职业暴露感染HIV/AIDS的危险增加[3-4].推广和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与防护措施是预防职业暴露感染HIV/AI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孔芳 《现代护理》2006,12(3):231-232
艾滋病(AIDS)的流行情况日趋严重,而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程度较低,为了更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笔者在护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简称:HIV感染)/艾滋病患者时通过密切接触,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自2003年10月~2005年8月我科已收治HIV感染/艾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目前全球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数正在快度递增。我国艾滋病的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5万,HIV的检测已列入患者常规检查项目[1]。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血液、体液等暴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 已引起了全世界对血液和血液制品安全的广泛重视,HIV通过血液及血制品的传播概率几乎达100%,医院患者输血感染HIV是普通人群感染艾滋病的一种高危途径[1-2],密切关注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抗体(抗-HIV)阳性率,切断该传播途径已成为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合并感染HIV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因感染HIV引发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法治愈.在中国艾滋病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传播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1],非艾滋病高危人群感染HIV导致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恶性肿瘤患者和HIV/AIDS患者均要面临躯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来源于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近年来,随着这一“世纪瘟疫”在我国的凶猛传播,HIV的感染和AIDS的发病已不仅见于高危人群,普通人群也出现了感染者。由于HIV感染以后,患者将进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无症状潜伏期,这时的HIV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即便已发展成AIDS,临床  相似文献   

8.
陈春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509-4509
艾滋病(H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常并发各种致命性的机会感染,从而引起艾滋病患者死亡。颅内感染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我院2 a来收治7例AIDS患者以颅内感染或颅神经损伤为首发症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友病甲患者抗-HCV和抗-HIV阳性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友病甲是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之一,患者终生需要输血或输注凝血因子Ⅷ(FⅧ)以预防和治疗出血.国外报道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血液传播肝炎的主要原因[1],血友病患者常伴有HCV和艾滋病病毒(HIV)合并感染[2].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甚少,为了解血友病甲患者输血后HCV和HIV感染情况,为预防输血后肝炎和艾滋病的发生提供数据,笔者对1996年以来确诊的血友病甲患者进行了抗-HCV 、ALT和抗-HIV检测,并与1995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其原因之一是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的流行;同样,结核感染也可加剧HIV感染的病程,两者互为影响。而艾滋病主要通过同性恋、异性性乱、注射吸毒、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制品以及母婴传播途径传染。结核病则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我院1998年开始发现第一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问题,我国HIV感染人数逐年倍增。据专家估计2002年底HIV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万,如果控制不好,在2010年将超过1000万,形势非常严峻。从HIV感染到发展为艾滋病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有可能发生肝炎,或由HIV本身造成肝损害,或由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造成肝毒性。由于有几种肝炎(如乙、丙、丁型肝炎等)与HI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如血液传播),必然存在艾滋病与肝炎的混合感染。因此,对艾滋瘊患者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预防,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艾滋病 (AIDS)目前在全球已广泛流行。每年约有6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其中50%为青少年 ,40%为妇女。早期艾滋病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严重缺陷 ,晚期出现机会性感染 ,死亡率极高。因此及早抗HIV治疗可改善本病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HIV治疗的目的艾滋病患者感染HIVRNA后 ,损伤机体免疫系统 ,主要表现在CD淋巴细胞减少 ,CD/CD比例下降。随着HIVRNA不断复制 ,CD淋巴细胞数量也急速下降 ,晚期甚至下降至0/mm3 ,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因此HIV治疗目的为 :(1)病毒学指…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母婴垂直传播是指HIV病毒感染的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哺乳过程中将HIV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导致感染的过程。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已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的增加,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4.
加强艾滋病防治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树梅  汪能平 《新医学》2006,37(1):8-10
1引言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从发现至今约30年,已对社会、经济、家庭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已进入广泛流行期,世界防治艾滋病的形势非常严峻。虽然艾滋病的流行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治愈艾滋病。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尚存在偏见,目前对艾滋病的恐惧、对HIV感染者的疏远歧视现象依然严重,一旦被发现感染HIV,患者将面临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另外,艾滋病的全面防治措施远未落实;防治艾滋病的积极意义也未被全社会及医务人员所充分认识。因此,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对HIV感染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管理,及早防治;保护易感人群,及早阻断HIV感染的流行等仍应是目前防治艾滋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及个人防护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丽君 《天津护理》2006,14(2):121-122
艾滋病(AIDS)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以来,已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T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2002年底全世界活着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感染者达到4 000万,我国目前处于HIV感染增长期[1],随着AIDS感染者的增多,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  相似文献   

16.
HIV-1 P24抗原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WHO估计,自1980年首例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至2007年底,全球约有3 320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中2007年全球新感染者为250万,死亡210万人[1].我国近年来HIV感染人数也逐年增长,目前全国约有HIV感染者、患者70万人.虽然目前已研制了延缓症状的AZT、ddT等药物及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没有特效药艾滋病病死率仍很高,已成为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逐渐扩散蔓延,截止至2011年底,据中国CDC估计,我国存活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与此同时,我国HCV感染者目前约有4 000万人,约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四分之一,居世界之首.上述数据表明我国HIV及HCV感染者现已存在很大基数,加之两者存在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如性传播、多次输血、静脉吸毒及母婴传播等)及易感人群,致使发生HIV/HCV混合感染的现象相当常见.自从HAART开展普及以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现已得到明显提高,艾滋病相关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显著下降,但是由HIV/HCV混合感染而引起的肝脏功能损害已成为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我国艾滋病流行速度已进入增长期,目前尚无治愈性措施〔1,2〕。大量研究证明,HI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血液传播在中国是主要传播途径。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9月2日对1例粉碎性骨折合并艾滋病患者实施了手术,由于采取了严格的围手术期消毒隔离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有效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门诊肺结核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了解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2010年门诊确诊的535 例结核患者进行HIV检测.结果肺结核与HIV双重感染率为5.9%,其中男性为65.6%,女性为34.3%.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关注艾滋病/结核双重感染,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加强对两种疾病的综合治疗,以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结核病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15648名受血者输血前抗HIV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精神 ,确保每位受血者安全 ,预防和杜绝因输血后感染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 ,要求受血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均接受抗HIV抗体检查。我们对 15 6 4 8名本院住院拟输血患者抗HIV进行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