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测定磷脂酶C(PLC)对ADP诱导的兔、人血小板肌动蛋白聚合的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阐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取家兔和健康成人的PRP分别用生理盐水、ASA和不同剂量的PLC处理 ,以ADP诱导激活 ,采用Triton抽提液提取和SDS PAGE分离出肌动蛋白 ,再以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肌动蛋白相对含量。结果 家兔血小板经生理盐水处理后的肌动蛋白相对含量为 1 6 82±0 319。而经生理盐水、ASA 6 6 8μmol·L-1、PLC 5、10、15、2 0和 2 5U·ml-1各组处理 ,并以ADP激活的血小板 ,测得的肌动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 2 4 5 0± 0 5 6 2 ,1 0 89± 0 32 2 ,1 72 7± 0 4 4 2 ,1 4 5 0± 0 32 4 ,1 16 1± 0 30 6 ,0 85 7± 0 2 4 2和0 6 92± 0 187。以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 ,各处理组血小板肌动蛋白聚合的抑制率I(% )分别为 5 5 5 5 ,2 9 5 1,4 0 82 ,5 2 6 1,6 5 0 2 ,71 76。人血小板经生理盐水处理后的肌动蛋白相对含量为 1 35 8± 0 376。而经生理盐水、ASA 6 6 8μmol·L-1、PLC 5、10、15、2 0和 2 5U·ml-1各组处理并以ADP激活后的血小板 ,测得的肌动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2 4 4 5± 0 75 0 ,1 0 96± 0 344 ,1 70 5± 0 5 0 7,1 4 37±0 4 16 ,1 16 5± 0 35 5 ,0 84 5± 0 2 5 7?  相似文献   

2.
磷酯酶C对人血小板细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测定磷酯酶C(phospholipaseC ,简称PLC ,下同 )对静息状态和激活状态下人血小板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阐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人的洗涤血小板用荧光指示剂Fura 2 /AM进行负载 ,分别用生理盐水、ASA和不同剂量的PLC处理荧光负载后的血小板 ,采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经过不同处理后的血小板在静息状态和以ADP为诱导剂时的激活状态下的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结果 以健康成人血为样品时 ,经生理盐水、ASA 334μmol·L-1、2 5、3 75、5、10和 2 0UPLC·ml-1处理后的血小板 ,在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胞质游离 [Ca2 + ]i 浓度 (nmol·L-1)分别为15 2 5 5± 15 0 7,131 6 3± 15 5 8,14 0 2 7± 12 0 3,139 4 8± 1 73,12 1 11± 9 5 8,116 6 2± 15 96和 10 7 2 0± 17 0 7,而以ADP为诱导剂激活血小板后测得的胞质游离 [Ca2 + ]i(nmol·L-1)分别为 90 2 6 2± 94 74 ,6 87 99± 6 2 86 ,810 99± 72 37,70 1 73± 2 1 37,4 2 9 6 7± 71 5 9,342 82± 4 4 86和 2 6 3 2 7± 2 5 4 6。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ASA 334μmol·L-1、2 5、3 75、5、10和 2 0UPLC·ml-1剂量组对激活状态下血小板胞质 [Ca2 + ]i 的抑制率I(% )分别为 2 5 8  相似文献   

3.
