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饭汤子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用传统的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定;用滑走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对根、茎、叶进行切片;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用一般理化方法进行理化鉴定.结果 发现根横切面韧皮纤维断续成环.茎髓部大,约占横切面的1/2.根、茎皮层和韧皮部内均含草酸钙簇晶.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分布有非腺毛和腺毛,中脉维管束为"V"形.粉末中具腺毛、非腺毛,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和螺纹导管,气孔平轴式.结论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鉴定具有快速、简便、省时、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三裂蛇葡萄根进行部分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及薄层色谱的方法作生药学初步研究.结果:其主要显微特征为根横切面皮层窄,有的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韧皮部被射线分隔成束,由里向外逐渐变小.木质部导管大型,有纤维伴随,射线由里向外逐渐增多.叶横切面主脉维管束3~4个排列成不连续环,外韧型,束间有薄壁细胞,每一束外均有纤维群.黏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粉末特征草酸钙针晶较多,淀粉粒单粒呈肾形、新月形、卵圆形或长卵形,有的可见层纹.木纤维散在或成束,有明显的斜孔纹.薄层色谱中,不同产地的药材在相应色谱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为玉葡萄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鉴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三裂蛇葡萄根进行部分生药学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及薄层色谱的方法作生药学初步研究。结果:其主要显微特征为根横切面皮层窄,有的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韧皮部被射线分隔成束,由里向外逐渐变小。木质部导管大型,有纤维伴随,射线由里向外逐渐增多。叶横切面主脉维管束3~4个排列成不连续环,外韧型,束间有薄壁细胞,每一束外均有纤维群。黏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粉末特征草酸钙针晶较多,淀粉粒单粒呈肾形、新月形、卵圆形或长卵形,有的可见层纹。木纤维散在或成柬,有明显的斜孔纹。薄层色谱中,不同产地的药材在相应色谱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为玉葡萄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鉴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含羞草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含羞草根横切面主要特征为①木栓细胞3-7列,外被落皮层;②皮层宽窄不一,纤维散在,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或色素块,油细胞偶见,在皮层、韧皮部可见分泌腔,内含有不规则黄色分泌物;③韧皮部纤维束较多,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④形成层呈环状,波状弯曲,细胞2-3列;⑤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纤维构成,纤维具有晶鞘;⑥射线细胞1-3列,内含淀粉粒或色素物质。理化实验表明:含羞草含生物碱、有机酸、黄酮类、酚类、氨基酸及内酯性物质等成分。另含含羞草碱(Mimosine)、含羞草甙(mimoside)、D-松醇(D-pinitol)。结论:含羞草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材,该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朱海涛  陈吉炎  陈黎  肖淼生  安志斌 《中药材》2008,31(8):1131-1134
目的:为藤梨根的生药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紫外光谱鉴别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根横切面中,木栓层夹有1~3条石细胞环带,韧皮部散在有石细胞群及较多粘液腔,粘液腔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侧根横切面中,内皮层细胞呈纺锤形,每个细胞由径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粉末中石细胞孔沟较深,有的纹孔及层纹明显,淀粉粒、草酸钙针晶较多.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藤梨根生药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过江龙、楹树两种有毒药用植物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中毒抢救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结果发现过江龙茎横切面皮层较宽,中间具纤维束,环状排列。叶横切面的中脉维管束上方有栅栏组织通过。根、茎、叶粉末中嵌晶纤维众多,胞腔大。楹树嫩茎横切面呈五棱形,韧皮部外侧具厚壁组织,连成环带状,正对棱角处下方具大小不等维管束,髓部仅一侧具异常维管束。结论以上生药学特征可作为过江龙、楹树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软枝黄蝉和马缨丹两种药用植物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有关部门临床应用、中毒抢救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结果软枝黄蝉根横切面木栓层极宽,明显分为两层;茎横切面具柱鞘纤维;粉末中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极多。马缨丹根横切面射线细胞结构较特殊,茎横切面四方形,且具有厚壁组织;粉末中单细胞非腺毛众多,分泌细胞中含橙黄色油滴。结论以上生药学特征可作为软枝黄蝉和马缨丹的主要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磨盘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磨盘根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结果:磨盘根与根茎横切面的中柱鞘纤维4~5轮断续成环;根皮层的薄壁细胞中有多数草酸钙簇晶、方晶及淀粉粒,根茎皮层中间有1~3列厚角组织形成一环;粉末中纤维较多。结论:磨盘根生药学特征明显,可用于鉴别该生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香白芷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对香白芷进行鉴别.结果:香白芷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叶片二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苞片披针形,花白色;药材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断面皮部、木部明显,黄棕色;根横切面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糊化的淀粉粒,韧皮部有分泌道散在;药材粉末中可见淀粉粒、石细胞、木栓细胞和网纹导管等.结论:实验结果理想可靠,可以作为香白芷基原、性状和显微鉴别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楤木属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搞清楤木属12种植物的根、茎或根茎的性状及组织显微特征,提出种间的特征。方法:性状及显微观察。结果:各种间组织特征基本类同,均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分泌道在皮层部、韧皮部和髓部广泛存在;根的皮层部及韧皮部均无厚壁细胞,唯木本植物茎的皮层部或韧皮部有纤维或石细胞。结论:找出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生药学上的鉴别特征及种间的鉴别特征;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植物分类学将本属下的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二个自然群作为二个亚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铜钱树补气;主治劳伤乏力[1].