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护理.方法 对4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患儿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46例新生儿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围手术期胃管的护理。方法:将3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术前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各l d,对照组患儿为术后1~3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喂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的体重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管护理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的狭窄患儿围手术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回顾4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48例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护理方法,时我们确保手术成功,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经脐单腔道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额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4例,行经脐单腔道腹腔镜辅助下幽门环肌松解术,并积极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患儿均痊愈出现,术后无出现并发症。结论:经经脐单腔道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卫红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336-433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制定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总结出效果明显的护理方法。结果电解质紊乱、低钙抽搐、营养不足、抵抗力低下是该类患儿疾病的特点,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护理,手术一次性成功率可达97%。结论做好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术期护理,术前补充钙剂、纠正电解质紊乱、严密仔细地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对我们确保开腹手术成功,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胃管护理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32例小儿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为观察组;用t检验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 ,证实患儿营养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管护理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脐单腔道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额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4例,行经脐单腔道腹腔镜辅助下幽门环肌松解术,并积极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患儿均痊愈出现,术后无出现并发症。结论:经经脐单腔道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单承敏,陈永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0011我们采用胃空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婴58例,现对术前、术后的护理讨论如下。1术前护理根据酸碱平衡失衡的程度分为三度,见附表术前护理根据病情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1 MHz,对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9例的幽门壁的厚度、幽门管的直径及长度进行仔细观察以及测量,并动态观察幽门至少5 min看形态是否变化。结果: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9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诊断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法简单、安全、诊断准确率高,应当作为诊断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荣  胡丽君 《重庆医学》2005,34(3):479-480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主要包括:先天性食道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巨结肠、肛门直肠畸形等疾病[1].该类疾病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命或生长发育,必须在新生儿期予以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我科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95例,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 ,是由于幽门肌层中肌间神经丛缺如或胃泌素分泌增多而致[1] 。我院自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1 0月经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 4例 ,疗效满意 ,未发生并发症 ,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本组病例中男 2 2例 ,女 2例 ,最小年龄 1 2天 ,最大年龄 1 0 2天 ,入院时均有程度不等的体重下降 ,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 ,其中轻度脱水 8例 ,中度脱水 1 6例 ,患儿平均住院 1 1 .5天。护 理 体 会1 术前护理1 )加强营养 :患儿由于频繁呕吐 ,往往有…  相似文献   

12.
慕秋霞 《吉林医学》2011,(29):6181-618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婴儿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拟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局部进行全面的横断及纵断扫描,详细记录幽门管长度、厚度、幽门肌层厚度等,并对超声诊断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8例临床拟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超声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94%。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较强的特异性,安全、简单易行,可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怀民 《当代医学》2009,15(3):110-11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疑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的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均经X线胃肠造影及手术证实。结论及早正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37-1138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表现。方法对2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X线平片及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经钡餐造影提示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手术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钡餐造影是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种常用的、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诊断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IHPS)的临床意义。方法:时40例患儿通过X线钡餐造影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婴幼儿期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价值度。结果:40例患儿中X线钡餐造影诊断结果:3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例胃食管返流,1例胃扭转,均与手术相符,诊断符合率100%。1例幽门痉挛,经临床保守治疗痊愈得到证实。2例幽门前瓣膜误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出门狭窄(2/40),误诊率5.0%,手术后得到证实。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诊断IHPS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鹏鹏  田家卫 《吉林医学》2013,34(16):3198-3199
目的:探讨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声像图特点。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并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8例,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的声像图特点。结果:18例高频超声检查术前幽门管长度(20±0.3)mm,幽门环肌原(5.2±0.7)mm,幽门直径(17±0.6)mm。结论:超声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并能及时对术后患儿随访检查,对于患儿诊疗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患儿给予全身营养支持,术前、术后注意保暖,以防发生低温硬肿征;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家属心理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继续营养支持.结果:10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小儿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耐心做好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确保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操作要点及经验。方法:对53例术前明确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经腹腔镜治疗。于脐环下缘置5 mm trocar,放入腹腔镜,于左右侧上腹部切开皮肤0.5 cm,分别置入trocar及操作钳,放入微型电钩及弯钳进行操作。结果:53例患儿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1~75 min,平均32.5 min,术后4~7d出院,无并发症。52例随访2~7个月,平均3.2月,所有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郭凯娜 《当代医学》2014,(35):106-107
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24例患儿痊愈,4例患儿死亡。结论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刘春义 《河北医学》2011,17(1):83-84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临床特点.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自2003年至2009年收治的10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儿经幽门环状肌切开术后治愈.结论: CHPS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细和熟练的操作可避免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改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