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认知和冥想训练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问题的疗效。方法将144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认知和冥想训练心理治疗,治疗前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治疗前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认知和冥想训练心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和冥想训练心理治疗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问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事件,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预防心血管事件,行生活方式干预、认知训练、心理治疗,缓解情绪问题和改善认知功能等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胞磷胆碱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认知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及16周,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胞磷胆碱胶囊可以有效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袁(Mo.CA)、Barthel指数(BI)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oCA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训练能有效提高VD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护理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别在中医心理护理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和治疗后2周末进行自测,评价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予中医心理护理治疗后比较分析。结果:经中医心理护理治疗后,心理治疗后1周末、心理治疗后2周末与心理治疗前S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9.30±4.22、43.90±4.56、62.63±6.84,t=13.385、t=16.617,P0.01),焦虑程度有统计学差异;同时中医心理护理治疗前后各组间SAS评分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F=196.06,P0.05)。结论:中医心理护理治疗能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临床常规认知训练治疗;试验组43例予眼针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MOCA、LOTCA、ADL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其结果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LOTCA评分水平明显升高、ADL评分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MSE、MOCA、LOT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0. 70%)明显高于对照组(74. 42%),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眼针联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提高卒中后V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服用黛力新,试验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早期采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等抗抑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其配合康复训练,从而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刘芊  史青 《北京中医药》2010,29(7):545-547
目的 观察疏肝宁心汤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心理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70例伴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宁心汤加减及心理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单纯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经服用中药及心理治疗后,效果明显提高(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的变化: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肝宁心汤加减联合心理治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情绪的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VR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MMSE、LOTCA、BB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VR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18-1122
目的:探讨三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患者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康复训练组,联合治疗组采用三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共治疗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4周、8周,及第10周、12周、16周后随访时,运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记录每个时间点的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MSE评分,从第8周起,每个时间点联合治疗组评分均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分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且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BI评分,在第4周及第16周时联合治疗组较康复训练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BI评分分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均P0.05);联合治疗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复训练组除第12周和第16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自理能力,较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疗效更好,且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康复治疗组起效更快,远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与精神症状的关系,观察西药氟西汀(百忧解)加中药消郁汤及心理治疗对FD的疗效.方法:对56名健康人和56 例FD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FD量表测评;FD患者用西药氟西汀加中药消郁汤及心理治疗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SCL-90评分对比,显示FD患者治疗前的精神症状与健康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精神症状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D与精神症状有关,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西药氟西汀加中药消郁汤及心理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予原基础疾病的治疗,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药片口服治疗,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70.00%(35/50),优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头针组MMSE评分、HDS-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均P0.01);且头针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针结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配合t DCS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Mo CA、ADL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在外企职场人际交往压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13年1月到2013年5月抽取本地区的有心理问题的外企员工160例作为调查对象,都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周期为10-12周。结果:干预后本组员工的人际交往知识、人际交往态度与人际交往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本组员工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外企职场人际交往压力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员工的人际交往认知、行为与态度,也能缓解抑郁与焦虑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柴桂定志汤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及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柴桂定志汤治疗。观察两组HAMD量表评分、认知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QRS、MMS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柴桂定志汤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给予针灸、认知训练联合治疗后其认知障碍恢复程度,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于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7例,接受中医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47例,接受一般颅脑外伤后康复治疗、训练以及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试验前后分别接受建议精神状态评分(MMSE),试验后两组患者追加Barthel指数(MBI)评价其认知恢复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后接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其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MMSE、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提高,其认知功能恢复更为良好(P0.05)。实验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医针灸疗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提高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后认知障碍恢复程度,提高其外伤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后期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3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36项简式健康调查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检测,观察两组前后分值变化情况。结果:SF-36在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前后测分值无显著性差异。HAMD显示:实验组在睡眠困难、早醒、工作和兴趣、全身症状、疑病等项均有改善(P<0.05),在忧郁情绪、入睡困难、精神和躯体性焦虑等项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只有工作和兴趣、疑病有所改善(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头针结合人工认知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后Mo CA量表各项评分、M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语言、命名和抽象思维项目外,治疗组治疗后Mo CA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护士24名,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12名予以传统培训护患沟通能力的护士设定为对照组,而12名予以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培养护患沟通能力的护士设定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护士,研究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各项评分(计划和准备评分、信息收集、启动沟通、信息给予、对患者观点理解、完成沟通等)均得以显著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比较于对照组护士,研究组护士各项情绪智力评分(了解自身情绪、识别他人情绪、管理情绪等)也得以明显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培训中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的应用可促进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促进新护士情绪智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增加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各组在入组前和治疗护理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HAMD、HAMA评分有显著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互联网成瘾综合征(1AD)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7例IA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和电针合心理组,心理治疗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4天1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电针合心理组,选取百会、四神聪、合谷、太冲、内关、三阴交等穴,予电针治疗,隔天1次,共治疗20次,并行心理治疗同心理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IAD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结果:电针合心理组总有效率为91.3%,心理治疗组为59.1%,电针合心理组优于心理治疗组(P<0.05).2组IAD评分、SAS评分、HAMA评分、血清NE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电针合心理组均显著低于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疗法能显著改善IAD患者焦虑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