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三平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17+953
目的:探讨用罗氏Glucotrend(乐康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CB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糖(VSG)之间有无差别和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血糖测定患者80例,全部测试采集空腹血,用罗氏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全血糖,采血后立即测试,血糖仪试纸为配套试纸条,仪器用质控液校正,用迈瑞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侧静脉血糖,采血后2 h内测试,血清是静脉血抽取后立即离心分离获得。结果:通过对80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血糖结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糖仪的测定范围内,两种方法都是可靠的,但血糖仪测定范围受限,过高或过低时无数据显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弥补血糖仪之不足,因此用罗氏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血糖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疼痛少的特点,给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和急诊快速检测血糖带来方便,对临床用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邹宗武 《安徽医药》2013,17(1):107-10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检测的血糖水平高低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在该科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入院时检测血糖均采用手指末端毛细血管血糖(CBG)和静脉血清糖(VSG)两种方法,按照血糖的高低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升高组,分析CBG方法和VSG方法测定的血糖值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VSG测定方法下,VSG正常组与VSG增高组患者梗死后疼痛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SG增高组中KillipIII-IV级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均明显高于VSG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CBG测定方法下,CBG正常组与CBG增高组患者梗死后疼痛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CBG增高组中KillipⅢ-Ⅳ级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均明显高于CBG正常组(P<0.05).(3)ROC分析显示,VSG预测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准确率可达到85%,CBG预测心血管事件准确率达81%,两种方法的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VSG方法或者CBG方法下,血糖增高及KillipⅢ-Ⅳ均是急性心梗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糖升高患者,应注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风险性,及早进行降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病区选取血糖测定患者,快速血糖仪测定标本采用末梢血、静脉血、血清、血浆,试纸条采用配套试纸条;生化仪测定标本为血清、血浆标本。数据以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化仪测得血清葡萄糖(venous blood glucose,VBG)和血浆葡萄糖分别(7.27±3.12 mmol/L、6.92±3.07 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毛细血管血糖(capillary blood glucose,CBG)浓度(7.74±3.29)mmol/L,静脉血VBG(7.88±3.47)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值较生化仪高。统计学分析两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直线相关分析可见二者呈正相关(r=0.943),且有高度相关性(P<0.001)。结论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有差异,二者结果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不同型号血糖仪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浅议血糖测定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糖测定的实验室血(浆)糖测定外,已开展了家用微量全血糖测定,现又研究其他体液血糖测定。1 静脉血浆糖和血清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目前应用最广泛,此酶氧化葡萄糖后产生过氧化氢, 可用另一检测系统测定过氧化氢的多少, 而得出血糖含量。近年应用己糖激酶法, 此酶将葡萄糖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试纸法快速测定血糖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用Surestep Plus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快速测定血糖与Beckman Synchron CXΔ测定血清糖作参考对照。结果:6份毛细血管(末梢)全血,静脉全血,静脉血清用试纸法快速测定血糖与静脉血清已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之间差异无显意义。结论:试纸法快速测定全血血糖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血糖结果高度正相关r=0.98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检测的血糖水平高低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在该科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入院时检测血糖均采用手指末端毛细血管血糖(CBG)和静脉血清糖(VSG)两种方法,按照血糖的高低分为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升高组,分析CBG方法和VSG方法测定的血糖值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VSG测定方法下,VSG正常组与VSG增高组患者梗死后疼痛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VSG增高组中KillipIII-IV级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均明显高于VSG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CBG测定方法下,CBG正常组与CBG增高组患者梗死后疼痛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CBG增高组中KillipⅢ-Ⅳ级人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均明显高于CBG正常组(P〈0.05)。(3)ROC分析显示,VSG预测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准确率可达到85%,CBG预测心血管事件准确率达81%,两种方法的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VSG方法或者CBG方法下,血糖增高及KillipⅢ-Ⅳ均是急性心梗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血糖升高患者,应注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风险性,及早进行降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末梢血及静脉法血糖检测与己糖激酶法血糖检测的相关性,研究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葡萄糖、静脉全血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临床血糖检测的可靠性. 方法对120例成年糖尿病(DM)患者用德国罗氏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AdvCG)、静脉全血微量法(AdvVG),同时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己糖激酶法(VG)分别进行血糖测定.结果 AdvCG、AdvVG、VG的结果分别为(9.9±4.1)mmol/L、(10.1±4.0) mmol/L、(10.2±3.9)mmol/L,3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操作简便、测定血糖数值准确,而且具有需血量少、痛苦小、检测速度快、可以存储上百个数据等优点,适合用于临床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8.
