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较理想方法。方法:采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60例中,保守治疗52例痊愈,痊愈率86.6%,8例中转手术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采用西医支持疗法、抗生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大承气汤"及配合针灸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2例,治愈率77.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视患者具体情况合用中药粘连松解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32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16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1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16例中急诊手术20例,保守治疗96例,中转手术30例。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多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可以缓解,少数需要手术治疗。对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把握手术时机和对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灸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针灸组穴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作用。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和63%,对照组分别为84%和54%,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显著降低手术率,缩短疗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自拟舒粘汤配合针灸治疗肠粘连52例江苏泰州第二人民医院陈硕林指导姚天民(2253O0)关键词:舒粘汤,针疗,粘连性肠梗阻自1987年以来,我们用舒粘汤配合针刺治疗52例粘连性肠梗阻,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手术率和肠粘连的复发率。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3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保守治疗45d后痊愈。手术治疗18例,2例行二次手术,均治愈。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早期变化,果断决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本院2004—2008年12月行普外腹部手术678例,其中采用术中防范、术后中药内服与外贴、针灸等方法预防术后肠粘连425例。结果随访6~48个月,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5%。结论术后早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在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中药、推拿、针刺、中医外科等。由此促进中医,特别是针灸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5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服用中药。结果:临床治愈3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16例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16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16例中急诊手术20例,保守治疗96例,中转手术30饲。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多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可以缓解,少数需要手术治疗。对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把握手术时机和对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锐  贾琦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1,(12):1089-1089,108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4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立即手术2例,中转手术3例,其余均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自20世纪60年代盛兴至今,仍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但治疗中出现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7例,西医应用传统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行全胃肠外营养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中医应用中药胃管灌注、保留灌肠、针灸。结果:痊愈40例(85.1%),有效6例(12.8%),无效1例(2.1%),总有效率为97.9%;14例3d内肛门开始排气、排便,解除梗阻,33例4~7d肛门开始排气、排便,解除梗阻,平均4.5d解除梗阻。无不良反应、无中转手术病例,随访无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无不良反应,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10月,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4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行气通畅汤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56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服用自拟行气通畅汤。结果: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7例。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行气通畅汤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自春 《四川中医》2009,(9):119-119
目的:观察针刺加隔葱灸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有粘连性肠梗阻40例患者,采用针刺加隔葱灸神阙穴治疗,10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刺加隔葱灸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对腹部术后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的42例病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服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3%.结论:宣白承汤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许正月 《四川中医》2009,(7):111-111
目的:观察针刺、红外线及电脑中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以针刺、红外线及电脑中频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7例占96%;无效3例占4%;结论:上述综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蔡燕治 《中国针灸》1995,15(5):12-12
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85例蔡燕治指导张振辉(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若能针灸治疗,必要时辅以中药,则可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将收治的85例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5例中,男47...  相似文献   

20.
针灸配合音频治疗仪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以及蠕动波、肠型、肠鸣音亢进三大体征。病人只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才能免受再次手术之苦。我科从1998~1999年中采用针灸配合音频治疗仪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0~50岁;均有腹部手术史,术后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均出现不同程度腹痛,呕吐,腹胀,便闭,经外科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转入我科;其中初次发病27例,多次发病33例,多次发病者最短半月,最长20年。2治疗方法2.1针灸治疗取穴: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