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和汉 《气功》2010,(2):162-163
人的一身中“待遇”最低的莫过于脚了。一般人都知道脚是人的行走器官.是人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之有脚,好比树之有根”.“无脚则寸步难行,脚坏则颠簸人生。”保养好脚,对脚本身的健壮和人体的活动都非常重要。说到这里,脚的保健价值已无容质疑.剩下的是如何来关照这个“特区”了。根据我多年养生经验,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谭思媛  齐向华 《光明中医》2013,(12):2466-2468
〈内经〉中将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人体称为"平人","平人"的脉象称为"平脉"或"常脉".根据中医学"取象比类"和"同气相求"的思想,平脉以"中和"的观念为辨识基础,与四时变化及脏腑的生理特点相应,因人而异,在辨识时应知常达变.  相似文献   

3.
有句话说得好,婚姻如鞋,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才知道。可是,结婚以后我才发现,婚姻这双鞋,真的有不舒服的感觉。结婚前种种美好的憧憬,都被两个人格格不入的习惯和性格打碎了。怎么办呢?学学削足适履的方法吧。  相似文献   

4.
要保气 《医方考》指出“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天非此气不足以长养万物,人非此气不足以有生”。中医学将气学理论应用到医学方面,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烧烤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烹调方法,烤肉又是很多人的至爱之物。  相似文献   

6.
胡远安 《气功》2012,(10):902-904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我国西部边陲地区少数分裂分子举兵叛乱,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岂料将士西出阳关,刚抵达西北高原,一下子很难适应高原的缺氧环境,不少人便出现了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茶饭不思等现象,战斗力也因此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7.
温求索 《养生月刊》2009,30(12):1084-1085
近年来,"饥饿疗法"风靡世界上一些地区,在我国不少人心目中也成为时尚之举,特别表现在一些急于减肥的女性和追求长寿的老人身上. 他们的依据来自科学家们近年来研究的新发现,适度饥饿能使人的生命活力增强、寿命增加.动物试验的结果证实,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下的老鼠,比吃饱的老鼠心脏更健康、免疫力更强、癌症的发生率更低、生殖能力更旺盛,寿命也延长了60%.  相似文献   

8.
“久病成良医”是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久病何以能成医?答案只有两个字:经验。有些人患了某些慢性病,长期与医生、药物和医药书刊打交道,病友之间也经常互相交流治病的经验,不仅知道一些关于自己疾病的知识,而且还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药物名称和使用方法,这就成了所谓的“久病成良医”。有许多慢性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餐桌上确实有好多能够减肥的美食。过去减肥大多采用泻法或者利尿、发汗等。这些方法会耗伤人体的正常津液,其结果就是把人越泻越虚,不但减不了肥,反而还会将身体彻底搞垮。  相似文献   

10.
王家喻 《气功》2009,(12):1081-1083
宋代太文豪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文友,两人常在一起饮酒品茗,吟诗作对。一天,苏东坡公余有暇,又来到相国寺二人闲聊。在酒酣耳热之际,苏东坡偶然抬头看见墙壁上新挂起一幅佛印题写的“四道墙”养生诗条幅:“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只要你能跳出去,不活百岁也寿长。”觉得颇有情趣,略加思索,便提笔和诗一首:“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  相似文献   

11.
王家喻 《养生月刊》2009,30(12):1081-1083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文友,两人常在一起饮酒品茗,吟诗作对.一天,苏东坡公余有暇,又来到相国寺二人闲聊.在酒酣耳热之际,苏东坡偶然抬头看见墙壁上新挂起一幅佛印题写的"四道墙"养生诗条幅:"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只要你能跳出去,不活百岁也寿长."觉得颇有情趣,略加思索,便提笔和诗一首:"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切勿取,有气不生气自消."佛印见后连声称妙,也将其悬挂起来.以后某日,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一起到寺内游赏,看见佛印与苏东坡的题诗有所感触,二人相约和诗.先是王安石题诗日:"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愤,国有朝气方生机."接着神宗皇帝也题诗日:"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相似文献   

12.
温求索 《气功》2009,(12):1084-1085
近年来,“饥饿疗法”风靡世界上一些地区,在我国不少人心目中也成为时尚之举。特别表现在一些急于减肥的女性和追求长寿的老人身上。  相似文献   

13.
“你能否帮我开几种药:双黄连,板蓝根,羚羊片……”近日,一朋友托在医院工作的笔者开了一大堆祛火的药。在医院门诊,笔者经常看到不少人都习惯性叫医生在药方里加开一些“凉药”,并宣称是因为一家老小很容易上火,  相似文献   

14.
名医许叔微(字知可,江苏仪征人,1079~1154)少年时,长年夜坐苦读,有时半夜感到困倦,就饮酒二三杯,若倦意难抵,便伏在几案上小憩,至卧时即倾左而睡。由于年轻元气壮盛,故无感觉,三五年后,觉得酒只从左边下,  相似文献   

15.
夏季宜吃什么、喝什么?饮食中该注意些什么?是关系到每个人能否平安度夏,增进身体健康的大事。笔者通过温习传统食疗理论,请教专家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夏季饮食,贵在“三清”。  相似文献   

16.
接小奕放学时.碰到了小烨和他妈妈。小烨响亮地打招呼:“阿姨好!”我高兴地夸赞了他几句.又让小奕叫人.哪知小奕低着头不出声。我有些歉意地说:“我家小奕不讲礼貌.不像小烨那么乖。”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不少人以为“有钱难买老来瘦”之说。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就消瘦而言,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体质性消瘦,多年来一直如此,也无任何生理异常,这与遗传有关:另一种是病理性消瘦,由某些明显或隐蔽的疾病所致。  相似文献   

18.
王庄林 《养生月刊》2014,(2):130-133
人到老年,组织与器官渐渐退化、衰老,对外界劣性因素刺激的生理防御和心理应激能力也会下降,身体对疾病的免疫效果大不如前。特别是在万物萌动的春季,老年人的身体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老年人在春季的日常养生保健中,特别要注意以下的4个“四”。  相似文献   

19.
六一儿童节前,妻子打电话给我,让我送女儿去幼儿园时顺便把报名费交了。我问什么报名费,妻子说是要让女儿参加逻辑思维大赛。后来我问六岁的女儿真想去参加比赛吗?她说想去。我说真想去就给报名,但前提是,心里不能有负担,不能急功近利。参赛就是去玩玩儿,感受一下儿比赛的氛围,绝对不可把名次看得太重。  相似文献   

20.
"气化则湿亦化"是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上焦篇中提出的治疗温病湿热证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为了深入理解并掌握吴鞠通这一学术思想,笔者试就此谈一点个人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