专家答疑     
韩学尧 《药品评价》2008,5(1):46-46
在不同位置采血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在两个部位采血测定血糖,一个是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或血清血糖,所得结果比较精确,主要在糖尿病诊断及相关研究中采用。另一个用于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糖,优点是方便,但没有静脉血测定的结果那么精确,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9.
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护理质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护理质控探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血糖值和实验室测定静脉血糖值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诊断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58例,质控组52例.通过标本采集、病人因素、血糖仪和试纸等护理质控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血糖值分别和实验室测定静脉血糖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质控使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血糖值和实验室测定的静脉血糖值有较好相关性,较准确反映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全胃肠外营养对各时段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全胃肠外营养的82例早产儿,监测静脉营养( PN)72 h内各时段血糖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日血糖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第1日血糖波动明显,第2日、第3日各时段血糖相对稳定;PN后;未出现低血糖,血糖最高值逐渐上升。结论早产儿完全胃肠外营养血糖水平与PN液葡萄糖速度呈正相关;第l天易发生血糖紊乱;高血糖应作为PN后监测处理重点。  相似文献   

11.
肝病高胆红素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病高胆红素血对血葡萄糖测定的影响。方法对40例重度黄疸肝病患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测定血糖,并进行去除胆红素前后对比试验,采用己糖激酶法(HK)作参考对照。结果在去除胆红素前后试验对比,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己糖激酶法(HK)测定血糖水平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病高胆红素血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有负干扰影响,试验前除去高胆红素后可以较准确测定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转化糖注射液对各种疾病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 ,评价转化糖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 ,选用 18~ 6 5α病人共 139例 ,试验组 (70例 )静脉输注转化糖注射液 5 0 0mL·d- 1,对照组 (6 4例 )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d- 1,疗程皆为 3~ 5d(在此期间 ,2组病人皆不输注其他含糖制剂 )。结果 :转化糖组血糖波动小于葡萄糖组 (P <0 .0 5 )。 2组病人输液前后、输液后 2h血糖水平P >0 .0 5 ,试验前后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血尿酸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变化。结论 :转化糖注射液具有与葡萄糖注射液相当的安全性 ,且对血糖的影响小于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杨峰  张雪  吴兴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43-274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病人在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方法:对107例非糖尿病病人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在静脉输注5%或10%葡萄糖液2 h(300 ml)时再测定血糖,计算空腹血糖与静脉输注葡萄糖液2 h时血糖的差值.结果:静脉输注5%和10%葡萄糖液2 h血糖与空腹血糖的差值分别为(3.02±0.91)和(4.13±1.54)mmol/L,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入5%和10%葡萄糖液2 h(300 ml)时的指尖血糖值与空腹指尖血糖值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氟哌啶静脉泵输注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对糖尿病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1例糖尿病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21例和B组20例,A组术后采用芬太尼复合氟哌啶静脉泵输注;B组术后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于术前30min及术后1、3、6、12、24h微血管采血测定血糖,比较2组血糖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血糖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除术后1h外,其余各时点血糖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除术后1h外,其余各时点血糖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氟哌啶静脉泵输注可抑制患者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稳定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肥素(visfatin)水平变化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型糖尿病(DM)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空腹和糖负荷后2h血浆内肥素水平,并分析血浆内肥素与BMI、WHR、血糖、HbAlc、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2型DM患者空腹和糖负荷后2h血浆内肥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②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浆内肥素水平与WHR呈正相关,与糖负荷后2h血糖(2hPG)和HbAIc呈明显负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WHR、HbAIc、空腹血糖(FPG)、2hPG是影响血浆内肥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内肥素水平与糖代谢状态有关,并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 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病人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 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 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病人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 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 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病人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 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 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病人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 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 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病人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 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