越南悬钩子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2].关于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显微鉴别特征未见报道.本试验对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滑走切片法进行切片,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结果:发现铜钱树横切面皮层较窄,木质部宽广,导管大型;茎横切面木质部细胞排列有序,髓部大;叶横切面维管束与下表皮间有分泌腔;粉末中淀粉粒脐点点状或裂隙状.越南悬钩子根横切面皮层和韧皮部内均有石细胞群分布,导管大型;茎横切面韧皮部外侧为断续成环的韧皮纤维;叶中脉维管束呈U字形;粉末中石细胞成群,草酸钙簇晶棱角较尖锐.结论:以上的显微特征可作为铜钱树和越南悬钩子的主要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时黄草乌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种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黄草乌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其主要特征为:块根椭圆球形,茎缠绕,叶片坚纸质,五角形,花序有3~6花,皮层有石细胞,并含有众多淀粉粒,茎横切面中柱鞘纤维宽广,叶肉组织为异面型,气孔不定式.花粉粒具三个萌发孔.理化预实验表明其所合成分为:生物碱、糖类、苷类、蛋白质、多肽.由薄层色谱图看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舍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为黄革乌全草制定药材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对药材茎横切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倒心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少;木栓层细胞4~6列;栓内层细胞3~4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多;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密聚;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稍尖形。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多;木栓层细胞三十余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少;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较疏;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锐尖形。结论显微鉴定能很好地区分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这两种植物。  相似文献   

14.
洪俐  彭学著 《中医药导报》2008,14(5):111-112
目的:对旋花苗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结果:旋花苗茎横切面的皮层和髓部薄壁细胞发达,维管束类型为双韧型维管束。叶横切面栅栏组织由2列短柱状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也是双韧型维管束。粉末中导管和纤维较多,气孔为平轴式。结论:旋花苗的这些生药学特征可用于鉴别该生药。  相似文献   

15.
麻布七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麻布七的生药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结果麻布七根横切面中,后生皮层细胞木栓化,皮层中有一轮环状排列的异型维管束,射线细胞中夹杂有径向排列成行的小型棕色细胞;粉末中含有大量淀粉粒,后生皮层组织碎片呈棕褐色,细胞表面观呈类方形或多角形.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麻布七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有关红子仔和双花蟛蜞菊的显微结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对二者进行显微特征研究,为二者的鉴别、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法对茎、叶进行切片,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结果:红子仔根横切面皮层较窄,韧皮部宽广,导管小型,散在;茎横切面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较多,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外被角质层,海绵组织排列较疏松;粉末中淀粉多为复粒,脐点呈点状,草酸钙方晶少量。双花蟛蜞菊根横切面皮层宽广,导管大型,散在;茎横切面皮层较窄,韧皮部较窄,韧皮部具韧皮纤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少而大型,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外侧被角质层及稀疏非腺毛,中脉维管束圆形;粉末非腺毛较少,石细胞方形或椭圆形。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可作为红子仔和双花蟛蜞菊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叶底珠根皮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以及薄层色谱(TLC)法对叶底珠根皮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横切面由外向内依次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韧皮射线、木质部;粉末中清晰可见木栓细胞、薄壁细胞、草酸钙簇晶、淀粉粒等;以一叶萩碱和别一叶萩碱作对照品用薄层色谱(TLC)检测药材中含有这两种成分,并且两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结论:本实验为叶底珠根皮的鉴定,药材标准的制定及为叶底珠生药的资源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旋花苗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结果:旋花苗茎横切面的皮层和髓部薄壁细胞发达,维管柬类型为双韧型维管柬。叶横切面栅栏组织由2列短柱状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柬也是双韧型维管柬。粉末中导管和纤维较多,气孔为平轴式。结论:旋花苗的这些生药学特征可用于鉴别该生药。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5,(2)
目的:研究痰火草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痰火草根、茎、叶进行切片,使用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及显微特征。结果:根表皮可见根毛,下皮为1列增大的类方形薄壁细胞,横切面内皮层环状排列,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茎横切面有20~22个维管束间断排列成环,皮层可见草酸钙针晶,薄壁组织中有分泌腔分布;叶脉横切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叶下表皮具有非腺毛,气孔为平列四细胞型;全草粉末中可见苞片表皮、花瓣表皮、花粉粒、草酸钙针晶、非腺毛、导管和淀粉粒。结论:痰火草组织特征明显,可为其鉴定、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勉  袁王俊  吴宏欣  李昌勤  康文艺 《中药材》2008,31(9):1328-1329
目的:对药用植物绿豆升麻的组织形态、理化性质等特征进行鉴别.方法:采集原植物类叶升麻,对该植物的根茎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绿豆升麻的生药学特征明显:其横切面髓部薄壁细胞发达,紧接维管束处有石细胞分布.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粉末鉴定其淀粉粒多为单粒,呈圆形、椭圆形及类圆形.导管多见,多为梯纹、网纹和具缘纹孔导管.通过理化鉴定可以推知其含有萜类、蒽醌类、酚类和鞣质类化合物.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绿豆升麻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