磷脂酶C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IP_3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磷酯酶C(PLC)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三磷酸肌醇(IP3)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家兔血除去红细胞制备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后分为8个组。第1组用生理盐水处理,第2组用ADP处理,第3组用ASP处理以ADP诱导激活,第4~8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PLC处理并以ADP诱导激活。采用三氯醋酸法制备血小板IP3,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IP3含量。结果家兔血小板经生理盐水处理后的IP3含量为0.29 pmol/108血小板,而经ADP处理后IP3含量为0.39pmol/108血小板。经ASP 668μmol.L-1、5、10、15、20和25 U PLC.ml-1各组处理,并以ADP激活的血小板,测得的IP3含量分别为0.19、0.08、0.15、0.25、0.04和0.18(pmol/108血小板)。ADP组比生理盐水组IP3有明显的提高,而ASP组、不同的PLC组比ADP组IP3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PLC使得ADP激活后的兔血小板IP3水平下降,且无剂量依赖性,表明PLC具有降低血小板中IP3水平的作用,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PLC对家兔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的作用 ,以探讨PLC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家兔麻醉后 ,经十二指肠给予阴性对照辅料 ,阳性对照ASA和 6种剂量的PLC ,于给药前及给药后 1、2、4h颈动脉取血测定以ADP、AA、Collagen为诱导剂时的血小板聚集率 ,同时用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的粘附率。结果 PLC 10 0、 2 0 0IU·kg-1对家兔血小板粘附率无明显影响。PLC 4 0 0~ 10 0 0IU·kg-1可显著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 ,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同一剂量PLC组给药后 1、2、4h时相比P <0 0 5。PLC10 0~ 10 0 0IU·kg-16种剂量组在用ADP、AA、Collagen诱导时 ,均可显著地抑制血小板聚集 ;与阴性对照辅料组相比P <0 0 5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在ADP诱导时 ,10 0IU·kg-1组的抑制较弱 (P <0 0 5 ) ,而 80 0、10 0 0IU·kg-1组的抑制较强 (P <0 0 5 ) ,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而在AA诱导时 ,PLC各组在给药后 2、4h时的抑制率与ASA的相当 ,无明显剂量效应依赖关系 ,而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 ;在Collagen诱导时 ,PLC各组的抑制作用均弱于ASA(P<0 0 5 ) ,无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 ,而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①PLC经十二指肠给药 ,10 0、2 0 0IU·kg-1对家兔血小板粘附性无明显影响 ,而 4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PLC对家兔血小板释放产物血栓素A2 (TXA2 )、代谢产物前列环素 (PGI2 )以及出血时间的影响 ,以探讨PLC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以ADP、AA、collagen为诱导剂时 ,PLC对血小板TXB2 、6 Keto PGF1α生成量的影响。常规方法测定PLC对家兔出血时间 (BT)的影响。结果  6种剂量PLC均能延长出血时间 ,但在给PLC 4h时 ,BT恢复至给药前水平 (P >0 0 5)。以ADP、AA、Collagen为诱导剂时 ,6种剂量的PLC能显著降低TXB2 的生成 (P <0 .0 5) ;以AA为诱导剂时 ,PLC 10 0U·kg- 1及以collagen为诱导剂时PLC 10 0U·kg- 1和PLC 2 0 0U·kg- 1其对TXB2 的生成的抑制作用较ASA组弱 (P <0 0 5) ;以ADP为诱导剂时PLC 10 0~ 40 0U·kg- 1,以AA为诱导剂时PLC 2 0 0~ 60 0U·kg- 1和以collagen为诱导剂时PLC 40 0~ 80 0U·kg- 1其对TXB2 的生成的抑制作用与ASA组相当 (P >0 0 5) ;以ADP为诱导剂时PLC 60 0~ 10 0 0U·kg- 1、以AA为诱导剂时PLC 80 0~ 10 0 0U·kg- 1和以collagen为诱导剂时PLC10 0 0U·kg- 1其对TXB2生成的抑制作用强于ASA组 (P <0 0 5)。 6种剂量的PLC组均明显增加 6 酮 PGF1α的生成量 (P <0 0 5) ,其作用强于ASA组 (P <0 0 5) ,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放、化疗细胞保护剂WR - 2 72 1对生理性激活剂ADP、胶原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激活的影响。方法 :取 2 0~ 35岁健康人血液 ,分别给予生理性激活剂ADP 1μmol·L- 1、胶原 2mg·L- 1和PAF 0 .1mg·L- 1后 ,再用终浓度为 10 - 7~ 10 - 5mol·L- 1的WR 2 72 1处理 ,观察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然后观察血栓素B2 (TXB2 )和NO的水平。结果 :WR 2 72 1抑制ADP、胶原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TXB2 产生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终浓度为 5 μmol·L- 1时 ,WR 2 72 1明显增加用ADP、胶原和PAF诱导的NO的产生 ,表明活化血小板释放的NO参与WR 2 72 1的抑制效应。结论 :WR 2 72 1体外可有效地抑制生理性激活剂引起的血小板活化。