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即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只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前使用护士用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因子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NOSIE因子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全面康复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魏冰  单希征  代欣  曹春亚  贺媛  张茜 《北京医学》2021,43(6):582-585
目的 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诊断为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onitis,VN)、前庭功能减退耳源性眩晕患者184例.根据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分为常规护理联合前庭康复护理(试验组,124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时和8周时进行自评量表和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价,对比两组前庭康复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自评量表和DHI评分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时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和8周时的DHI轻度障碍比例,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PPV和VN患者眩晕程度减轻最明显(P = 0.02).结论 前庭康复护理治疗眩晕患者疗效更优,尤其在改善眩晕程度和情绪障碍方面较为明显.同时,BPPV和VN的眩晕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针式内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焦虑程度减轻、颈前引流管拔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优良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合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住院满意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毒蕈碱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前未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的13例重度毒蕈碱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8月后开始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的1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一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重度毒蕈碱中毒患者一次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椎管内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在我科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疾病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椎管内肿瘤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术后住院日、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6.
张芬 《当代医学》2016,(24):117-11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将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辅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自我恢复及运动能力大幅度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 0%)显著高于对照组(69 7%)(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的改善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JOA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腹胀、伤口疼痛、失眠、眩晕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术后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后麻醉清醒后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后麻醉清醒后提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VAS、JOA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伤口疼痛、失眠、眩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腰椎术后患者的各种不适,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临床效果满意,对腰椎术后快速康复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8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针对性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3d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龄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五官科收治的高龄(70岁以上)DC患者100例(11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57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医护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DC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已经高达9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82.50%(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性和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更具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性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MA评分、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43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思维反应、社会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FMA和ADL评分分别为(75.39±10.12)分、(79.62±12.47)分、(79.25±14.65)分、(80.62±13.12)分、(67.31±9.81)分、(75.85±11.62)分,远高于对照组的(61.15±9.61)分、(65.12±11.26)分、(66.19±12.36)、(67.29±12.32)分、(38.45±9.68)分、(51.59±11.38)分。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7.68%,远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模式的综合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持续护理至术后2周。比较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功能、消极情绪、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brief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table,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接受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术后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亦是最有害的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减少脊柱畸形的必要条件。为了对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脊柱结核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通过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r-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基因及其受体基因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深入理解脊柱结核基因层面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学机制可为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全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能力。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共9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动态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满意度、舒适度、希望水平等。结果:实验组患者45例,仅1例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舒适度为(8.61±1.02)分,希望水平为(40.02±4.11)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肺部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舒适度,并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57-16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用于几种普通的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43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94%,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70.42%,观察组患者为93.06%,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了解其对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血栓弹力图(TEG)测定、舒适度、疼痛及满意度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本院5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入我院统一的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路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与此同时实验组增加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 h、12 h、24 h TEG的R和K高于对照组,而CI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不但能降低下肢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减少患者疼痛、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75-17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伴Hp感染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n=36)和常规护理组(n=36),均给予抗Hp的三联疗法和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脑梗死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Hp根除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活化率,并统计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强化护理组Hp根除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护理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活化百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强化护理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较长,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CD62p血小板百分率显著较低(P0.05)。强化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0.55%(P0.05)。结论综合性强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伴Hp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凝血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艳  唐鸣歧  江波  江勇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8):1430-1433
  目的  观察在康复护理中应用传统功法五禽戏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恢复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五禽戏锻炼治疗,上午、下午各1次,1周连续练习5 d,共干预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护理满意度、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的变化。  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DI评分[(9.97±2.77)分、(12.47±6.02)分]与治疗前[(39.37±2.50)分、(38.37±4.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NDI、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方向的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颈椎各个方向的活动度较本组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均P<0.05)。  结论  在颈型颈椎病的康复护理中,结合传统功法五禽戏可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颈部肌肉的疲劳、疼痛,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也取得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