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经大规模防治及经济发展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9年在江苏省33个县(市)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20.39%,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9.95%和20.82%。共查出21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8种、吸虫2种、绦虫3种和原虫8种。感染1、2、3、4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88.70%、9.73%、1.48%和0.09%。人群中蛲虫、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44%、6.97%、5.78%和4.66%。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感染率分别为0.12%和0.07%。蛲虫和蛔虫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在10岁以下,钩虫感染率最高的是40~60岁年龄组。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较10年前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寄生虫病仍是危害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显示,当地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6.65%,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39%、0.71%、0.39%、25.71%和45.49%。华支睾吸虫已成为优势虫种,应继续加强宣教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盐亭县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评估十年来防治效果,为制定全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结果蛔虫感染85人,感染率为5.67%,鞭虫感染8人,感染率为0.53%,钩虫感染308人,感染率为20.53%,284名12岁以下儿童中蛲虫感染33人,感染率为11.62%,结论本次调查盐亭县存在蛔虫、鞭虫、蛲虫及钩虫感染,但未发现其他寄生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曲水村人体寄生虫病流行与危害情况。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检查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询问登记、填写调查表方式,了解寄生虫病的危害情况。解剖检查褐家鼠、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检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和粗脚粉螨5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75%。钩虫感染率为6.07%,蛔虫和鞭虫均为1.87%,蛲虫和粗脚粉螨均为0.47%。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与职业和年龄分布无关。感染度多以轻度为主。钩虫感染者钩蚴性皮炎发生率为69.23%,虫种为美洲钩虫。鼠类、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6.66%,13.04%和10.00%。结论遂溪县曲水村分布虫种主要为线虫,以钩虫为主;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共查出9种寄生虫,肠道寄生虫感染共调查17014人,总感染率为27.11%,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6.46%、7.79%、5.70%和5.35%;囊虫感染检查2425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08%;儿童蛲虫感染检查3736人,感染率为30.38%。蛔虫和鞭虫感染高峰年龄在5~15岁之间,钩虫感染率高峰在35岁及其以上年龄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峰在20岁及以上年龄组。钩虫感染率女性7.38%,男性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男性6.75%,女性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1990年第1次寄生虫分布调查比较,虽然总感染率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却升高,寄生虫感染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1987~1990年进行了云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28个县103个点,53061人,寄生虫感染率为76.3%。查到肠道寄生虫25种,包括线虫9种,绦虫5种,吸虫1种和原虫10种。感染1、2、3、4、5种寄生虫者分别占总感染人数的47.0%、33.7%、14.4%、3.7%和0.8%。主要致病虫种的感染率为:钩虫19.3%、蛔虫59.6%、鞭虫27.6%、蛲虫12.9%(儿童)、旋毛虫13.5%(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458/3392)、带绦虫0.93%、猪囊虫3.26%(106/3252,血清学阳性)、溶组织内阿米巴2.54%、蓝氏贾第鞭毛虫2.49%、芽囊原虫(人体酵母菌)6.98%。总感染率和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民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评估防治效果。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共查出9种寄生虫,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7.68%,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率为0.74%,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11.75%,囊尾蚴病血清学阳性率为0,人群弓形体血清学阳性率为7.19%。在162所县级以上医院调查,10年共有3 746例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其中85%是由蛔虫寄生引起。苏南地区主要以钩虫感染为主,苏中地区钩虫、蛲虫感染率较高,苏北地区蛔虫、蛲虫感染率较高。低年龄组和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寄生虫的高危人群,苏北地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结论与1990年寄生虫分布调查相比,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均大幅度下降,但土源性线虫病仍是江苏省目前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与态势,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共查出10种寄生虫,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7.68%,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74%,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1.75%,囊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0,特殊人群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率为7.19%。在162所县级以上医院调查,10年共有3 746例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其中85%是由蛔虫寄生引起。苏南地区主要以钩虫感染为主,苏中地区钩虫、蛲虫感染率较高,苏北地区蛔虫、蛲虫感染率较高。低年龄组和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寄生虫的高危人群,苏北地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结论与第一次寄生虫分布调查相比,虽然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均大幅度下降,但土源性线虫病目前仍是江苏省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漳州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与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粪便虫卵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蛲虫卵检查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结果5个县20个中签点粪检10 913人,查出寄生虫感染者1 670人,总感染率为15.30%,虫种感染率分别为:钩虫12.69%,蛔虫0.15%,鞭虫2.16%,蛲虫19.39%;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9.70%;各年龄组感染率在4.14%50.15%之间,〉40岁人群感染率显著高于≤40岁人群,寄生虫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农民感染率显著高于半工半农、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结论漳州市大部分地区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群感染率仍达30%以上,且低年龄组人群蛲虫感染率仍处较高水平,钩虫和蛲虫感染仍是漳州地区寄生虫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济南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制定寄生虫病防治对策和开展驱虫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法检测蛔虫、钩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虫卵,透明胶纸法检测蛲虫虫卵。结果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16%,共查出5种寄生虫,其中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91%、2.05%、0.74%、2.00%和0.46%。城、乡中小学生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5.50%和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585,P<0.05);男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85%,女性为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2,P<0.05)。结论 2000~2009年济南市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农村感染率仍然偏高,建议把肠道寄生虫防治的重点放在农村,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人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2003-2005年安徽省血防健康教育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003-2005年《安徽省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实施情况及其效果,为进一步修订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3年来全省血防健康教育覆盖资料,了解工作开展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不同人群血防知识掌握情况,并利用全省疫情监测点资料,了解健教工作开展前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下降情况。结果3年来,健康教育覆盖率不断提高,血防知识测试:2002年与2005年比较,学生合格率分别为82·80%和97·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村民合格率分别为77·50%和95·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点中一类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2002年和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省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试行3年来,健康教育的广度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流行区居民血防知识、态度及行为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健康的行为得到了改善,人群感染率显著降低,其发挥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江宁区2003--2012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03—2012年江宁区沿江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情况资料.分析比较血防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情况。结果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通过近10年的综合治理,居民的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2003年为0.97%,2006年后未再发现粪检阳性患者;家畜感染率也逐渐下降,2003年为0.60%(4/671),到2007年沿江地区的所有耕牛被淘汰;2003年钉螺面积为1084ha(1ha=10000m2),钉螺密度为1.54只,0.1m2:阳性螺面积279ha,2012年钉螺面积和钉螺密度分别为475ha和0.01只/0.1m2,较2003年分别下降了52.94%和99.35%.2009年起未再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通过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仍需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3.
