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性病患者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发生的原因,探讨心理康复途径。[方法]运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546例性病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调查。[结果]性病伴心理障碍在性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占发病患者总数的30.77%。[结论]心理因素与性病患者的康复密切关系,对性病患者不仅要治疗其躯体疾病,还必须研究其心理特点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消除患者的病理心理变化,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性病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48例性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查、评定.结果男性患者标准均分(49.27±13.4)分;女性患者标准均分(9.24±8.7)分.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结论重视对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疏导性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和健康的性心理,对性病预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女性性病患者实行心理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性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对比心理护理实施前、后的复发率及对治疗有关的依从性。结果与实施心理护理路径之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的复发率较低,且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明显增加。结论心理护理路径用于女性性病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的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治疗后的复发,值得在临床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重视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及时恰当地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促进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观澜街道2003~2007年性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观澜街道性病的流行特征,为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07年观澜街道性病报告卡资料. [结果]深圳市观澜街道2003-2007年性病报告病例总数1504例,其中男性发病数919例、女性发病数585例,男性发病数为女性的1.57倍;5种性病构成比中,淋病最高,占48.27%,不同性别构成比不同,男性淋病最高,占84.02%,女性梅毒最高,占67.41%;5种性病的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78.86%.不同性病传染来源性别方面也存在不同. [结论]性病发病数占同期传染病总数的73.01%(1504/2060)、主要传播途径为非婚性接触、先天性梅毒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洁身自爱,尽可能多的使用安全套,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传播疾病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性病患者的求医行为、性行为及性病相关知识水平.方法2005年5~6月对深圳市10家医疗机构门诊200例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性病患者中年龄21~30岁占64%,非婚同居占73%,初中文化以下占71%,月收入1500元以下占53%;有症状就诊率占26%,首诊选正规医院占41%,非婚性接触传染占85%,多性伴数占62%,近3个月每次用安全套占26%;性伴不知情占43%,性伴接受检测占46%,接受治疗占21%;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占12%.与常住人口性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性病患者的求医行为需要引导和促进,提倡安全的性行为,加强性病门诊的外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女性性病自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谈到性病,首先会想到男性。的确,根据8年前的数据统计,发病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8:1。但近年来,女性性病患者的数量上升较快,现在男女性病患者的比例已经达到1.4:1。而且,很多在男性身上症状明显的性病,在女性患者中常常没有特殊表现,以致耽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8.
叶荣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9):702-702
目的 了解性病与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收治的性病120例,皮肤病128例进行测试。结果性病、皮肤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但以女性性病患者抑郁症状更为明显,抑郁状况CES-D评定总分值及阳性率均大于男性,也高于女性皮肤病患者。结论性病与皮肤病患者抑郁阳性率较高,尤其是性病女患者更为明显,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卢天玉 《健康天地》2010,4(2):81-81
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转变,绝迹了几十年的性病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我院通过临床观查,发现这些患者当得知自己身患性病后,均表现为恐惧、羞愧、悲观绝望等心理,为了使每一位性病患者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帮助病人解决因性病患者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陈素珍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86-1487
性病是指性传播性疾病,泛指通过性传播而传染的疾病,其发病率近几年来居高不下,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群体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改变导致性病的发生。对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减少性病的传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