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成先 《中医药导报》2004,10(11):48-49
文章从性状鉴别、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理化鉴别等 4个方面对蒲黄及目前常见的伪品蒲黄进行了比较鉴别研究 ,认为为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应严格按中药材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严格控制中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朝民 《光明中医》2016,(4):590-591
目的建立蒲黄药材的鉴别检验方法,为蒲黄药材提供质量鉴别检验手段。方法多年来,中药材市场上蒲黄掺伪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药材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健康。文章介绍了蒲黄常见的掺伪现象、正品蒲黄和掺伪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结果这些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对常见蒲黄的掺伪进行鉴别检验。结论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蒲黄和常见蒲黄掺伪。  相似文献   

3.
种子是中药材生产的源头。中药材种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到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材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种源混杂、真伪混淆、陈种新卖、成熟度和净度低等问题。为保证中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需对中药材种子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对中药材种子市场进行规范。种子鉴别的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微性状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分子鉴别及电子鼻、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光谱成像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各类鉴别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各有不同,根据中药材种子品种不同、检测场所要求不同,可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以实现鉴别准确、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的目标。未来中药材种子鉴别技术发展的方向应基于各项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开展学科交叉融合,朝着智能化、无损化、单粒检测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中药产业的需求。该文对目前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种子鉴别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对不同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对未来种子鉴别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种子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子梅  王云  王玉秀 《陕西中医》2005,26(12):1372-1373
目的:区别蒲黄与松花粉,以免临床使用中混淆。方法:从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功能主治加以鉴别。结果与结论:区别蒲黄与松花粉,要着重于显微鉴别与理化鉴别,仅凭肉眼鉴别蒲黄与松花粉比较困难,借助放大镜,显微镜及理化鉴别,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完善2015年版《中国药典》蒲黄项下草蒲黄和蒲黄炭的质量标准。方法:收集整理草蒲黄和蒲黄炭现行标准,增订药典中仅来源处提到的草蒲黄的质量标准,增订了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和含量测定项目,同时增订蒲黄炭的总灰分、杂质项目。结果:草蒲黄增加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杂质和含量测定项目,蒲黄炭增加的杂质、总灰分等项目能有效反映草蒲黄与蒲黄炭的质量情况;草蒲黄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分别在0.048~0.951μg(r=0.9999)、0.046~0.920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6% (RSD为1.25%)、98.23% (RSD为1.40%)。结论:修订后的标准准确有效,可用于草蒲黄与蒲黄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显微性状鉴定法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药材中易混淆的鹤虱、蛇床子、虞美人及罂粟作为鉴别对象,鹤虱及蛇床子设为A组,虞美人及罂粟设为B组,于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由漯河市中医院10名中药药剂师分别采用体视显微镜、放大镜及扫描仪对两组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对三种不同仪器的半显微性状鉴定法鉴别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视显微镜在两组中药材鉴别中的鉴别效果显著,放大镜在两组中药材鉴别中的鉴别效果较差,扫描仪在两组中药材鉴别中的鉴别效果介于体视显微镜与放大镜之间。结论:半显微性状鉴定法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中具有简便、准确等优点,对中药材真伪鉴别方法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中国药典蒲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为对照品,按照中国药典蒲黄项下薄层鉴别方法以及改良的方法,对蒲黄药材进行了鉴别.结果:药典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并且误将异鼠李素的氧化分解产物作为异鼠李素对照品,用于鉴别药材中含有的异鼠李素.改进的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为蒲黄的鉴别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新方法.结论:中国药典蒲黄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应及时进行修订,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中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各地在生产和使用药材方面的不同品种比较复杂,不易鉴别。作者在中药材品种鉴定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有关中药材鉴别方面的经验,现将从市场上收集来的药材就来源、性状特征、断面的形态、颜色、质地及气味等鉴别要点分别进行介绍。为广大医药人员在认药、鉴别及药材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善学  吕勤芝 《河北中医》2010,32(4):588-589
止血明目无糖颗粒由墨旱莲、丹参、牡丹皮、郁金、蒲黄、三七等中药材经提取加工制成,其中对丹参脂溶性成分进行β-环糊精包合处理,具有养血活血、凉血散瘀、补益肝肾的功效,用于血热瘀阻所致的眼底出血性疾病等。本研究对制剂中墨旱莲、牡丹皮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验收中药材的工作中,发现经常出现将两种中药材混用的情况。笔着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进行区别,以保证用药的准确。现将几组中药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供识别蒲黄伪制品来源的鉴别方法,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相结合.结果:鉴定蒲黄伪制品为扁枝石松子掺黄柏粉末及泥沙伪制而成.结论:扁枝石松子掺黄柏粉末及泥沙伪制蒲黄现象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冬虫夏草外观等特征,快速、简捷的进行鉴别,对中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冬虫夏草真品及常见伪品的特征进行了鉴别描述。结论:本文供医药卫生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蒲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王晓强  王伟 《中成药》2003,25(8):624-626
目的:对蒲黄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蒲黄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蒲黄配方颗粒中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香蒲新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香蒲新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1.21μg和0.42~1.25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8%和99.68%。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蒲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照敏 《光明中医》2022,37(2):349-352
为了加强中药材市场真伪鉴别和监管,降低中药材伪品率,提高临床用药有效率,此文将几种名贵中药材人参、三七、何首乌、酸枣仁、鹿茸、蛤蚧、牛黄、珍珠、冬虫夏草、羚羊角、龙胆、苍术、天麻的鉴别要点加以说明,通过分析以上中药材的植物科属、药用部位、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性质方面的鉴别特点,更好地鉴别名贵中药材,为临床中医药医师...  相似文献   

15.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历史悠久,也是鉴别中药材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等特点。现将常用的6种名贵中药材水试法鉴别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蒲黄的质量问题及快速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蒲黄及其伪品、掺伪品之间的快速鉴别方法;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验鉴别(性状鉴别)是从古至今用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的常用方法,中药师通过该方法区分药材优劣、真伪,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火试法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中的重要一种,指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行燃烧或者烘焙,然后通过观察燃烧或者烘焙后产生的颜色、气味、声响、烟雾、熔融、膨胀以及燃烧程度等特征来鉴别药物的真伪以及优劣。对火试鉴别法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中的效果,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大物博,中药材资源丰富,临床上使用的中药饮片品种繁多,有很多中药饮片品种名字相近或性状相似,但功效却相差甚远,加上一些地方习用品种,调配时若不加以区分,容易发生混淆,造成用药错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易混淆的中药饮片进行鉴别。本文对知母与玉竹,海金沙与蒲黄,鸡血藤与大血藤的性状鉴别要点、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比较,以便中药调剂验收人员快速准确区分,易混淆中药饮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给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王义飞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51-1251
中药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I临床疗效,有些中药材的正品与伪品在形状上极其相似,但药理作用却截然不同,如将二者混用易造成医疗事故。笔者在药检工作中采用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鉴别或仪器的分析方法来鉴别中药材,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几种中药的水试法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AFLP结合SCAR技术在中药材道地性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在形态、生药性状及化学成分等特征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因而传统的鉴别方法对道地药材的鉴别往往不易。本文首次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应用到中药材道地性的鉴别中,绘制不同产地中药材的AFLP指纹图谱和遗传多样性,确定道地性产区药材的特异性差异带,从而区分道地药材。在此基础上,将AFLP标记转换成简单实用的SCAR(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将SCAR标记片段进行胶回收,PCR或克隆测序,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简单的PCR,即可鉴别道地性产地中药材。在资源调查、鉴定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药材道地性评价体系,为最终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建立中药材道地性的统一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简便、快速、准确的鉴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