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5例冠心病患者行心导管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病变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应用导管法测定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参数.结果 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显示,仅LAD在三支病变组较轻度冠脉病变组及单支血管病变组显著增加.左心导管测定结果显示,轻度狭窄组的时间常数T低于其他各组,舒张早期1/3充盈量及充盈分数在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组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或0.01).结论 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对心室的舒张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09至2017-08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600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无狭窄)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狭窄50%)150例,冠心病组(狭窄≥50%)30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冠状动脉容积及压力。对比三组心脏舒张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时间常数均较高(P均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左心室舒张晚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值(E/A)、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度、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度、舒张期前1/3充盈分数、舒张期后1/3充盈分数均较降低(P均0.05),冠心病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E/A1.2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显著(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ensini评分是心脏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95%CI:1.31~2.68,P=0.01)。与对照组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舒张末期容积(CEDV)、冠状动脉收缩末期容积(CESV)、冠状动脉压力下降最大速度(C-dp/dtmax)、冠状动脉压力上升最大速度(C+dp/dtmax)均较低(P均0.05);与冠状动脉硬化组比,冠心病组的CEDV、CESV、C-dp/dtmax、C+dp/dtmax均较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Gensini评分与C-dp/dtmax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没有心脏收缩功能改变时,心脏舒张功能就已明显减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舒张功能减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有创与无创监测动脉弹性指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疑似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分为A组(无狭窄)、B组(冠脉狭窄<50%)、C组(50%≤冠脉狭窄<75%)与D组(冠脉狭窄≥75%)。对所有疑似ACS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左心室造影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外周动脉弹性指数,对比4组患者动脉弹性指数及心脏舒张功能。结果:(1) 4组间心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左心室等容松弛时间常数(T)、心室僵硬指数(K)、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左心室上升最大速度(LV+dp/dtmax)、左心室下降最大速度(LV-dp/dtmax)、舒张功能异常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两组的T、K、E/e’值、舒张功能异常例数均高于A、B两组,LV+dp/dtmax、LV-dp/dtmax均低于A、B两组(均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4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分为无病变、轻度病变、中度病变和严重病变节段4组,应用组织多普勒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定所有患者在静息和潘生丁负荷状态下左心室各节段室壁运动变化,并与冠脉造影所得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冠脉病变节段的平均收缩期运动速度(Vs)较正常节段减低,舒张早期充盈速率(Ve)和舒张晚期充盈速率(Vs)比值<1,节段心肌等容舒张时间(RIVRT)延长。结合潘生丁负荷试验可使这些变化更明显,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其判断血管病变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86.4%。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功能变化,可用来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结合潘生丁负荷试验,可提高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大于15年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测量两组左心房舒张末期面积(LAA)、右心房舒张末期面积(RA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_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_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_d)、二尖瓣反流(MR)、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D_d)、三尖瓣反流(TR)、下腔静脉塌陷率(ΔIVC)。应用频谱多普勒测定二、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组织多普勒测定二、三尖瓣环运动频谱,计算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E';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右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LVD_d、LVDs、IVST_d和LVPW_d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LAA、MR、RAA、RVD_d、TR和E/E'升高,ΔIVC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维超声参数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RVEDV、RVESV增大,RVEF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VEDV、LVESV有增大趋势,LVEF有减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不依赖于心室的几何形状,能够准确直观测量左右心室的容积和射血分数。长期心室律控制不佳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双心房及右心室增大,心功能减低,尤其右心功能减低较左心功能减低明显,三尖瓣反流较二尖瓣反流明显。  相似文献   

6.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肌基质金属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验证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时左心室扩张和重构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活性改变有关的假说。方法 :用重复多次冠状动脉内微球栓塞法对 11只羊造成中等程度慢性心力衰竭。在栓塞前和栓塞 6个月后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腔径及室壁厚度 ,用Mikro Millar压力传感导管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 ,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 ,最大下降速率 (dP/dtmin) ,用左心室造影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完上述参数后处死动物检测心脏MMPs活性并与 10只正常羊比较。用以明胶为底物的酶图法测定MMPs活性。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 ,多次微球冠状动脉栓塞后 6个月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 (4.0 0± 0 .4 1)~ (5 .30± 0 .36 )cm〕、左心室腔径 /室壁厚度比值〔从 (2 .30± 0 .31)~ (3.90± 0 .6 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从(6 9.0 0± 17.5 4 )~ (12 3.2 0± 32 .5 5 )ml〕、LVEDP〔从 (7.80± 2 .6 1)~ (12 .90± 2 .15 )mmHg(1mmHg =0 .133kPa)〕均明显增高 (P <0 .0 1) ,而LVEF〔从 (5 6 .2 0± 8.2 9) %~ (33.80± 5 .88) % ,P <0 .0 1〕 ,LVdP/dtmax〔从(12 5 8± 2 32 )~ (988± 198)mmHg/s,P <0 .0 5〕 ,LVdP/dtmin〔从 (16 14± 4 97)~ (12 16± 2 79)mmHg/s,P <0 .0 5〕均明显下降。