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照射部位放射性损伤时有发生,其中放射性皮肤损伤是由于电离辐射作用局部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损伤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剂量大小、强度、射线性质、照射部位、年龄、机体的机能状态、个体对射线反应的差异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可以延缓治疗进程,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甚至迫使放疗中断,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1]。  相似文献   

2.
艾迪注射液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综合治疗中,70 %~80 %的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1 ] ,而影响放疗的主要因素是放疗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降低及放疗中、后期的急、慢性放射性炎症、尤其是胸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等。为提高机体的抗辐射能力,避免并减轻放射性炎症,国内学者应用中医中药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一定疗效。为此,我们自2 0 0 1-0 4~2 0 0 3 -0 9应用艾迪注射液配合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随机治疗10 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以门诊或住院放射治疗胸部肿瘤病人10 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 6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10 9例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了每周5次照射与每周6次照射的放射治疗方法,其中每周6次照射放射治疗的患者,预后优于每周5次照射放射治疗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1988-0 1~1991-12共收治食管癌患者12 2例,其中因故未放疗5例,放射治疗剂量未达到3 0Gy ,而中止治疗8例,余10 9例纳入本组。本组中放射治疗疗程中,只有每周5次照射[E5T]的患者45例,有1~2周每周6次照射[E6T1]的患者3 7例,有>2周~5周每周6次照射[E6T2 ]的患者2 7例。本组中,男97例,女12例。年龄3 5~76岁,中位年龄5 7岁。病变长…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后期超分割放疗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咽癌 (NPC)的治疗临床上首选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的 5年生存率多年来徘徊在 4 5 %左右 ,采用全程超分割放疗可提高疗效 ,但有严重的口腔反应[1] 。根据NPC癌细胞在放疗开始后的 3~ 4周有加速增殖的观察[2 ] 。为减轻放疗反应 ,提高疗效 ,我们于 1996年 5月~ 1997年 4月采用随机分组先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照射 4周后改用超分割照射方式治疗和常规外照射治疗NPC各 2 0例 ,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全部病例按 92’“福州会议”分期标准选取T2 ~4 N0 ~2 M0 (Ⅱ~Ⅳa期 )共 4 0例 ,均经病理证实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低剂量盆腔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患者宫颈癌根治患者,术后用常规盆腔预防性放射治疗剂量治疗(40~50 Gy,20~25次,4~5 w),其中44 Gy为低剂量组(A组,78例),≥44Gy为常规剂量组(B组,13例)。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低剂量组5年生存率为92.2%,常规剂量组为84.6%,两组类似。放射性肠炎:低剂量组0级33例、1级35例、2级10例;常规剂量组为0级0例、1级7例、2级6例,低剂量组发生较少。白细胞计数、下肢淋巴水肿、放射性膀胱炎、肠穿孔和肠梗阻的发生率类似。[结论]宫颈癌术后盆腔预防性放射治疗剂量40~44 Gy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开展放射治疗剂量核查提供新手段,研究GD.301型玻璃剂量计的辐射剂量学特性。[方法]利用次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的^60Coγ放射源,对5组GD-301型玻璃剂量计进行不同剂量的照射,分析其读出值的剂量线性、均匀性、重复性和衰退等剂量学参数。[结果]GD-301型玻璃剂量计在1—3Gy照射剂量范围内具有理想的剂量线性;5组剂量计测量值与其相应的参考照射量值的相对偏差为-0.06%-1.9%,各组剂量计的测量值分散性在0.4%-1.8%之间;玻璃剂量计在照射30d内,其辐射信号的衰退〈O.9%。[结论]GD-301型玻璃剂量计的剂量线性和均匀性优良,可用于开展放射治疗设备输出量的核查。  相似文献   

7.
