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寒米松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PLT)<10×109/L且出血倾向明显105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最地塞米松组(A组)54例,用地塞米松40mg/d连续口服4 d,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51例,丙种球蛋白0.4 g·kg-1·d连续静脉滴注5天,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地寒米松组(A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0.4%和9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PLT≥50×109/L时间分别为(3.8±1.2)天,(2.9±1.4)天;≥100×109/L时间分别为(6.5±1.8)天,(5.1±1.9)天;PLT的峰值(×109/L)分别为(320±69)×109/L,(351±120)×109/L.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升高血小板效果比大剂量地塞米松好,而且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PLT上升更迅速,峰值高,上升至正常稳定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梁晓浏  林正明  江建锋 《安徽医药》2018,22(9):1773-177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脑梗死和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方法 对多发性脑梗死、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分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回顾性调查三组人群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三组间血小板参数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 血小板参数在多发性脑梗死组(n=35)分别为PLT(201.947±73.849)×109·L-1、MPV(9.269±1.143)fl、PDW(16.024±0.369)、PCT(0.184±0.059);肺部感染组(n=43)分别为PLT(222.014±115.309)×109·L-1、MPV(9.006±1.263)fl、PDW(16.082±0.579)、PCT(0.194±0.098);对照组(n=42)分别为PLT(192.719±55.335)×109·L-1、MPV(9.599±1.219)fl、PDW(16.064±0.392)、PCT(0.181±0.041).MPV和PLT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发性脑梗死组和肺部感染组M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PV(P=0.019;P=0.000);肺部感染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LT(P=0.003).PDW(F=0.616,P=0.541)和PCT(F=1.376,P=0.254)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V和PLT的改变可能和老年患者多发性脑梗死及肺部感染发病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诊疗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确诊败血症组81例、临床诊断败血症组61例、非败血症组172例,对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值(I/T)、C-反应蛋白(CRP)及其不同临界值进行诊断评价.结果:CRP、PLT、I/T、WBC异常在确诊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RP>8 mg/L、I/T≥0.16、PLT≤100×109/L、WBC增多(≤3 d者>25×109/L;>3 d者>20×109/L)或WBC减少(<7×109/L)时,各指标敏感性分别为34.6%、18.5%、8.6%、21.8%;特异性分别为80.7%、85.8%、87.1%、8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4%、31.3%、18.9%、3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75.2%、73.3%、73.6%;Youden指数分别为1.53、0.043、-0.043、0.051.联合两项或两项以上非特异性指标时,特异性均在90%以上.结论:CRP、PLT、I/T、WBC异常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具有诊断意义,以CRP的诊断价值最高.CRP>8 mg/L、I/T≥0.16、PLT≤100×109/L、WBC增多(≤3 d者WBC>25×109/L;>3 d者WBC>20×109/L)或WBC减少(<7×109/L)各指标特异度均高,误诊率均较低,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界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预测价值。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测,通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评估患者是否出现LVH,将患者分成LVH组(34例)与左心室正常组(46例)。检测并比较两组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危险因素,并评估NLR、PLR、MPV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预测价值。结果 LVH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5.85±1.13)×109/L、血小板计数(PLT)(225.73±40.18)×109/L、MPV(11.82±1.11)fl、NLR(2.75±0.94)及PLR(108.66±38.25)均高于左心室正常组的(4.22±0.99)×109/L、(190.64±32.78)×109/L、(9.21±0.91)fl、(1.90±0.86)、(85.37±22.54),淋巴细胞计数(Lym)(2.15±0.48)×109/L低于左心室正常组的(2.39±0.5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NS)的血小板相关参数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168例N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期分为3组,选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总数(PLT) [(407.38±114.53)×109/L∶(312.44±120.98)×109/L]升高,血小板平均容积(MPV)[(9.36±0.83) fl∶(9.62±0.88)f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肾功能3个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NS患者的PLT、MPV较健康儿童升高.  相似文献   

6.
周萍  刘娜  焦瑞宝  章文 《安徽医药》2018,22(9):1694-1695
目的 观察XN-3000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PLT-I)和激光染色法(使用荧光染料PLT-O法和使用核酸荧光染料PLT-F法)检测低值血小板(PLT)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PLT-I、PLT-O、PLT-F和手工法检测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铜陵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118例低值PLT样本,按手工法结果分为四组:PLT≤15×109·L-1组21例、15×109·L-10.05);相关性分析比较,PLT-F与手工法结果相关系数(r=0.9957)高于PLT-I与手工法相关系数(r=0.9409)、PLT-O与手工法相关系数(r=0.9623).结论 XN-3000血液分析仪的3种方法检测低值PLT相比较,PLT-F与手工法结果最接近,方法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急性造血停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女,71岁。因“肝功能异常1年,乏力尿黄1周”,于2004年10月15日入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入院时检查血象3系均正常:WBC9.30×109/L、N0.566;RBC3.54×1012/L,HGB127g/L;PLT131×109/L。B超示:脾不大。入院后2周(10月27日)发现双下肺炎症,即加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优普酮)4g,1次/12h抗感染治疗。4d后检测血常规:WBC4.27×109/L,RBC2.36×1012/L,HGB81g/L,PLT32×109/L。1周后复查:WBC3.10×109/L,RBC2.15×1012/L,HGB74g/L,PLT20×109/L。行骨穿检查,骨髓片检查示增生…  相似文献   