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负荷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入院24~72小时后检测NT-proBNP水平,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房内径(LA)。结果以年龄、性别、高血压、抽烟、糖尿病、血脂、房颤作为控制变量对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NT-proBNP与ESV、IVSD、LVIDD、LVIDS存在相关性(r=0.26~0.30,P<0.05、<0.01)。结论测定NT-proB-NP有助于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作出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痛患者28例(冠心病组)和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18例(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LVEF、左心室最大射血速率(LVPER)、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LVPFR)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术前LVESV、LVEDV明显升高,LVEF、LVPER、LVPFR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术后LVESV、LVEDV明显降低,LVEF、LVPER、LVPFR明显升高(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测量左心室容积、LVEF,并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普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大鼠AMI模型,AMI后24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12只,普伐他汀组12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24h普伐他汀组以普伐他汀20mg.kg-1.d-1直接灌胃给药,AMI及假手术组大鼠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42d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多导生理仪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III型胶原表达及I/III型胶原比例。结果AM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分别为(25.00±2.52)(、3.71±1.95)mmHg〕、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分别为(0.61±0.04)、(0.39±0.01)mm〕、左室及右室相对重量、I型胶原表达I、/III型胶原比例均显著增加(均为P<0.01);而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下降速率(dp/dtmin)、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均显著下降(均为P<0.01)。普伐他汀使AMI组增加的LVEDP、LVEDD、左室及右室相对重量I、型胶原表达和I/III型胶原比例下降(P<0.05或0.01),使下降的dp/dtmax、dp/dtmin、EF、FS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0.01)。结论普伐他汀能缓解大鼠AMI后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他汀类药物可能有益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分层应变成像评估无心室壁收缩活动异常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多层纵向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患者7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室壁收缩活动异常,所有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成两组,病例组39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50%或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 70%;对照组3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50%或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70%。应用心肌分层应变成像测定上述病例的左心室心肌多层整体纵向应变(GLS),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判断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最佳截断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心室各层GLS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显示判断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时,心内膜GLS最佳截断值-22. 57%,敏感度82. 11%,特异度87. 13%;中层GLS最佳截断值-20. 01%,敏感度79. 48%,特异度80. 63%;外膜GLS最佳截断值-16. 78%,敏感度66. 74%,特异度90. 32%。结论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各层GLS均减低,心肌分层应变有助于识别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激活蛋白-1(AP-1)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亚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亚组、B型病变亚组和C型病变亚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亚组、中度病变亚组和重度病变亚组。通过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裂解液中磷酸化c-Jun吸光度,反映活化AP-1的数量。血浆MIF通过ELISA法测定。结果冠心病组磷酸化c-Jun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43±0.33比0.71±0.13,P〈0.01),MI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97±4.11 ng/mL比9.07±1.28 ng/mL,P〈0.01)。冠心病组中,ACS亚组磷酸化c-Jun表达量明显高于SAP亚组(1.56±0.28比1.14±0.25,P〈0.01),MIF水平明显高于SAP亚组(16.66±3.56 ng/mL比11.01±2.12 ng/mL,P〈0.01)。磷酸化c-Jun表达量和MIF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AP—1和MIF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显著相关,其可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AP-1表达量与MIF浓度越高,斑块不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动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方法制备兔左心室短期压力超负荷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术后2周和8周通过心导管法测定左心室功能;采用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获取左心室中层单个心肌细胞,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测定中层细胞体积和蛋白含量,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中层细胞膜电容。结果术后2周和8周,缩窄组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压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术后2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指数、T值(左室松弛时间常数)无明显改变,左室中层细胞体积、蛋白含量及膜电容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dp/dtmax、左室收缩指数及LVEDV无明显改变,LVEDP[(3.35±1.51)mmHg和(6.89±2.01)mmHg,P〈0.01]和T值[(11.98±3.70)ms和(22.17±6.64)ms,P〈0.01]明显升高,中层细胞体积[(26689.41±2107.21)μm^3和(34165.87±3245.03)μm^3,P〈0.05]、蛋白含量[(104.73±4.45)×10^4荧光强度和(144.86±5.62)×10^4荧光强度,P〈0.01]及膜电容[(116.57±6.94)pF比(156.21±11.20)pF,P〈0.05]显著增加。