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护理差错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与病人的安危息息相关,防范差错事故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试将护理差错事故的成因和预防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发生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 1、职业作风不严谨,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量大,而且十分具体和琐碎。由于疏忽大意,精力分散,或缺  相似文献   

2.
护理纠纷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护理规范、常规,对患者造成伤害的行为。护理纠纷产生的最常见原因是护理差错,而护理差错又多因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不严谨或业务不熟练、技术操作不规范和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去做所致。其次是因服务态度不端正引起。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如何避免和正确处理护理法律纠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产生护理法律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是发生护理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护理人员不热爱护理工作,对患者缺乏热情;有的护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由此造成工作上的差错或者事故.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一部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我国护理队伍人员素质不等的现状为各种护理法律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如何避免和正确处理护理法律纠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牛婧  陈丽君等 《现代护理》2002,8(9):718-718
1 产生护理法律纠纷的常见原因1.1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是发生护理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护理人员不热爱护理工作 ,对患者缺乏热情 ;有的护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 ,由此造成工作上的差错或者事故。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没有一部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我国护理队伍人员素质不等的现状为各种护理法律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1.2 意外事件引发矛盾 ,护患之间缺乏交流 有些护理问题是由于一些意外事件 ,甚至是一些不可抗拒的事由造成的。但是 ,这些问题如果通过交流讲清楚 ,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防范措施.[结果]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操作水平不高、医护患沟通不足等有关.有效的防范措施为严格查对制度、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护理管理、加强医护患沟通等.[结论]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兰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51-8052
目的探讨26起护理差错,以减少护理纠纷。方法回顾安阳地区医院2004-01-2009-12间发生的护理差错,根据发生的原因、性质、时间及人员等分类设计表格。结果发生的原因与护士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工作能力差、专业知识缺乏等有关。结论护士加强责任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等对策,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提高法律意识 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造成责任心不强,容易出现差错事故。同时,医护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无形中造成法律纠纷。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的管理对策.根据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机制不完善,护理人员缺编,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院内感染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必要的设施,按规定配置足够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和培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等.注重护理风险管理,可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及我院采取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近年我院护理部针对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全体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业务培训,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求护士与患者交流中做到"九个一",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0.
护理差错相关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使护士进一步明确护理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发生的45起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护理差错的发生与工作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不严、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下、工作压力负面影响及护理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严格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增强法制教育和有效发挥护理管理人员的作用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护理差错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查对不严、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不过硬等。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对病人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分析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为了积极有效的预防,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王姣 《全科护理》2011,(36):3363-3364
[目的]通过对32例儿科护理一般性差错的探讨,总结原因、制订防范对策,从而达到防范儿科护理差错、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2007年—2010年32例一般护理差错,对差错发生的人员分布、时间、类型类别等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与护士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工作技术水平低,工作态度不严谨,学习一知半解,工作量、工作压力大致使工作疲劳,缺乏危机意识,与患儿家属及医生沟通不到位等有关。[结论]通过采取规范各种护理规程及制度、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力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医护患沟通、加强责任教育、关心护士等对策有效防范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80例护理差错事故原因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某院发生80例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月某院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时间、差错事故的当事人,按有关护理人员的学历、工龄等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执行制度不认真(48.75%)、处理医嘱错误(15%)、工作脱节(10%)、医疗缺陷(8.75%)、管理缺陷(7.5%)、专业知识缺乏(6.25%)是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不同学历、工龄差错事故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对防范差错事故的认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医护沟通及医院管理,普及法律知识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护理人员慎独修养,努力达到慎独境界,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加强护理法规教育,增强群体道德意识;加强制度化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加强岗位练兵,提高护理专业水平.结果 护理人员道德认知水平普遍提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情感和责任心;护理差错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加强慎独修养和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培养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规范护理行为,才能减少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防或或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保护护士自身的合法利益,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我有如下的认识:(1)自身思想认识:护理人员除了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医德外。应更加热爱护理工作,爵充分认识护士护理工作的重要性。(2)目的明确:预防或减少差错事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心,差错事故的多少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指标之一。(3)预防或减少差错事故应做好如下工作:①严谨的工作态度;②精湛的护理技术;③良好的工作习惯。综上所述。我认为做为一名医护人员,要时刻把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上。时刻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差错事故是可以预防或减少的,这样会把我们的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防范护理差错发生。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护理差错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不力.专科知识缺乏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素质修养.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加强产房护理管理与防止事故差错的发生探讨如下。 1提高责任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负责的一种自觉心理,是个体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从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工作的责任心与执行制度认真与否,被认定为发生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护理法律、护理风险角度探讨精神科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精  铁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032-7033
目的:提高精神科工作质量,降低或杜绝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精神科差错事故、护理纠纷高发的成因。通过看、听、学习、借鉴、奖惩等管理方式,在完善和健全精神科各项工作及操作常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职业高风险意识的教育。结果: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明显成效。结论:严格完善精神科制度。重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职业高风险意识的教育,在护理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1年1月1日到2011年1月1日发生109例的护理差错事故的护理人员按学历、护龄足以统计并依据当时的记录描述对护理差错事故归类分析.结果 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学历、工龄(工作半年以上)成相关负性增长,护理差错事故大多与习惯性定势有关.结论 不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克服习惯性定势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7例护理差错的特点及规律,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4年87例差错的情况,分别对护理人员结构、新到本院工作的护士首次发生差错的时间、临近换班时段的差错进行分析.结果87例护理差错涉及护理人员广泛,覆盖率为57.4%.各级人员差错发生率由高至低排序为:护师82.4%,护士78.1%,主管护师62.5%,助理护士25%.新到本院工作1年内的护士差错率达64.4%(56例).4个护理班次换班前2h差错率为33.3%(39例).结论护理队伍不稳定,岗前培训欠缺,工作高峰时段人员不足,责任心不强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改革排班方法,推行"双人值班制";规范岗前培训,加强护士责任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护理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