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神经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的浓度,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浓度,荧光测定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浓度。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13.09±2.47)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TNF-α水平呈进行性增高[Ⅱ级(18.85±2.82)ng/L,Ⅲ级(26.65±9.78)ng/L,Ⅳ级(38.01±19.21)ng/L];IL-6水平在心功能Ⅲ,Ⅳ级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18.72±8.28),(24.63±10.76)和(14.71±1.30)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心功能Ⅱ级组[(16.24±4.02)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心功能Ⅲ、Ⅳ级组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肾素活性、AngⅡ、儿茶酚胺、N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TNF-α与肾素活性、AngⅡ、儿茶酚胺、NE呈正相关(r=0.439,0.608,0.440,0.441,P<0.01),IL-6与肾素活性、儿茶酚胺、NE呈正相关(r=0.319,0.411,0.420,P<0.01)。结论神经激素-细胞  相似文献   

2.
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及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75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和2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BNP和ANP浓度,同时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浓度为(1 794.1±724.5) ng/L、ANP浓度为(948.5 ± 520.7) ng/L,与正常对照组BNP(90.5±55.8) ng/L、ANP(121.7±71.1 )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Ⅱ级为(552.9 ±339.6) ng/L、Ⅲ级(1 303.9±566.4 ) ng/L、Ⅳ级(3 625.5±1 069.2) n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P浓度Ⅱ级为(518.8±376.3) ng/L、Ⅲ级(1 061.9±521.3) ng/L、ⅣV级(1 264.7±798.1) ng/L,Ⅱ级与Ⅲ级、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和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BNP为(1 096.7±656.6) ng/L、ANP为(931.6±320.9 ) ng/L,LVEF<40%的患者BNP(2 659.4±743.5 ) ng/L、ANP(974.3±555.6 ) ng/L,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ANP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7和 0.85,两者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比A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图反映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发光法检测30名正常对照者与69例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通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组及心功能Ⅲ~Ⅳ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31.56±21.48) μg/L、(105.52±91.77) μg/L和(433.18±378.03)μg/L,3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0,P<0.001),其中LVEF≤40%亚组BNP水平显著高于LVEF>40%亚组(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该指标对早期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检出、心力衰竭程度的评判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发光法检测30名正常对照者与69例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通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组及心功能Ⅲ~Ⅳ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31.56±21.48)μg/L、(105.52±91.77)μg/L和(433.18±378.03)μg/L,3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0,P<0.001),其中LVEF≤40%亚组BNP水平显著高于LVEF>40%亚组(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该指标对早期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检出、心力衰竭程度的评判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程思远 《临床医学》2010,30(10):30-31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根据Framingham诊断标准纳入的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采用Triage快速定量测定仪检测BNP。结果Ⅰ~Ⅳ级各组患者,BN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Ⅳ级组患者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而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组均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结论 BNP是评价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简便可靠的血浆B型钠尿肽(BNP)检测方法,探讨BNP测定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进行的全自动双抗体夹心免疫测定方法,测定110例正常人和95例心功能Ⅰ~Ⅳ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含量。结果本法测定BNP的灵敏度为2.0pg/ml,检测范围上限可达5000pg/ml,批内CV平均为2.7%,批间CV平均为4.2%,平均回收率为97%。健康对照组(n=110)、心功能Ⅰ级组(n=30)、心功能Ⅱ级组(n=30)、心功能Ⅲ~Ⅳ级组(n=35)各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7.3±16.7)、(88.7±40.7)、(285.0±92.0)和(862.0±355.0)pg/ml;心衰各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以BNP100pg/ml为临界值,诊断心力衰竭的特异性为99.1%,敏感度为84.2%。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BNP,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适合于临床推广。BNP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芳  邱红 《急诊医学》1998,7(1):37-38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意义,本文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了42例CHF患者的血浆NO浓度,结果发现,CHF患者的血浆NO(64.47±21.4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1.62±13.62μmol/L),P〈0.05,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患者的血浆NO(78.8±10.85μmol/L)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53.77±1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RP的改变.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与心房颤动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血浆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浆CRP为(4.98±1.24)mg/L,对照组为(3.58±1.3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心房颤动组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CRP水平逐渐增加(F=307.028,P<0.01),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CRP为(3.29±0.15)mg/L,Ⅱ级为(4.52±0.27)mg/L,Ⅲ级为(5.36±0.31)mg/L,Ⅳ级为(6.66±0.41)m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CRP水平升高,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8例高血压患者血浆ET及CGRP的浓度,与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Ⅰ、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浆ET浓度分别为(53.9±15.6)、(89.1±28.3)、(123.5±25.4)、(46.3±11.2)ng/L,Ⅰ、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浆CGRP浓度分别为(49.3±21.3)、(34.6±19.1)、(20.7±8.7)、(55.8±26.7)ng/L,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E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高血压病病情进展而逐渐显著升高,而Ⅱ、Ⅲ期高血压患者CGRP浓度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病进展逐渐显著降低.结论 ET和CGRP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B型尿钠肽(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根据Framingham诊断标准纳入的5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采用Triage快速定量测定仪检测BNP。结果从Ⅰ级~Ⅳ级各组患者,BN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Ⅳ级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P均小于0.05);而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组均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均小于0.05)。结论BNP将成为评价心脏功能状态的一个常规检查,成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华西医学》2013,(12):1819-182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改变在老年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8月住院的各种老年心脏病患者117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检测血浆BNP、血清cTNI及心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与健康老年组进行对比。 结果 ①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组(心功能Ⅱ~Ⅳ级)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Ⅰ级组);且心功能Ⅳ级组BNP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Ⅰ级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无明显差异。② 各组之间CK及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 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组(心功能Ⅱ~Ⅳ级组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Ⅰ级组);且心功能Ⅳ级组cTNI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功能Ⅰ级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浆BNP水平及血清cTNI水平在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两者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