结论慢性压力超负荷2周,兔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无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亚甲减组,28例),冠心病无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冠心病亚甲减组合并高血压(57.1%),心肌梗死(35.7%),心力衰竭者(35.7%)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的(36.7%,10.0%,13.3%,P均<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亚甲减组甘油三酯[TG,(1.95±1.23)mmol/L比(3.32±1.20)mmol/L]、总胆固醇[TC,(3.50±1.15)mmol/L比(5.87±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7±0.74)mmol/L比(3.40±0.65)mmol/L]、脂蛋白(a)[LP(a),(200±33)mg/L比(275±35)m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0±0.52)mmol/L比(0.88±0.25)mmol/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冠脉三支病变(13.3%比64.3%)、弥漫性(33.3%比78.6%)、重度(26.7%比53.6%)及闭塞(10.0%比32.1%)病变患者比例也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冠脉病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根据病变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分别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甘油三酯、LDL-C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总胆固醇与LDL-C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其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测定8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含量,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与血清IL-6、IL-8及TNF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40例冠脉重度狭窄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分别为(163.41±64.18)pg/ml、(0.41±0.11)ng/ml、(2.54±0.63)ng/ral,41例冠脉轻中度狭窄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分别为(97.05±27.29)pg/ml、(0.34±0.16)ng/ml、(1.86±0.33)ng/ml,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冠脉狭窄越明显,炎症因子IL-6、IL-8及TNF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3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颅脑MRI检查结果分为4组:H型高血压组62例,冠心病组32例,脑梗死组30例,冠心病并脑梗死组12例。测量各组患者血压,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脂、血糖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压、血糖及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冠心病并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H型高血压组,冠心病并脑梗死组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灶大小均呈正相关(r=0.780、0.8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OR=4.235,95%CI(1.386,16.852),P=0.014〕、脑梗死〔OR=3.086,95%CI(1.003,13.206),P=0.047〕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冠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9例);单支组(31例)、双支组(33例)、多支病变组(36例);轻度狭窄组(27例)、中度狭窄组(31例)、重度狭窄组(42例)。选择同期体检无冠心病及严重器质性病变的中老年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 TC、TG、HDL-C、LDL-C、ox-LDL及 TNF-α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脂(除 HDL-C)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HD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UAP组、AMI组 ox-LDL、TNF-α水平显著高于 SAP 组、UAP 组(P 均<0.05);双支、多支病变组ox-LDL [(560.47±84.21)μg/L、(619.31±88.49)μg/L比(432.19±80.75)μg/L]、TNF-α[(10.06±2.78)ng/L、(11.14±2.74)ng/L比(9.01±2.75)ng/L]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中度、重度狭窄组ox-LDL [(531.33±68.12)μg/L、(610.62±93.43)μg/L比(459.43±53.36)μg/L]、TNF-α[(9.94±2.87)ng/L、(11.12±3.21)ng/L比(8.98±2.66) ng/L]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组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x-LDL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3,P<0.01)。结论:ox-LDL、TNF-α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明确诊断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组,对比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发病率高(79.6%vs59.1%,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50.6%±9.5%)vs(54.8%±6.2%),P0.01〕、室间隔厚度增加〔(12.2±0.9)mmvs(11.5±0.6)mm,P0.001〕。(2)慢性肾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比较,三支病变多(69.4%vs31.8%,P0.001),多处钙化病变多(57.1%vs29.5%,P0.01),接受介入治疗比例低(24.5%vs52.3%,P0.001),药物治疗多(70.4%vs34.1%,P0.001)。(3)肾功能不全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53.1%vs27.3%,P0.05)、急性左心衰竭(27.6%vs11.4%,P0.0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Logistic分析显示,收缩压水平(β=0.65,P0.001)和肾小球滤过率(β=-0.49,P0.001)是随访期内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钙化明显,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比例低;随访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但症状不典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冠心病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直接法测得的主动脉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与女性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主动脉PP及PPI在预测女性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17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以冠状动脉病变受累的支数评估冠脉病变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主动脉PP及PPI与女性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主动脉PP[(62.55±22.65)mm Hg比(54.96±21.51)mm Hg,P<0.001]和PPI[(0.44±0.10)比(0.40±0.11),P<0.001]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PP及PPI逐渐增加.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PP及PPI与冠心病发病(r=0.166,0.190,P<0.001)及冠状动脉受累支数(r=0.177,0.196,P<0.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PPI对冠心病发病有独立预测价值(OR=8.065,95% CI 1.628~39.951,P=0.003).结论 主动脉PP及PPI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PPI是女性患者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别按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及临床诊断分组,进行血清APN测定。结果Gensini积分0分组(74.53±30.76ng/mL)和〈20分组(62.99±26.51ng/mL)APN水平分别显著高于20~40分组(44.06±15.18ng/mL)和〉40分组(28.96±11.87ng/mL),P均〈0.01。20~40分组APN水平高于〉40分组(P〈0.05)。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负相关(r=-0.556,P〈0.001)。对照组AP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74.14±29.48ng/mL比55.29±23.40ng/mL、49.31±25.61ng/mL和38.39±15.57ng/mL,P均〈0.01),单支病变组APN水平显著高于三支病变组(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PN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47.59±23.57ng/mL比67.05±31.53ng/mL、62.29±26.62ng/mL,P〈0.01和P〈0.05)。结论APN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以及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