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3,(9):1421-1422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文献引用:周晓卿,赵丽洁,姚黄,等.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421-142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刺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老年VBI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4例,药物组36例,均每日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综合组加用小脑顶核刺激,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底动脉(VA、PCA、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综合治疗组5~7天时,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 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双侧VA、PCA、BA的Vm均增加,综合组优于药物组( P<0.05).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可显著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供血不足区域的血流灌注,改善脑细胞功能,有助于老年VBI患者症状的早期改善,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孙艳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48-2049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许昌市立医院治疗的146例老年VBI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73例。西药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0.41%(66/73)]高于西药组[76.71%(5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VBI眩晕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清ET-1、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血清ET-1、CGRP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LVA、RVA、B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明显低于对照组,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显著减轻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调节机体ET-1、CGRP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倍他司汀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胆汤加减;均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改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长春西汀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通窍活血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IMT、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可行性,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分、左右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LVA、R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A、RVA及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A、RVA及B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0~2 h及3~6 h的起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60例,随机分成2组,灯盏花素组80例,低分子右旋糖苷组80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TCD变化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呕吐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5%(P<0.05),且TCD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增快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素可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配合电针上段颈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透刺配合电针上段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电针上段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技术联合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检测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评估作用.方法 分析50例临床诊断为VBI患者(VBI组)的TCD资料,记录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血管峰值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未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以及血浆ADM值等,并与同期50名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VBI组VA和BA的Vm 、Vs以及Vd明显低于对照组;PI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BI组血浆AD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联合血浆ADM检测可为VBI患者病情及治疗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中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乳突法中频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采用美国制造的(MARIZ-TC)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和血流搏动指数(P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乳突法中频电刺激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刺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VBI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4例,药物组56例,均每日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综合组加用小脑顶核刺激,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底动脉(VA、PCA、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综合治疗组5~7天时,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双侧VA、PCA、BA的Vm均增加,综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可显著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供血不足区域的血流灌注,改善脑细胞功能,有助于老年VBI患者症状的早期改善,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评价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联用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禾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VBI性眩晕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加尼莫地平治疗。14天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液动力学改善情况及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①两药联用总有效率91.7%;②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气血亏虚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6例),并与活血化瘀的丹参液相对比(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TCD检测,分别测定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参麦注射液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加TCD检查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均优于丹参液组。结论应用中成药同样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与40例同龄正常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VBI组平均血流速度(Vm)减低占29.3%,Vm增高占34%,Vm正常占36.7%,VBI组动脉指数(PI)普遍升高,说明VBI表现特点是血流阻力升高,血管顺应性减低,Vm增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督健脑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督脉之气受阻之间的关系,运用通督健脑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将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通督健脑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促进脑供血的作用。结果试验组55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55例,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58.2%,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观察表积分比较,试验组明显偏低(P(0.0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BA)、左、右椎动脉(LVA、RV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显示,通督健脑针法能全面、有效提高VA、BA的Vs、Vd、Vm,解除该病所致Vs、Vd、Vm降低的状况,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P(0.01和P(0.05)。结论取督脉经穴能明显缓解督脉经气阻滞、脑髓失养,对指导临床随经辨病选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9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灯盏细辛治疗)49例与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45例,通过3~7 d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8%(45/4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刺五加,对照组用川芎嗪。观察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1),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川芎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3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行常规治疗的49例设为对照组,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54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医治前比较,两组医治后BA、VA水平均提高,但是观察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医治总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3.47%更高(P0.05)。结论脑血栓VBI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有效促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得以改善,并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