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人胃酸分泌与胃液生长抑素和胃泌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胃酸分泌与胃液生长抑素和胃泌素的关系铁振军,王玉兰,刘聪艳,张泰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胃泌素(gastrin,G17)参与调节胃酸分泌的生理功能。我们于1989年至1990年对老年人胃酸分泌进行了观察,目的是揭示老年人胃...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木香对胃酸、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影响,以明确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本研究对带有海氏小胃的犬,经口灌入10g|40g两种剂量的木香煎剂或蒸馏水20ml做为对照组,观察小胃排酸量,并用放免法测定血中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浓度。结果表明:木香对胃酸及血清胃泌素浓度无任何影响(P>0.05),而在灌入木香30min后血浆生长抑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木香能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可能有益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胃泌素、生长抑素、毒蕈碱和氨对组胺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仪  吴云林 《胃肠病学》2000,5(3):171-173
目的探讨胃泌素、生长抑素、毒蕈碱和氨对肠嗜铬样(ECL)细胞分泌组胺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胃泌素、生长抑素和毒蕈碱对大鼠游离胃模型进行灌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口服氨水组和对照组大鼠组胺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鼠胃灌流胃泌素和毒蕈碱后,组胺分泌增多;灌流生长抑素后,组胺分泌减少.口服氨水组鼠胃组胺分泌减少,再予胃泌素和毒蕈碱灌流,组胺分泌仍处于抑制状态.结论ECL细胞上存在胃泌素、生长抑素和毒蕈碱受体.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氨可能通过影响组胺分泌使胃酸分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失调,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及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胃肠激素的分泌失调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因子。本文就胃泌素,生长抑素和组织胺等胃肠激素等及其受体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胃上皮细胞的生长和HP感染及其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作者比较了活动期、愈合期及瘢痕期球溃疡患者和非溃疡对照,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量,高峰胃酸分泌量及胃窦粘膜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的含量,发现各球溃疡患者PAO均明显高于NU组;ADU组胃窦粘膜Gas及SP含量比NU组明显增加;SDU组胃窦粘膜内SS较NU组明显增加。本文结果说明壁细胞泌酸能力增加是DU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基础胃酸高分泌状态是DU患者溃疡活动的重要条件,ADU患者B  相似文献   

6.
有研究认为,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通过降低生长抑素和增加胃泌素释放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导致粘膜溃疡。而在胃溃疡(GU)伴发Hp感染患者中,胃酸分泌降低。为了阐明Hp感染对胃酸分泌的影响,故对GU和DU患者Hp根治前后的胃液pH、氨浓度、胃粘膜组织学和血清胃泌素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消化性溃疡(PU)无出血患者15例,非PU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健康人30例,用放免方法同期进行血中胃泌素,胰高糖素,生长抑素多项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PU无出血患者血中生长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PU无出血组(P<001)。PU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PU无出血组(P<005;P<001).结论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联合检测多种胃肠激素为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年龄因素对与胃酸分泌关系较大的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作者将不同月龄的Fischer344大鼠分成3组(4个月、12月龄、24月龄),制成胃灌流标本。15min内注入蛙皮素(10~(-10),10~(-9)mol/L)或氯化氨甲酰胆碱(10~(-8),10~(-7)mol/L),然后测定灌洗液中的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浓度。结果胃泌素分泌:基础分泌在24月龄组低下,在用蛙皮素刺激后各组均显示剂量依赖性的分泌亢进,总排出量各组间无差异。由氯化氨甲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胃肠多肽受体表达状况。方法:采用储磷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和定量分析胰泌素、蛙皮素、肠血管活性多肽、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受体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表达特征。结果:胃泌素瘤表达蛙皮素、生长抑素受体,胰泌素和肠血管活性多肽受体,其中生长抑素受体亲和力及结合能力显高于其它受体。肠血管活性多肽瘤表达生长抑素,肠血管活性多肽和B型胆囊收缩素受体,以B型胆囊收缩素受体亲和力及结合能力最高。胃泌素瘤或VIP瘤所表达的胰泌素、蛙皮素、肠血管活性多肽、胆囊收缩素和生长抑素受体均呈高亲和力、单结合位点特征。生长抑素瘤和胰高糖素瘤未能测得上述5种胃肠多肽受体。结论:除生长抑素受体外,胃泌素瘤和肠血管活性多肽瘤还表达胰泌素、蛙皮素、肠血管活性多肽受体。  相似文献   

