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景德鎮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热敏灸配合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及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两组治疗前后VAS关节疼痛评分、Lysholm评分、50码最快步行时间三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关节疼痛评分(24.06±2.73)分,优于对照组的(36.12±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ysholm评分(89.77±19.17)分,优于对照组的(82.26±1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0码最快步行时间(30.22±2.37)s,优于对照组的(32.25±2.3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口服可明显提高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针灸、熏洗、按摩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运动疗法,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VAS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均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运用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实施膝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Lysholm、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某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为基础性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47例,接受膝三针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种不同锻炼方式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5 d、30 d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75.41±3.39)分、(87.69±5.18)分高于对照组的(65.28±4.27)分、(78.78±5.6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和膝三针治疗时不仅可降低患者疼痛评分,也可提升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结合中药电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中药电熨治疗,治疗组进行中药电熨加功能训练综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Lysholm评分有显著改善(P=0.000);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3)。结论功能训练结合中药电熨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针灸应用于骨关节炎(OA)的治疗中,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僵硬程度、膝部功能、膝骨关节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评分和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WOMAC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灸应用于KOA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僵硬程度和膝部功能,减轻膝骨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20例,每组60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予以脉冲射频术治疗)和对照组(予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6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病人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膝关节损伤及骨关节炎调查问卷(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 KOOS)方面的差异。结果:最终试验组病人57例(95%),对照组病人56例(93.3%)完成随访。两组病人治疗前VAS分值(P=0.57)和KOOS分值(P=0.90)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V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 <0.05),KOOS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疼痛方面,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t=-4.95, P=0.00)、12个月(t=-5.7, P=0.00) V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t=8.30, P=0.00)和12个月(t=12.36, P=0.00)KOO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术治疗膝骨关节炎长期效果优于口服塞来昔布,可以显著减轻病人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关节炎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探讨超声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7例,病膝100例。将病膝随机分为超声关节炎治疗仪治疗组,即超声组(A组)50例和安慰剂组(B组)50例,即无超声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勒凯纳(Lequesne)评分。结果 A组单样本分析显示VAS疗效指数P=0.000,Lequesne疗效指数P=0.000。B组单样本分析显示VAS疗效指数P=0.000,Lequesne疗效指数P=0.024。A、B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VAS疗效指数P=0.000,Lequesne疗效指数P=0.000。结论 超声治疗可明显减轻膝关节炎的局部症状,缓解关节肿胀,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减轻关节炎症,对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活血消肿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5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按临床常规用药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及"活血消肿汤"。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进行VAS和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常规治疗加用中药外敷联合"活血消肿汤"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鲁西骨科医院2014-07—2015-06收治的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与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实施针灸配合规范化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VA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接受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利于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强筋壮骨汤加减联合温通针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筋壮骨汤加减+温通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强筋壮骨汤加减联合温通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高频热疗、中频脉冲及蜡疗治疗,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康复组在以上物理因子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系统化的康复护理指导。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能力及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康复组患者ADL评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52±0.46)分,(68.82±0.74)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71±0.66)分,(62.06±1.25)分,两组患者ADL能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明显改善,且康复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0,P=0.015;t=13.800,P=0.044)。对于两组治疗效果,康复组优良率(89.7%)高于对照组(5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1,P=0.009)。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指导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能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田有粮  李月  李茜  金鑫鑫  王媛  朱宏 《中国康复》2010,25(6):444-446
目的:观察长圆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以探讨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长圆针组和传统针组各30例。长圆针组根据经筋自四肢末端向心性循行分布规律,以足三阳、三阴经筋受损的筋结点用长圆针进行刮拔,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法进行评定和比较2组疗效。结果:长圆针组治疗3次,传统针组治疗30次后,VAS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长圆针组明显低于传统针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长圆针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针组(46.7%、100.0%与23.3%、86.7%,P〈0.05)。结论:长圆针不仅能对KOA关节局部神经络穴位发挥针刺治疗作用,还能对病变组织进行松解、剥离及减压,阻断骨关节炎形成的病因,使关节内外应力平衡,达到解除疼痛、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56例CPHD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并发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BNP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研究组肺动脉压治疗前、后分别为(39.7±6.2)、(26.5±3.8)mmH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2,P=0.000);对照组肺动脉压治疗前、后分别为(38.4±5.1)、(31.5±4.5)mmH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8,P=0.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2,P=0.000)。