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统称为免疫分子,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目前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CK的研究一直是认识其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内容.同时,CK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近年来关于脓毒症中CK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认为CK通过调控炎症免疫反应,影响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一旦炎症免疫反应失控,就成为脓毒性休克的启动因素[1].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脓毒症中CK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罗岚 《重庆医学》2021,50(22):3937-3941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长期中耳积液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等后遗症.研究表明,黏蛋白(MUC)与OME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就MUC在OME中的作用机制及导致MUC过度表达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思路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泌性中耳炎(ofitis media effusion,OME)是一种常见耳部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尤高,长时间发病可引起粘连性中耳炎,引起听力损失,尤其是儿童可造成语言智力发育迟缓。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OME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尽管目前所知OME的病因很多,如感染、局部免疫学条件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但咽鼓管功能障碍在其发生过程中具有重  相似文献   

4.
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中耳的常见、多发病,尤以儿童的发病率为高.有关OM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因此目前治疗尚无统一方案.鼓膜置管术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腺样体切除术(ade-noidectomy,AT)作为辅助性治疗一直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然而,咽部外科手术对所有儿童OME的防治是否都有效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质疑.现就近15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其免疫学发病机制至今未得到完全阐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与OME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脏器损伤表现之一。迄今为止,发现 SLE 病因有数十种,如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但其真正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LN 发病机制,目前仍以免疫复合物(IC)-补体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为主要学说。在诸多 IC 中,DNA-抗-DNA 免疫复合物在 LN发病中起主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Crohn病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的研究课题,但是其病因复杂不明,目前认为是由多因素、多步骤、多途径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免疫、遗传等因素,众多学者普遍推测其发病机制是环境因素(主要是感染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使之肠免疫反应过度亢进导致肠黏膜损伤,但目前这种过度亢进的免疫反应是特异的抗原持续刺激之后的病变或者是生物的本身免疫调节异常所致,尚未清楚。本文就近年来Crohn病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 多种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酒精中毒、营养不良、病毒感染、遗传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免疫病理学的进展,对自身免疫反应在心肌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风湿性心肌病的研究较为广泛深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亦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弥散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其中免疫反应异常尤为受到重视.已经证实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结肠黏膜的炎症免疫反应,与UC的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研究的快速发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0.
王彦  王笑蕾 《医学综述》2008,14(3):445-44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机制参与而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多的疾病。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免疫学机制和多因素联合作用等。病毒感染引起ITP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对病毒感染后的天然免疫反应,或因病毒感染改变了血小板抗原,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使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相似文献   

11.
IgA 肾病(IgAN) 是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之一,但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该疾 病与多种潜在机制有关,其中黏膜免疫反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微生物产生的IgA 蛋白酶和细胞因子 都会在免疫作用中引起相应的组织学改变。目前,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与IgAN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紧 密的联系。随着致病机制相关研究的开展,许多IgAN 的临床治疗数据也逐渐被发现。因此,探讨IgAN 与 微生物相关的免疫机制对IgAN 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E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研究表明EMs与免疫因素、血管形成、内分泌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最近有关研究表明,雌激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在EMs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EMs发病机制的各种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从更新的角度了解EM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陈亮  黄以乐  汪建  陈勇挺  彭华 《广东医学》2004,25(10):1170-117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在分泌性中耳炎 (SOM)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5 6例 (6 8耳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浆和中耳积液 (MEE)中PAF的含量 ,并以 4 0例正常人血浆作为对照。结果 SOM患者MEE中PAF浓度明显高于血浆中PAF浓度 (P <0 0 1) ,SOM患者血浆中PA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中PAF浓度 (P <0 0 5 ) ;黏液性中耳积液中PAF浓度明显高于浆液性中耳积液 (P <0 0 1)。结论 PAF是SOM中耳积液中的重要炎性介质 ,它与疾病的持续状态相关 ,可能在SO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因子在结核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eclosis,MTB)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是国际公认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有1/3的人口感染MTB,每年约有200万结核病患者死亡。从免疫学观点看,结核病是一种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免疫紊乱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的进展,有关细胞因子(cytokine,CK)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有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主要包括环境改变、遗传易感、细菌及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各种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遗传易感人群在生物、心理、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肠道多种微生物启动肠道的先天免疫反应及后天获得性免疫反应,破坏肠黏膜免疫系统,引起消化道溃疡反复发作、炎性增生坏死等病理生理的改变,其中肠黏膜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炎性改变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异常表达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主要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起病及进展的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OME)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岁以下87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病史,分析AR、咽鼓管功能不良及OME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AR发病率为30.11%,A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P〈0.01)。6岁以内发生咽鼓管功能障碍及OME的概率高,其中1~3岁组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最大(P〈0.01)。春季OME发病率高(P〈0.001)。与不伴AR患者相比,伴有AR患儿患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概率增加了0.4倍(P=0.042);但患有OME的检出率减少了32%(P=0.0472)。结论在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多种因素使咽鼓管功能不良乃至OME高发。其中咽鼓管及其周围结构生理、病理、发育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变态反应是次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者因逐渐发育完善,致病性降低,后者致病性增高,但总的发病率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中耳渗液(下称MEE)系指鼓膜完整,早期无明显症状及急性炎症体征的一种中耳渗出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发病原因与机制至今不清,渗液以粘稠和顽固为特征,治疗较困难。现就MEE有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某些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廉信  张玉环 《医学综述》2007,13(19):1505-1507
手部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对于其外部因素国内外研究的较多,而在临床上观察发现更年期妇女更容易患病,考虑可能与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发病的内部因素及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仅对雌激素及其受体对手部湿疹的发病可能存在的作用进行归纳,希望对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及过敏因素在慢性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之一,就是病人机体免疫反应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本组曾用DNCB皮试法观察一组病例之迟发型超敏反应,但只此一个指标,尚难说明问题之全貌。本文报告对慢性气管炎病人同时作体内和体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玫瑰花试验)以观察患者之免疫  相似文献   

20.
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复杂的间质性肺病,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免疫调节的异常近年来逐渐被阐明,认为肺纤维化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免疫反应的失衡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在肺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免疫反应相关信号分子TLR受体,MicroRNA等也参与其中。就免疫因素与肺纤维化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