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一、妊娠鼻衄叶××,女,28岁。1978年11月3月初诊:病者去年妊娠数月,因鼻衄反复发作不止而致小产,产后鼻衄方止。此次妊娠五个月,近一个月来又常反复出现鼻衄不止,量不多,色鲜红,小腹微痛不适,咽干不渴,经治数医,症不减。舌红、苔薄白,脉滑数而细。证为精血养胎、肾阴因而不足,阴虚火升,火迫血上溢而致鼻衄,阴不足,胎失所养,因而小腹作痛,拟用养阴清热凉血法。处方:龙骨、牡蛎各30克(均先煎),白芍、桑寄生、旱莲草、  相似文献   

2.
《四川中医》1987年11期发表的“三鲜汤治鼻衄”的处方,经笔者验证于临床,治疗属实热性鼻衄5例,效果颇佳。例如:蒋××,男,32岁。1987年12月26日诊。2日前,突然鼻衄不止,曾用麻黄素滴棉花塞鼻而稍止,但  相似文献   

3.
郑××,女,19岁。1989年3月28日诊。夜间鼻衄反复发作3个月。发病前曾因“受凉”而致咳嗽,自服止咳西药,数日咳平,却见夜间衄血。初因出血量少而不以为  相似文献   

4.
一、鼻衄陈××,男,10岁。1983年7月12日诊。鼻衄半月余,二、三日一发,量多而色淡,常于夜间发作。刻诊:面色苍白,身体消瘦,精神倦怠,少气懒言,伴头昏,食欲不振,睡眠  相似文献   

5.
患者钟××,男性,20岁,工人。于1962年6月17日第二次住院。患者系钳工,1958年起有频繁与煤汽油接触史。1959年后常感头晕,疲乏无力,时有鼻衄。嗣后于1962年2月4日因鼻衄加剧,并次第出现齿衄,大便拉黑,皮肤散在性出血点,伴见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而第一次住院。  相似文献   

6.
<正> 例1 刘××,女,6岁。1973年4月8日初诊。主诉:鼻衄及牙龈出血半年余。现病史:鼻腔及牙龈反复出血,经治疗效差。慢性病容,语言低微,精神欠佳,乏力嗜睡。血小板检查:3.8万。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脉微细数,舌质红,苔薄白而燥。证属鼻衄,  相似文献   

7.
贵刊1983年第3期发表了陈从勇同志的《扎指法治疗鼻衄》一文。笔者按照其法治疗两例鼻衄,疗效极佳。不失为治疗鼻衄妙法。陈××,男,23岁。1985年9月2日诊。素患左鼻衄血,此次于夜间又衄血甚多,用堵塞鼻孔的方法无效。刻诊:面色苍白,左鼻虽已用药棉紧紧堵塞,而仍有鼻血流出。乃用细绳分别紧扎其双中指中节,扎毕,其鼻血滴流之势迅即减缓。两分钟后,鼻衄尽止。  相似文献   

8.
鼻衄治验     
张××,男,46岁。反复发生鼻衄已十余日,某医院五官科检查病因不明。用止血药、抗菌素、凝胶海棉压迫止血及中药治疗皆无效。1978年9月4日来我院就诊。症见:鼻衄不止,眩晕耳鸣,心胸烦闷,干咳无痰,神疲乏力,面色潮红,腰腿酸痛,苔薄微黄,舌质红尖赤,脉细而数。证属:肾阴亏损,君相火旺,迫血妄行之鼻衄。  相似文献   

9.
安××,女,36岁。1982年6月起患鼻衄,服药罔效。1989年3月11日来我队就诊。症见形体消瘦,颜面潮红,鼻腔干燥,残存血痴,口干不饮,夜难入眠,四季双足不温,纳凉腹痛,嗜好辛辣,唇舌干红,苔白不润,小  相似文献   

10.
上星穴治疗鼻衄,始见于《甲乙经》。余多年单用上星一穴治鼻衄,每效若桴鼓。取用1.5寸毫针从上星沿头皮上刺,频频捻转,血止出针。病例:刘××,男,小学教师,于79年5  相似文献   

