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的护理配合,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结果全部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进行鼻窦炎、鼻息肉切除术,使以往被认为是盲目的手术变得清晰而直视,其危险性也大大降低,手术室护士熟练地配合手术,器械准备充分,术中熟悉手术步骤并能及时准确传递各种器械,确保仪器运转正常。做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医护配合默契,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患者痛苦少,术中出血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器械管理软件系统对术后器械管理的影响。方法:利用医院的HIS信息平台,编入软件程序,开发手术室-供应中心术后器械管理软件,比较传统方法与器械管理软件在器械管理中作用。结果:术后器械漏登率、使用器械与登记名称不符率均显著下降(P<0.01);手术室器械清点员及供应中心人员清点手术器械所需的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术后器械交接方法[(0.49±0.07)min vs.(1.32±0.14)min](P<0.01)。结论:应用手术室供应中心术后器械管理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及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实现对术后器械的精细化管理及“无纸化”交接。  相似文献   

3.
马喜云 《中外医疗》2013,32(9):19-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手术室护理的要点.方法 总结29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于小儿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方面的体会.术前主要做好心理护理、物品器械方面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熟练配合等,术后患儿护理以及器械处理.结果 29病患在17~43 min内顺利完成手术,患儿术后30~60 min回病房,3~7 d后顺利出院.结论 在此项手术室熟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以保障小儿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4.
预防术后感染是手术室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无菌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环境术者自身的防护、术野的开放、器械的无菌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导致手术野的感染,成为术后感染的途径,因此,认真做好术中无菌隔离,加强无菌观念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根本保证,现将术中无菌隔离的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秋桂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116-3117
手术室护士进行腹腔镜手术配合过程中,如何更好、更快、更准地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它涵盖着多种内容.如:术前的准备工作、现场实际配合、术后整理,无论是使用的微创器械还是手术患者的体位等的到位率,都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我院自2006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至今有390余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3岁,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术前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密切配合、随时观察患者及腹腔镜仪器的参数变化;术后患者健康指导,器械的收拾到位等环环相扣,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浅谈术后污染器械规范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向 《中原医刊》2004,31(19):58-58
为了进一步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充分发挥中心供应的专业操作技能,全方位体现医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院于2003年2月开始执行手术室的术后污染器械由医院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由此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及工作流程,不仅为病人提供了高质量的手术器械,又使手术护士从处理器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执行手术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现将我科开展此项工作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胆管疾病有其复杂性 ,且每个病人差异较大 ,所需器械、缝线种类繁多。因此不仅要求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手术过程 ,熟悉各种器械的用途和性能 ,而且还需全面了解病人术前术后情况 ,才能提高配合质量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并发症。现结合近年来我科施行胆管结石手术 2 4 2例 ,回顾对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和手术配合要点体会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996年~ 1 999年 3月 ,我科共实施 2 4 2例胆管结石手术。其中男性 87例 ,女性 1 5 5例 ,中位年龄 45岁 ,术中术程较顺利 ,手术时间 45min~ 4.5h不等。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 1 63例 ,胆道探查切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对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了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的配合.结果:30例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虽较多孔时间长,但术中失血少,术后无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及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的常见护理配合问题。方法术前对每一例内镜手术备好开放手术的器械,一旦术中决定中转开放手术,快速执行中转开放手术应急程序,妥善撤下内镜器械,按术式要求及时正确地更改体位,主动配合手术,术后随访正确解释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必要性及安全性。结果32例内镜术中转开放手术患者,均因手术人员行之有效的紧急配合,手术顺利完成,内镜器械与开放器械清点无误,维护良好。同时,通过中转开放手术过程的护理配合实践锻炼,提高了手术室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与术后随访的技巧。结论在内镜术中转开放手术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内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配合程序,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使内镜-开放过程连接有序,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年8月我院开展的126例MED手术,对手术室配合的经验体会加以总结。结果:本组病人手术时间20~60分,平均手术时间30分;病人下床活动的时间在术后3~6天,平均4天下床活动;住院期10~14天,平均12天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对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强调关键是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平时的配合训练以及对专用器械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36例肾上腺疾病患者采用侧卧位后腹腔镜手术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结论护士对患者的了解,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整个诊治时期中对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不仅要受到疾病本身的刺激,还要受到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这些刺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引起机体代谢不同程度的紊乱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加上病人对疾病的焦虑、手术的畏惧、预后的不理解,既加重了上述不良反应,又削弱了病人的抗病能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直接影响手术预后,因此,做好手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对增强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手术,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手术室把整体护理运用到围手术期护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能发生了转变,从强调术中护理转变为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护理,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指导、术中监护、术后回访。这种模式强调了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加深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了术前恐惧,增强手术中的配合能力以及减少了对手术预后的恐惧。在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中,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基本病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护理评估,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达到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目的,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开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程序,每月抽样检测各类器械。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按工作流程清洗的各类器械每月抽样监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围术期护理水平和手术质量得到保障。结论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能够促进器材清洗质量专业化,确保术后器械的清洗质量,有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有利于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做好围术期护理,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7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配合资料回顾,分析归纳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指出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术前器械准备、熟悉手术操作步骤、与手术医师配合默契及术后器械仪器的正确清洗保养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配合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和体会。方法 64例本组患者除1例因肿瘤太大探查后开腹手术,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结果 6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50min,术中器械及巡回护士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术后安返病房。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做好术前各种准备,术中才能配合默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普通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对该院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共1442例在普通手术室手术的患者和2016年7月‐2017年6月共1 791例在洁净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两年时间共调查3 233例Ⅰ类手术切口,现对所调查的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手术室外科I类切口感染率为0.83%,洁净手术室外科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5.45%,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为9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手术室与洁净手术室对该院外科I类手术切口的术后感染率影响无较大差异。不必盲目追求高洁净空气条件的手术室环境作为预防Ⅰ类手术切口的术后感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要点、难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原位肝移植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结果 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前15例手术患者有3例术后下肢皮肤发生水疱,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仪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快速准确地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特别是无肝期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行手术室环境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手术室环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术后器械集中处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恢复术后器械在手术室尽早初洗干燥保存,再定时送供应室二次清洗,以确保器械灭菌效果。结果经过改进,手术器械不再出现生锈,血渍、污渍干枯现象,清洗质量达99%,灭菌达100%。结论术后器械只有及时得到有效清洗,才能保证器械的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20.
马艳  高爱华  季嘉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3):2301-2302+2288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在我院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纳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准备时间、手术完成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器械清点正确、器械灭菌合格、急救物资完好、无菌操作执行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在手术准备、手术完成等用时上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引导下,在泌尿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无缝隙干预模式不仅能减少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完成时间,而且还能明显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