8.
1例16岁男性患者,因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术后给予利伐沙班10 mg/d口服。服用前PLT 230×109/L,服用8 d后PLT升至713×109/L。停用利伐沙班,改为那曲肝素钙4 100 IU,1次/12 h皮下注射。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换药后19 d PLT降至284×109/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对PLT计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Sysmex-xe-2100 5diff血球分析仪、Sysmex-kx-21 3diff血球分析仪和手工法对血小板计数,比较三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发现两例应用Sysmex-xe-2100 5diff血球分析仪测得PLT数(分别为54×109/L、46×109/L)与手工法及Sysmex-kx-21 3diff血球分析仪测得PLT数(分别为158×109/L、169×109/L和194×109/L、203 × 109/L)结果差别较大.结论 EDTA-K3抗凝全血能够引起假性PLT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在支气管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症组(60例)和重症组(58例);再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型组(70例)和病毒型组(48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儿童的CRP及PLT,并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组CRP、PLT显著高于轻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轻症组CRP、PL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型组、病毒型组PLT分别为(352.4±29.1)×109/L、(290.6±27.8)×109/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8.4±37.6)×109/L,细菌型组PLT高于病毒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型组CRP水平(21.3±5.6)mg/L高于病毒型组的(6.4±5.2)mg/L和正常对照组的(5.6±1.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PLT在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中具有参考意义,同时对于轻、重症肺炎和感染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具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预示作用.方法 将42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均<50×109/L的住院患者,根据有无出血表现分为两组:出血组16例,无出血组26例.抽取患者静脉血4ml,以3.8%枸橼酸钠抗凝后进行PLT和APCT测定.结果 出血组和无出血组的PLT和APCT分别为(8.3±4)×109/L、(103±7.8)s,(23±12)×109/L、(70±8.5)s,出血组患者的APCT比无出血组明显延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PCT≥90 s为界点值,预示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以PLT< 20×109/L为界点值,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42.3%.结论 APCT是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的良好指标,其预示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特异性显著优于血小板计数,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确定为APCT≥90 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单独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单独大剂量地塞米松三种方法治疗急重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PLT≤25×109/L、出血倾向明显的66例ITP患儿分成三组,每组22例.联合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5 d,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 mg/(kg·d),连用5 d,于治疗第6 d起口服泼尼松2 mg/(kg·d);丙种球蛋白组仅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地塞米松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 mg/(kg·d),连用5 d,于治疗第6 d起口服泼尼松2 mg/(kg·d).结果:联合组、丙种球蛋白组、地塞米松组使PLT升至50×109/L以上的时间分别为(2.1±0.6)d、(3.1±0.6)d、(4.0±0.8)d,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100×109/L以上的时间分别为(4.4±1.0)d、(5.6±1.3)d、(7.1±1.1)d,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达峰值的时间分别为(10.1±1.2)d、(11.2±1.3)d、(13.5±1.9)d,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的峰值分别为(267±85)×109/L、(253±74)×109/L、(223±72)×109/L,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急重型儿童ITP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一种药物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更迅速.  相似文献   

13.
宋淑花  刘清池  庞宇慧  武大勇 《河北医药》2006,28(10):1011-1011
患者,女,57岁.主因再生障碍性贫血6年,腹泻、发热2 d于2003年7月20日首次入院.患者6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瘀斑,就诊于某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0×109/L,血色素(HGB)100 g/L, 血小板(PLT)25×109/L;骨髓涂片示增生低下,活检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血液分析仪 XE-2100 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和显微镜复检的关系.方法 取抗凝静脉血180份分别用血液分析XE-2100和镜检法计数PLT,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在PLT<100×109/L时,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PLT 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300×109/L时,与镜检法PLT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LT 计数在(100~300)×109/L时,与镜检法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 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但当血小板浓度异常、特别是浓度减低时,仪器计数结果需结合显微镜复查.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致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名45岁女性患者,因患右视神经乳头炎和右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静脉滴注尼莫地平4mg,1次/d。治疗第15天,患者PLT由256×109/L降至47×109/L;第28天,PLT降至32×109/L。立即停用尼莫地平,改用脑蛋白水解物30mg,1次/d静脉滴注。5d后,PLT回升为174×109/L。  相似文献   