除了细胞保护作用外 ,WR 2 72 1还可以用予治疗有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甲基黄酮醇胺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基黄酮醇胺(MPA)40mg·Kg~(-1)iv,能使花生四烯酸(AA)诱发的小鼠死亡率降低61%.MFA12.5~200μmol·L~(-1)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A诱导的免血小板聚集.聚集率为49%±10%~4%±4%,对照组为69%±3%.MFA0.1~0.4mmol·L~(-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A诱导兔的血小板丙二醛(MDA)的生成,为(nmol·10~(-9)血小板)0.075±0.011~0.111±0.023,对照组为0.170±0.017.MFA0.4 mmol·L~(-1)有效地抑制凝血酶和A A诱导的兔血小板内MDA生成.分别为0.016±0.006.0.080±0.017,对照组分别为0.048±0006,0.160±0.025;普萘洛尔仅抑制凝血酶诱导的MDA生成.对AA诱导的MDA无影响.MFA0.4mmol·L~(-1)不影响血小板内cAMP含量.结果提示MFA抑制血小板AA代谢通路可能是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磷酯酶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 应用电镜研究磷酯酶C(phospholipaseC ,PL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以探讨用药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家兔颈动脉插管取血 ,制备PRP ,将其分为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生理盐水组 ;③ 0 5UPLC组 ;④ 2 5UPLC组。 2~ 4组分别用ADP诱导聚集 ,测出其聚集抑制率 ,各组分别制成超薄切片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摄片。结果  0 5、2 5UPLC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 ,聚集抑制率分别为 86 0 3 %± 12 6%和 82 47%±5 49% ;0 5UPLC抑制血小板形成伪足 ,α颗粒和致密颗粒较多 ,OCS管腔较小 ,其超微结构较生理盐水组变化小 ;2 5UPLC处理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 ,无伪足样突起 ,α颗粒、致密颗粒、OCS等正常分布于胞质中。结论 PLC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 ,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抑制吗啡戒断反应的作用及其与脑脊液(CSF)和血浆中cAMP含量的关系。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模型 ,脑室插管及放免测定吗啡依赖大鼠CSF和血浆中cAMP含量。结果·· :(1)MT对大鼠吗啡戒断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吗啡依赖大鼠CSF中(20.07pmol·ml-1±s4.62pmol·ml-1)和血浆中(76.40pmol·ml-1±s8.71pmol·ml-1)cAMP含量均低于正常大鼠,P<0.01 ;吗啡戒断大鼠CSF中(38.19pmol·ml-1±s6.62pmol·ml-1)和血浆中(96.65pmol·ml-1±s5.32pmol·ml-1)cAMP含量则明显高于吗啡依赖大鼠,P<0.001;(3)MT可使吗啡戒断大鼠CSF中(23.28pmol·ml-1±s4.10pmol·ml-1)和血浆中(61.72pmol·ml-1±s3.49pmol·ml-1)cAMP含量明显降低,P<0.01和P<0.001。结论·· :MT可抑制大鼠吗啡戒断反应 ,并与MT降低CSF和血浆中cAM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Nα-乙酰 -精氨酰 -甘氨酰 -天冬氨酰 -对甲氧基苯乙胺 (W2 0 0 2 )是精 -甘 -天冬氨酸 (Arg- Gly- Asp)肽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为探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分别用比浊法和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及高剪切速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并用放射性配体分析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 [12 5I]纤维蛋白原 (FGN)的含量 ,以了解 W2 0 0 2竞争性抑制 [12 5I]FGN与血小板糖蛋白 (GP) b/ a结合的生物活性 .结果显示 :W2 0 0 2有明显的抑制 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活性 ,除最低终浓度(9 μmol· L-1)外 ,其余各浓度点 (2 70 ,1 35,45μmol· L-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 ;其对抗高剪切速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明确的量 -效关系 ;抑制 [12 5I]FGN与血小板结合的 IC50值为 (41 .5± 2 .9)μmol· L-1,在老年人和青年人群中比较无明显差异 .研究提示 W2 0 0 2通过抑制FGN与血小板 GP b/ a的结合而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PAF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含量的作用. 结果表明PAF(0.1-1.0 μmol·L-1)对血小板的基础cAMP水平无影响, 但对前列腺素E1(PGE1) 2 μmol·L-1及4,5-二氢-6-[4-(1H-咪唑-1)苯基]-5-甲基-3-(2H)-哒嗪酮(CI-930) 20 μmol·L-1引起的cAMP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银杏内酯B能完全拮抗PAF抑制PGE1和CI-930升高cAMP的作用, IC50分别为4.7和12.5 μmol·L-1. 合用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和阿司匹林对PAF和银杏内酯B的作用均无影响. 