目前,职业危险暴露所导致的危害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有研究证实,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某些有害因素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该损害又会通过遗传或影响胚胎发育等途径波及到子代,形成恶性循环[2]。本文分别探究三大职业环境有害因素对出生人口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建议。一、物理性因素(一)来源不同的辐射既往研究表明,小剂量电离辐射对细胞遗传学的影响与射线种类、能量、工种、工龄、性别及累积剂量密切相关,职业性受照射人群集体生物剂量累积越多,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越高,慢性放射性损伤细胞遗传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建筑材料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福建省建材中天然放射性水平 ,并探讨建材辐射水平与人体的外照射有效剂量关系。 [方法 ]采集全省建材 2 6类2 75个样品 ,按规定方法分析测定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结果 ] 1建材原料中各种核素均值 2 2 6 Ra为 (79.0± 87.3) Bq· kg- 1 ,2 32 Th为 (40 .2± 38.3) Bq· kg- 1 ,4 0 K为 (383.2± 371 .6) Bq· kg- 1 ,Ra当量浓度均值为 (1 61 .4± 1 32 .8) Bq· kg- 1 ,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为(1 7.9± 1 3.7)· 1 0 - 8Gyh- 1 ,建材原料对人体的外照射有效剂量均值为 (52 0 .6± 41 9.7)μSv/ a。 2成品建材中 2 2 6 Ra含量为 (69.1± 37.7)Bq· kg- 1 ,2 32 Th为 (96.6± 66.7) Bq· kg- 1 ,4 0 K为 (459.3± 41 7.8) Bq· kg- 1 ,Ra当量浓度为 (2 1 3.7± 1 0 9.5) Bq· kg- 1 ,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2 3.4± 1 0 .9)· 1 0 - 8Gyh- 1 ,成品建材对人体的外照射有效剂量为 (683.9± 350 .8)μSv/ a。 3装璜材料中 2 2 6 Ra含量为 (63.0± 2 8.1 )Bq· kg- 1 ,2 32 Th为 (44.9± 46.0 ) Bq· kg- 1 ,4 0 K为 (479.9± 355.2 ) Bq· kg- 1 ,Ra当量浓度为 (51 4 .6± 359.3) Bq· kg- 1 ,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2 0 .5± 1 5.2 )· 1 0 - 8Gyh- 1 ,装璜材料对人体的外照射有效剂量为 (51 4 .6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省地下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水平。 [方法 ]对全省 5 4个县 (市 )的 2 42口水井 ,按规定方法分析测定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水平。 [结果 ]地下水中 1总 α比活度为 (142 .9± 7.83) Bq·m- 3,总 β比活度为 (93.0± 2 .0 3) Bq·m- 3 ;2 U含量为 (13.37± 5 .0 9) Bq· m- 3 ,Th含量为 (2 .96± 3.12 ) Bq· m- 3 ;3 2 2 6  Ra含量为 (14.6 5± 4.19) Bq·m- 3 ,2 2 2 Rn含量为 178± 5 0 .1× 10 3Bq· m- 3 。 [结论 ]1内陆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水平较高区域为福州、莆田、晋江和三明 ,地质结构主要是火成岩、花岗岩岩层 ;较低为海岛和海滨城市 ,以沉积岩、海积岩为主的区域。 2地下水中 6种核素天然放射性水平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3地下水中总β、Th比活度内陆与海岛相一致 ,其余 4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内陆高于海岛 (P<0 .0 5 )。 4地下水中 6种天然核素放射性水平一般都在国家限值标准值之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 2 0 0 0年河南许昌“3 0 6”60 Co辐射事故 1例受照者 (A)和 2 0 0 0年河南开封“6 2 6”辐射事故 1例过量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致γ射线照射受照者 (B)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进行分析 ,并估算其生物剂量。 [方法 ]受照者“A”为男性 ,37岁 ,照后 15d取血培养。受照者“B”为女性 ,2 7岁 ,照后 3d取血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CB微核的标本制备采用常规方法 ,双盲法阅片 ,记录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数或微核数 ,结果以染色体畸变百分率或微核千分率表示。 [结果 ]“A”的双 环率为 ( 19 5± 2 0 ) % ,估算剂量均值为1 44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1 2 7~ 1 6 1Gy ;GB微核率为 ( 15 4 0 0± 12 41)‰ ,估算剂量均值为 1 43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1 35~ 1 5 1Gy。“B”的双 环率为 ( 0 6 7± 0 47) % ,估算剂量均值为0 15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0 0 6~ 0 2 3Gy ;CB微核率为 ( 2 7 33± 4 2 7)‰ ,估算剂量均值为 0 2 2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0 13~0 30Gy。 [结论 ]用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 ,受照者受照剂量的估算结果 ,与临床症状和物理剂量基本一致。对剂量小于 1Gy的照射 ,CB微核剂量高于染色体畸变剂量。在小剂量照射条件下 ,由于自发微核率高、个体差异大、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