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小儿泄泻的病机及治疗甘培尚甘肃省永登县中医院(730300)主题词泄泻/中医病机儿童辨证论治小儿泄泻其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2个月以上,病情较重,治疗较为棘手。祖国医学关于泄泻的述说颇多,《内经》有:“洞泻”之说,《幼科金针》云:“泄者,如水之泄...  相似文献   

2.
推拿配合三香散外敷治疗小儿泄泻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泄泻为小儿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甚则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为主症.临床上常规药物治疗往往见效慢.近三年来,笔者运用中医外治手法辨证施治配合三香散炒热外敷脐部治疗小儿泄泻8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泄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症的儿科常见疾病,脾虚型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多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在临床方面从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到辨病治疗,病与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系疾病,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感所致[1,2]。中医外治法在健胃运脾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科在临床中采用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小儿脾虚泻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80例患儿均来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泄泻证属脾虚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7例,女23例,平均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药治疗近况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王玲,卢蓓蓓(235000)婴幼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为小儿消化道常见病之一。目前在中医文献中,治疗此病方法各一。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小儿泄泻作一简述,以供同道参考。1辨证论治婴幼儿泄泻四季均能发生,以...  相似文献   

6.
小儿泄泻又称消化不良,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为多见。笔者自2005年4月~2006年6月间,采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其中以治疗寒湿泻、伤乳食泻、湿热泻为主),疗效较为满意,现选择5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婴泻颗粒加味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婴泻颗粒加味(炒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治疗小儿泄泻60例,西医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婴泻颗粒加味治疗泄泻患儿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多因外感风寒或暑热,内伤乳食,致脾胃运化失常;也有素体虚弱或久病脾虚,中焦运化无力等。分风寒泻、暑热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病情恶化,可致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治当敛阴、固阳兼施。运用神术散加减口服、灌肠对小儿多种证型泄泻进行辨证论治,并总结典型病例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蒙医辨证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63例小儿泄泻患儿分为热泻、寒泻、粘泻、伤乳泻等4种症型,以蒙医辨证施治为主,辅以西医的补液及降温、镇静等对症治疗。结果:痊愈49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8%。结论:蒙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泄泻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泄泻是一种以腹泻为主症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笔者1994~1996年宗健脾燥湿法以自拟苓香汤治疗小儿泄泻58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58例均为中医儿科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7岁。58例中(诊断标准参见《小儿内科学》〔1〕)属急性腹泻7例,轻型腹泻29例,迁延型腹泻22例。中医辨证分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属伤食泻9例,风寒泻6例,湿热泻29例,脾虚泻14例。化验检查:大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脂肪球。6例大便少量粘液。25例接受大便细菌培养,4例培养出大肠杆菌。部份病例治疗前使用过乳酶生,氟哌酸,…  相似文献   

11.
小儿泄泻是2岁内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久泻不愈则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西医以纠正脱水和药物为主。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越来越被现代人推崇。推拿历  相似文献   

12.
笔者2006年6月~2007年7月,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泄泻(其中以寒湿泻、伤乳食泻、湿热泻为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儿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最大2岁,最小32天;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2天。  相似文献   

13.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引起小儿泄泻的主要原因有内伤饮食、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然而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情况经常发生,故内伤饮食导致的伤食泻临床较为常见。笔者运用"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治疗伤食泻患儿45例,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与用常规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小儿的常见病,且以脾虚泻为多。笔者2003年6月-2006年6月应用经验方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泻1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文献。结果: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饮食所伤、脾肾虚弱、脾胃本虚。中医治疗小儿泄泻主要方法有脐部疗法、中药治疗、推拿治疗、针灸疗法,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方法多样,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陈昭定教授治疗小儿久泻经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师认为,小儿腹泻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为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所致.中医治疗本病大多以清热利湿止泻为主,常用苍苓止泻散、葛根芩连汤等.陈师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本,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腹泻以脾胃虚弱为主、病邪居次,治疗当重以健脾扶正固本为主,祛邪为次.陈昭定教授师承王鹏飞先生,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在跟随陈师学习期间,发现其自拟运脾止泻汤在用药组方结构上有其独到之处,且临床疗效颇佳,特别对于脾虚泄泻久泻不愈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小儿泄泻为小儿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多,夹杂不消化食物,甚则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为主症.大便镜检可见有脂肪球或见有红、白细胞,病原学检查有时可见有轮状病毒.笔者二年来,以推拿配合暖脐膏治疗小儿泄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经是中医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置在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临床应用以清法为主。清胃经具有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止血等功能。近年来笔者采用清胃经为主,配合其它穴位治疗小儿相关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泄泻男,1岁。2006年7月20日初诊。主诉:腹泻2  相似文献   

19.
<正>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系疾病,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生所导致[1,2]。湿热泻多见于夏秋之间,暑湿内扰,或冬春时节之风温等热移大肠而泻。我科在临床中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湿热泻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00例患儿均来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泄泻属湿热泻患儿。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古代医家认为泄泻“无不由于脾胃”和“源于湿”,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归纳了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包括治湿、分利涩肠、益气养阴和节食等常用大法,“久泻不止”还需采用升举脾阳和温肾法,伤食泻要配合“消导”法,但便如水样时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