10.
兰索拉唑治疗胃泌素瘤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rs.  BI Mohn.  T 《中华消化杂志》1998,18(5):300-301
除10%~20%患者有转移症状外,胃泌素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由高胃酸和高胃蛋白酶分泌所致,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消除。临床上,用于治疗胃泌素瘤的H2受体拮抗剂几乎完全被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替代。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作用相似,为新一代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本文对兰索拉唑治疗胃泌素瘤疗效作了长期观察,同时从血液学、代谢和胃粘膜组织学检查等方面考虑其安全性。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对象胃泌素瘤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为30~88岁,平均带症状时间为10.5年。以144例非胃泌素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92例胃酸已控制患者为对…  相似文献   

11.
生长抑素有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泌素释放以及降低内脏血流量的作用,现用于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然而对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现尚未肯定。本文的目的是测定生长抑素(250μg/hr)对肝硬化病人的内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用肝血流量估值和  相似文献   

12.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粘膜组织学及胃泌素、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等相关变化的初探聂昭华,郑文尧,郭荣斌本实验试图在对一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液、血清、血浆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表皮生长因子(EG...  相似文献   

13.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胃泌素、生长抑素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泌素、生长抑素分别通过其受体对胃肠道黏膜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胃泌素、生长抑素蛋白表达的异常与肿瘤发生有关[1,2 ] 。因此 ,了解胃黏膜癌变过程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基因蛋白表达 ,有助于揭示胃癌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胃黏膜、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胃泌素、生长抑素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 ,以期揭示其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新桥和大坪医院 1998~ 1999年胃镜活检及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共 112例。其中含大致正常胃黏膜 (N) 16例 ,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患者血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含量变化及中药自拟方清浊安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证患者31例,服用自拟方清浊安中汤进行治疗。以放射免疫法观察血中胃泌素,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并与15例脾气虚证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结果:经过2-3周的治疗,93.5%的脾胃湿热证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经治疗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恢复正常,脾胃湿热证症状也随之解除。结论:脾胃湿热证与胃泌素水平的升高有关;胃动素可能与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证的某种共同病理特性有关;生长抑素与脾胃湿热证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清浊安中汤是治疗脾胃湿热证的良药。  相似文献   

15.
胃泌素瘤是消化系统胺前体摄取与脱羧细胞肿瘤,能产生大量胃泌素,临床上以难治、多发、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及高胃酸分泌为特征。本文总结本院收治的12例胃泌素瘤病例,对其临床诊断、病理特征予以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本组胃泌素瘤除具有典型的高胃酸症状外还具  相似文献   

16.
赵子仪  今武和弘 《胃肠病学》2000,5(3):171-173,200
探讨胃泌素、生长抑素、毒蕈碱和氨对肠嗜铬样(ECL)细胞分泌组胺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胃泌素、生长抑素和毒蕈碱对大鼠游离胃模型进行灌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口服氮水组和对照组大鼠组胺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鼠胃灌流胃泌素和毒蕈碱后,组胺分泌增多;灌流生长抑素后,组胺分泌减少。口服氨水组鼠胃组胺分泌减少,再予胃泌素和毒蕈碱灌流,组胺分泌仍处于抑制状态。结论:ECL细胞上存在胃泌素、生长抑素和毒蕈碱受体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十二指肠患者和正常人进蛋白质饮食后的胃泌素分泌反应,各学者的实验结果相互矛盾。本文作者对25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16名正常人输给蛙皮素,以观察其胃泌素释放的差别及胃酸分泌情况。蛙皮素可能系作为神经递质而诱发内源性胃泌素释放,在正常人中诱发的胃泌素分泌比食物更为强烈。作者对以上两组人作了下列三种实验:1.蛙皮素10 ng/kg/min刺激胃泌素及胃酸分泌,历时30分钟;2.标准餐刺激胃泌素分泌;3.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6μg/kg刺激胃酸分泌。每二项实验间至少相隔4天。血浆胃泌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实验结果发现两组在蛙皮素静滴后血浆胃泌素均  相似文献   

18.
胃泌素是胃窦部和小肠上部粘膜中G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而胃酸又对胃窦部G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胃酸与胃泌素之间存在着反馈自我调节机制。凡影响胃酸分泌的疾病势必影响胃泌素分泌水平。甲状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9例NIDDM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了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组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浓度分别为138.09±29.68pg/ml、659.84±145.95pg/ml及29.72±8.93pg/ml,对照组分别为90.86±15.76pg/ml、543.52±114.06pg/ml及54.21±12.51pg/ml,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在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及消化性溃疡(PU)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T)及P物质(SP)均和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胃酸分泌,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胃肠道运动及胃肠粘膜血管舒缩相当密切。Hp感染引起的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胃肠激素和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