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3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硅胶导管进行PICC置管,探讨晚期肝癌患者经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PICC置管血管选择贵要静脉25例,肘正中静脉4例,头静脉1例,置管后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发生穿刺点渗血30例,导管脱出5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本研究提示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护士进行更加细致的导管护理。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关护治疗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PICC静脉化疗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全程关护治疗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后的穿刺口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接受静脉化学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PICC穿刺口感染、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静脉化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关护治疗模式可以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乳腺癌接受静脉化学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6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16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其中导管堵塞10例,管腔内返血8例,穿刺点渗血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4例,穿刺点感染4例。经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继续留置PICC管32例,拔管8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的掌握,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及其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6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16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其中导管堵塞10例,管腔内返血8例,穿刺点渗血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4例,穿刺点感染4例。经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继续留置PICC管32例,拔管8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的掌握,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以及2018年间收治的肝癌患者46例实施PDCA护理模式,此作为研究组患者;另外选取其他实施常规护理的46例肝癌患者,此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从而分析使用不同护理模式后肝癌患者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8%,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35%(2/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21.7%(10/46),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晚期肝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导管维护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会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血栓等并发症,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中总结PICC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入选的416例患者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了解PICC维护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入选的416例带管患者中354例导管维护期间未发生并发症,识别并处理穿刺点感染24例、机械性静脉炎26例,发生堵管并有效处理,实现导管再通10例,发现置管手臂血栓患者2例,请医师协助溶栓治疗后拔管,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同行人员对服务质量满意率分别为99.7%、100.0%;对维护技术的满意率分别为99.7%、99.4%;对环境要求满意率分别为99.3%、95.3%。结论实施PICC导管维护风险管理能有效避免维护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的护理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20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120例患者中1次性置管成功117例,成功率97.5%,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3.2%。结论采用PICC置管,结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cripheraily ine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的100例使用PICC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对比研究,观察其置管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少,所需的置管穿刺次数减少(P<0.05),置管时间延长,出现的PICC并发症更少,且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对100例病人的观察,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中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旨在预防和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60例未出现静脉炎、导管移位脱出、导管断裂等PICC置管并发症;1例出现静脉炎,内服阿司匹林药物、外用硫酸镁湿热敷后好转;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过尿激酶反复冲管后,恢复通畅;5例穿刺口处出现红肿,经消毒热敷后局部炎症消退.68例PICC置管患者治疗结束,拔管后穿刺处均愈合良好.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PICC操作方法的改进与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雪华  朱有霜  唐莉 《广东医学》2005,26(12):1745-1746
目的减少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并发症。方法将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的100例患者数据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48例,分别对其置管的并发症: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52例,并发症18例,实验组48例,并发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操作方法后PICC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PDCA)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肿瘤病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行PICC置管的老年肿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PDCA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干预组 PICC相关性感染和非计划性拔管、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落及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53.70%)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依从性和满意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干预组病人对护理人员PICC操作技能、沟通能力、护理态度、责任心及对PICC意外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老年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导管留置时间,亦能促进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护理组,两组患者均行PICC,经PICC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导管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PDCA护理管理程序进行PICC导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6.0±15.4)d,护理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139.0±17.6)d,护理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对照组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34.6%,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5.4%,护理组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5.4%,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3.8%,护理组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PDCA护理管理程序能够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PICC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及PICC置管后第1、2、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25%。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内,两组患者静脉炎及感染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方案比常规护理方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周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分析38例产生PICC置管后并发症患者的详细观察记录资料,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38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经相应护理后均痊愈。结论PICC留置期间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有据可循,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重视和护理人员的积极干预可极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并减少其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李腾  李晓华  罗梅  陈南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37-353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组5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与我科室既往60例肿瘤患者(对照组)的PICC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PICC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8.3%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或鞘蛋白形成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正确维护导管,规范操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和预防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韩敏  朱莉  徐兵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604-1607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总结更为安全有效的重症新生儿PICC护理管理相关措施。  方法  选取从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入住淮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并进行PICC置管的59例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置管的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2019年1—12月置管的3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比较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应用前后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23例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带管总日数426 d,其中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4例,感染率为9.30‰;观察组36例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带管总日数714 d,发生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仅1例,感染率为1.40‰,且2组PICC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2例(8.69%),渗血3例(13.04%),堵管1例(4.34%),无断管发生;观察组重症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1例(2.78%),无堵管、断管及渗血发生;且2组PICC置管后的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徐丽萍  李敏 《安徽医学》2012,33(5):616-618
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的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8例门诊随访的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出现并发症依次为导管堵塞(31.25%),导管脱出(25.00%),静脉穿刺处感染(25.00%),导管破损(12.50%),静脉炎(6.25%)。结论 16例患者经维护后13例PICC导管继续使用,因此加强患者及家属在出院期间的导管维护和管理可降低PICC带管的并发症,提高PICC导管的有效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巴德耐高压型导管在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中的应用,分析置管部位(上及下肘)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根据PICC导管置入的穿刺部位分为上臂置管组15例和肘下置管组15例;均行PICC导管置入治疗。结果上臂置管组、肘下置管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但上臂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肘下置管组46.67%(7/15)。上臂置管组舒适度评分(6.94±1.92)分、Karnofsky评分(76.53±5.13)分均显著高于肘下置管组(P0.01)。结论巴德耐高压型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应用价值高,PICC导管的穿刺部位以上臂置入为佳,肘下导管置入期间易发生堵管、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因此应采取高压团注后的护理、集束化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护理措施进行相关对症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行PICC的4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其中包括PICC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多项护理措施.结果 410例中共发生静脉炎34例,其中I级19例,占4.63%;Ⅱ级14例,占3.41%;Ⅲ1例,占0.24%;Ⅳ级0例.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肿瘤患者PICC术后的机械性静脉炎安全、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颈内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两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如周围静脉炎、血气胸、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渗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0%(36,40),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达70%(28/40),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10%(4/40),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25%(10/40),观察组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PICC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