提示PAF对磷酸二酯酶的激活作用及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是PAF的直接作用,与其同PAF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盐酸非洛普对人和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盐酸非洛普对兔和人血小板聚集及兔血栓素A2(TXA2)和动脉壁前列环素(PGI2)含量的影响。盐酸非洛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DP(IC50=5.8×10-4mol·L-1)和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对ADP和Adr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分别为1.2和1.3×10-4mol·L-1。盐酸非洛普短期应用(8mg·kg-1ivtid×2d)明显抑制ADP和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及TXB2的产生和释放,对兔动脉壁和血浆6-keto-PGF1α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酸非洛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其抑制血小板TXA2合成和释放有关,亦可能与其α2受体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异钩藤碱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sorhy)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比浊法测定Isorhy体外给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制作大鼠血栓模型,观察Isorhy对血栓形成的作用;以放免法测定Isorhy对ADP作用下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Isorhy0.65mmol.L-1和1.30mmol.L-1对ADP(1.5×10-5mol.L-1)和凝血酶(thrombin,Thr,3U.ml-1)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P<0.01)。静脉注射Isorhy10mg.kg-1和5mg.kg-1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栓形成湿重(P<0.01)。Isorhy0.33~1.30mmol.L-1可升高ADP作用后的血小板cAMP浓度(P<0.01)。结论Isorhy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大鼠血栓形成,其抗ADP所致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地与升高cA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六肽对兔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家兔颈动脉血,以枸橼酸钠抗凝,用比浊法测其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诱导下聚集率。结果 1×10 5mol.L 1六肽,对兔ADP、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66.22±1.40)%,(67.94±2.32)%和(58.18±4.67)%。六肽抑制兔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IC50分别为3.24×10 6mol.L 1,1.32×10 6mol.L 1和7.24×10 6mol.L 1。结论六肽在体外具有抑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4,5-二氢-6-[(苯乙酰基-哌嗪基)苯基]-5-甲基-3(2H)-达嗪酮(SMD。)0.1一2.5pmol·L能使血小板激活因子(PAn及血栓素A,类似物U46619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剂量一效应曲线不移且最大反应降低。其pD2分别为6.0±s0.4及6.1±s0.3SMⅡ4还能抑制ADL花生四烯酸(AA)及U46619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是12,13及1.6μmol.L.用放射性薄层层折及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血小板AA代谢产物及cAMP含量表明,SMⅡ4对血小板AA代谢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剂量依赖性地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PAFμmol·L不能改变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钩藤碱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钩藤碱(Rhy)对兔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家兔的血样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0.85,1.69和2.78 mmol·L-1组,Rhy 0.33,0.65和1.30 mmol·L-1组.Born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双波长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  相似文献   

17.
普鲁托品对家兔主动脉扩血管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血管平滑肌等张收缩和放射免疫测定环核苷酸水平等方法研究了普鲁托品 ( Pro)的扩血管作用及其机理 .结果表明 ,Pro浓度依赖性地松弛去氧肾上腺素 ( PE,1 μmol· L-1)和 KCl( 30 mmol·L-1)预收缩的兔胸主动脉螺旋条 ,EC50 分别为 ( 37± 2 0 )和 ( 4 0± 1 1 ) μmol·L-1.Pro30 μmol·L-1使PE和 KCl收缩兔胸主动脉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反应压低 ,p D2 ′分别为 4.0 7± 0 .1 7和 3.86± 0 .1 8.格列本脲 ,N- L-硝基精氨酸 ,普萘洛尔和吲哚美辛不影响 Pro的舒血管作用 .Pro1 0和 1 0 0μmol· L-1显著增加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内c AMP和 c GMP水平 .结果提示 ,Pro的扩血管作用可能与增高平滑肌细胞内 c AMP和 c GMP水平有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