收集2003~2008年大理州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疫情资料进行分析。2003~2008年共报告急血100例,分布于5个县(市)23个乡(镇)40个行政村,2003年发生1起突发疫情,2008年无病例报告。6~9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感染方式为生产、生活和嬉戏接触疫水。大理州急血疫情稳定,加强个体防护和健康教育是控制急血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了解阳新县富河水系10年来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防治效果。方法 方法 收集2003-2012年该区域血吸虫病疫情以及防治资料, 对人畜病情、 螺情等指标变化进行纵向分析。结果 结果 与2003年相比, 2012年阳新县富河水系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7.50%和99.44%; 急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数分别下降了100%和21.09%, 病牛数下降了99.85%; 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26.97%和100%。结论 结论 阳新县富河水系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 但仍需加强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等, 以防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5.
Being aware and implementing the latest and best scientific evidence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health care epidemiology is critical to enhancing patient outcomes. In this review, the latest published scientific data in health care epidemiology and patient safety were reviewed for the period May 2003-May 2004. Medline reviews and reviews of infection control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s were used for this period. The latest guidelines and publications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nursing or infection control professional staffing, West Nile virus,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re included. Awareness of these and other important infection control publications is essential if the latest measures are to be implement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GIS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的流行态势和分布特征.方法收集云南省1995年和2003年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用ArcView 3.2软件Contours(等值线)法对人群、耕牛感染率进行空间分析,SPSS统计软件对抽样人群感染率和耕牛感染率作相关分析.结果云南省血吸虫病高危地区分布为大理市、永胜、鹤庆、洱源、巍山、南涧县,流行区中感染程度不同地区交错分布.人群感染率有所减弱,高强度地区分布面积缩小.耕牛感染率高危地区有向南转移的趋势.云南省的流行区划分为3个空间区域.结论云南省血防工作的重点为大理市、洱源、巍山、永胜、鹤庆、南涧县,抓好人畜同步化疗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his report aims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Taiwan between March and July 2003, and to examine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METHODS: Surveillance for SARS was initiated on 14 March 2003. Response activities are described for the isolation of patients; contact tracing; quarantine of contact persons; fever screening for inbound and outbound passengers at the airport; an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s assessed by mobile SARS containment teams. RESULTS: Between 14 March and 30 July 2003 a total of 668 probable cases of SARS were reported. Of the 668 cases, 181 (27%) were fatal. Compared to the survivors, fatal case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older (p < 0.001), male (p < 0.05), exposed through hospital contact (p < 0.001), and have a coexisting medical disorder (p<0.001). Between 28 March and 30 July a total of 151,270 persons were quarantined. Among them, 46 (3.0/10,000) were subsequently classified as being probable SARS cases. At the time of the mobile team assessments, 46 (53%) hospitals had implemented WHO infection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CONCLUSIONS: In this outbreak, an emergency plan consisted of patient isolation and strict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2003~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和分析湖北省2003年~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和突发疫情标准,对5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突发)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核实和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2007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14起,其中发生在未控地区11起(78.57%),传播控制地区2起(14.29%),传播阻断地区1起(7.14%);14起突发疫情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2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6例,男女性别比例1.7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与学生感染为主。全部急感病例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疫源地得到彻底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按照卫生部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可有效控制突发疫情的蔓延与扩散;针对急感发生的特征与特点,适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则能防患于未然,切实减少急感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某医院2003~2005年13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其中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非医院感染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按1︰1配比设立对照,以条件logistic法筛选出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为7.7%。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重症监护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儿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2000—2007年都昌县棠荫村血吸虫病疫情分析表明,2003—2007年各年居民感染率均在10%左右。2000、2002年及2007年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32%、0.45%和0.38%,感染螺密度分别为0.016、0.004只/0.1m^2和0.004只/0.1m^2。建议加强查灭螺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