研究组B型脑钠肽(BNP)治疗前、后分别为(873.0±12.9)、(382.0±11.4)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627,P=0.000);对照组BNP治疗前、后分别为(862.0±12.3)、(568.0±12.6)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135,P=0.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03.490,P=0.000)。研究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8±9)%、(6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56,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2±7)%、(4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85,P=0.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8.308,P=0.000)。研究组24h尿量治疗前、后分别为(0.9±0.4)、(1.6±0.3)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20,P=0.000);对照组24h尿量治疗前、后分别为(0.9±0.2)、(1.0±0.6)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0,P=0.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592,P=0.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23/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1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9,P〈0.05)。结论rhBNP能有效改善CPHD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韦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914-1916
目的探讨玉龙散结合熥络宝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玉龙散结合魉络宝治疗,对照组采用玉龙散直接外敷,比较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皮肤刺激反应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WOMAC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疼痛、肿胀、晨僵指标的得分分别为(0.93±0,63),(0.93±0.49),(0.93±0.5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6±0.74),(1.06±0.48),(1.16±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0,3.24,2.16;P〈0.05);观察组皮肤刺激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1,P〈0.05);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5)。结论玉龙散结合魑络宝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优于玉龙散直接外敷,效果好,方法操作简单,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面部与四肢按摩联合电刺激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头面部与四肢按摩联合电刺激法治疗,同时给予规范的康复护理指导。两组患儿采用发育筛查测验法(DST)测试其智力指数(MT)、发育商(DQ)及粗大运动功能试验量表(GMFM)的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MT、DQ和GMFM评分分别为(79.28±2.20)、(73.44±1.21)、(36.25±4.66)分高于治疗前(71.24±2.22)、(65.07±2.54)、(23.14±4.4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57,~17.96,0.82;P〈0.01);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72.14±2.09)、(68.24±1.98)、(28.65±4.85)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04,7.85,3.84;P〈0.01);对照组患儿治疗后MT、DQ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7,P〈0.05)。结论头面部与四肢按摩联合电刺激法对痉挛性脑瘫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觉和行为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胰岛素笔使用、胰岛素相关知识干预,发放糖尿病干预手册、胰岛素笔使用说明书、血糖监测日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视觉和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初次注射胰岛素后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进行注射疼痛评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VAS、SAS、SDS、SSRS评分,干预前后血糖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初次注射胰岛素VAS评分(0.82±0.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前SAS、SDS、患者满意度、SSRS评分(46.71±13.88),(49.45±12.53),(6.31±0.68),(40.78±1.45)分与对照组患者(47.98±11.06),(48.81±10.29),(6.51±0.65),(41.42±1.6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3,3.32,10.87,3.23;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38.68±6.03),(38.35±5.19)分及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44.93±8.26),(46.10±8.23)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02,24.50,7.71,11.87;P〈0.01),且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7,2.28;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SSRS评分(8.50±0.33),(44.31±3.84)分及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SSRS评分(6.71±0.59),(42.76±0.76)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51,8.81,3.22,2.88;P〈0.05),且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SS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50,2.82;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5.99±0.92)mmol/L,餐后2h血糖(7.82±1.38)mmol/L,均低于对照组(7.26±1.92),(9.13±1.3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7,6.12;P〈0.05)。结论应用视觉和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初用胰岛素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痛感,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椎体成形手术的1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PVP组(89例)和PKP组(67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VP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85±0.81)d,卧床时间(1.48±0.68)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36±0.84)d、治疗后VAS评分为(2.19±0.77)分;PKP组患者住院时间(4.71±0.77)d,卧床时间(1.53±0.52)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40±0.64)d,治疗后VAS评分(2.26±0.63)分;两组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702,0.355,0.491,0.348;P均〉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1.30±0.19)万元,PKP组患者住院费用(4.79±0.22)万元,两组在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63,P〈0.01)。PVP、PKP两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30.34%VS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31,P〈0.05)。结论PVP、PKP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在手术费用方面PVP较PKP低,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PKP较PVP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在高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10月在上海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大专护生63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1人,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对照组32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结果培训前对照组护生核心能力为(142.95±20.987)分,培训后为(155.84±22.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00);培训前研究组护生核心能力为(148.32±24.370)分,培训后核心能力为(178.00±22.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20, P=0.000);培训后研究组护生的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91,P=0.000)。结论在整体护理教学中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52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矫正。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用护士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影响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NOSIE评分社会能力(35.10±3.89)分、社会兴趣(28.87±3.08)分、个人整洁(28.15±2.41)分,均高于对照组(20.34±2.38)分,(19.98±2.54)分,(21.43±2.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56,12.03,9.01,P〈0.01);迟缓(6.78±2.11)分、抑郁(5.23±1.38)分,均低于对照组(11.59±2.65)分,(11.79±2.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61,11.2,P〈O.01);激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矫正干预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缓解护理人员的部分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