16.
张翠萍  王胜武  李丽 《中国医药》2012,7(9):1173-1175
目的 研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1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肺损伤程度分为4组:无肺损伤组(35例)、轻度肺损伤组(26例)、中度肺损伤组(18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根据治疗结果不同分为3组:治愈组(86例)、3d内死亡组(22例)、3d后死亡组(31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患者又分为3组,重度肺损伤治愈组(8例)、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22例)、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30例).统计分析第1、3、5、7、9天各组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 中毒后第1天,重度肺损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与无肺损伤组、轻度肺损伤组和中度肺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总数:(9.2 ±3.0)×109/L、(9.6±3.6)×109/L、(10.3±4.7)×109/L比(18.6±7.6)×109/L;中性粒细胞数:(7.1±2.8)×109/L、(7.5±3.7)×109/L、(8.0±3.8)×109/L比(16.1±6.9)×109/L,均P<0.05].3d内死亡组和3d后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1天:(9.8±3.8)×109/L比(24.0±7.1)×109/L比(16.0±6.2)×109/L,(7.7±3.5)×109/L比(20.9±6.3)×109/L比(13.9±5.7)×109/L;中毒后第3天:(9.6±3.9)×109/L比(22.0±7.2)×109/L比(16.2±6.6)×109/L,(7.5±3.4)×109/L比(19.0±6.4)×109/L比(13.9±5.7)×109/L,均P<0.05].中毒后第3天,重度肺损伤治愈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下降,与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和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7.2)×109/L比(16.4±6.5)×109/L比(9.5±4.7)×109/L;( 19.0±6.4)×109/L比(14.2±5.6)×109/L比(7.8±4.5)×109/L,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程度越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越多;如果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在3~5d内很快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且停药后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毛伟红 《淮海医药》2011,(6):550-550
患者,男43岁,为门诊体检患者。血常规:WBC 6.33×109/L,RBC 3.99×109/L,Hb118 g/L,PLT 34×109/L询问患者无血液病史,无皮肤紫癜、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检测方法:(1)仪器法: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由Sysmex公司提供。其操作按常规,及以EDTA-K2抗凝真空管采集静脉血2 ml混匀5 min后进行上机操作。  相似文献   

18.
大手术重症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手术重症患者血小板计数(BPC)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重症患者大手术前后BPC的变化.结果重症患者大手术后BPC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01);术后死亡组BPC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术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病死率为66.7%,明显高于非血小板减少者(P<0.001);术后BPC<50.0×109/L组患者的病死率高于50.0(BPC<100.0×109/L组,而50.0(BPC<100.0 × 109/L组的病死率又高于BPC(100.0×109/L组(均为P<0.05);BPC水平下降幅度与术中出血量呈正相关(P<0.001);术后BPC<50.0×109/L的患者病死率为100%.结论重症患者大手术后BPC的水平明显下降,术中大出血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之一;BPC可作为估计大手术重症患者预后的指标,BPC<50.0×109/L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征兆.  相似文献   

19.
马博  李亮  杨旭 《中国医药》2012,7(11):1394-1395
目的 观察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肝硬化(Child A级)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止血效果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因胆囊结石行LC的肝硬化患者4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于术前30 min肌内注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1U,手术开始至术毕静脉滴注蛇毒血凝酶2U;对照组自手术开始至术毕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敏)0.5g.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和PLT,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随访1周.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118±6)ml比(184±8)ml,术后24h引流量:(130±43) ml比(163 ±52)ml,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定量和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定量:(2.0±0.4)g/L比(2.9±0.5)g/L,PLT:(103±31)×109/L比(179±38)×109/L,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APTT、TT、PT均较治疗前延长,而FIB和PL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TT:(27±5)s比(22±4)s,TT:(14.7±2.0)s比(12.1±1.0) s,PT:(14.8±1.3)s比(10.9±1.0) s,FIB:(1.9±0.3)g/L比(2.8±0.4)g/L,PLT:(114±29)×109/L比(186±45)×109/L,均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1周,均未发生下肢血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蛇毒血凝酶可以明显减少肝硬化患者LC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不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李晓颜  杨继红  朱旭峰 《中国医药》2011,6(11):1346-134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自噬蛋白Beclin1、PLT、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变化的趋势与肺癌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血凝仪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50例不同病理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定量Beclin1和D-二聚体、血浆Fib水平和PLT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24.90±4.68)%比(92.27±4.52)%],Fib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04±0.772) g/L比(2.953±0.719)g/L、( 1443.8±1664.5) μg/L比(148.8±82.4) μg/L,P<0.01].肺癌组患者PLT计数为(506.60±65.21)×109/L,正常对照组为(210.94±47.34)×109/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着病理恶性度的增加,肺癌组患者PLT明显增高,同时血浆Fib水平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血PLT、血浆Fib和D-二聚体含量及自噬蛋白Beclin1的变化与肺癌的恶性度有明显相关性,联合多参数检测综合分析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