11.
孙××,男,12岁,患鼻出血不止,在五官科治疗不效,前来求治。证见患儿面色苍白,兼有口渴,烦躁,舌赤苔黄无津,脉虚数,此为血热妄行,发为鼻衄。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放血1ml,鼻衄即止。按 大椎穴放血,能疏泻督脉经的郁热督脉经的郁热解,足阳明胃经亢逆之火也得以平熄,鼻衄自止大椎穴放血治疗鼻衄1例$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孙学良  相似文献   

12.
杨××,男,13岁。于1982年6月2日初诊。患儿半年来,左腿胫骨疼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纳谷不旺,头昏且痛,神疲乏力,齿衄,鼻衄,逐日加重,双下肢并有少量出血点。曾住宜昌××医院治疗。血检:血红蛋白6 g%,红细胞214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7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15%,单核细胞2%,  相似文献   

13.
蚂蝗入鼻,笔者用甘松汤诱出,钳取获效,现报导如下: 张××,男,42岁。1985年9月16日诊。患者4月前行路口渴,饮井水后,常觉鼻咽部有爬行感,时而鼻衄,渐感头昏。请人视之,见鼻腔内蚂蝗头左右摆动,瞬间即缩回。多次请医钳取未获。近日鼻衄频行、头昏加重、烦躁不安、昼夜难寐而求治。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鼻衄赵女,13岁.患鼻衄,大便干燥,胸胁发闷,口苦多呕,脉弦数而苔黄.某医用龙胆泻肝汤不效. 辨证为肝、胃火盛、迫血上行,胃火宜泻,肝火宜达,少佐潜纳,庶或有济. 疏方:柴胡9克,黄芩6克,大黄6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枳实6克,生牡蛎12克玄参12克,竹茹12克. 服一剂而大便畅通,鼻衄三日未发,照方又一剂而愈. 二、胃溃疡贾××,男,60岁.患胃溃疡已多年不愈,近因气恼,又复发作.胃脘痛剧,呕吐酸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来,笔者针刺迎香、太渊两穴治疗鼻衄收效满意。操作方法:以中强刺激为主,每次留针15~20分钟。李×,女。1972年7月卒发鼻衄,其势甚  相似文献   

16.
案一,再障急性复发危证徐××,男,16岁。82年8月5日初诊。病员于76年经川医确诊为“再障”(川医门诊号227147。住院号316035)。曾于77年10月及78年8月因反复鼻衄,皮下瘀斑,两次住川医儿科治疗。五天前因玉米包碰鼻后鼻衄不止,急护送来蓉,经×医院用纱条紧塞双鼻后,口中继续出血而来求治。诊见:躯干、四肢广泛  相似文献   

17.
<正> 黄土汤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为治疗远血的主方。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本方不仅可治远血症,且对衄血、子宫出血等证,亦有卓效。现举病案二则如下。一、鼻衄伍××,女,38岁,岑溪县三堡公社三合大队社员。1968年春,鼻衄三日不止,经大队赤脚医生用中药止血剂和注射仙鹤草素、维生素K、凝血质等无效。诊见面色苍白,腹部冷痛,心痞,肢冷,脉沉弱而芤。证已属虚,用黄土汤治之。一剂鼻衄显减,二剂鼻衄全止。。二、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18.
窦××,男,24岁。因左下腹疼痛24小时,于1989年8月3日住入本院外科。病案号:14985。患者曾于1988年4月因鼻衄经301医院检查诊断为血友病(凝血因子Ⅷ缺乏)。外科检查:左侧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12×5厘米条索状肿物,边界不清,质硬,不活动。体温38.5℃。血小板计数为2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5.6克%。  相似文献   

19.
石××,女,42岁,教师。1981年5月20日就诊。自述经常鼻衄,近两个多月来,鼻衄连连,每日必见。曾经他医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之药10余剂而罔效。现症:畏寒、口淡纳差、便溏、头昏、倦怠乏力,面色(?)白,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辨证:属脾虚阳衰,统摄无权。治拟:温中补脾,取其土  相似文献   

20.
鼻衄一则     
郭××,男,63岁,理发师。3年前春季因暴怒而发鼻衄,后每因情绪波动、饮酒、食肉类食物后,即头、身胀痛而后鼻衄随之发生。此证屡屡出现,出血时间愈发延长,常数盅盈碗,鼻内有灼热感。止血药不能止,后鼻道填塞,血则从口中返流吐出,经多间大医院中西医治疗未效,疑为鼻粘膜上皮癌。1985年5月5日求余诊治,证见面色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