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核T_3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受体放射分析技术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核T_3受体的方法。应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完整细胞与~(125)I-T_3温育进行结合试验,用Triton X-100分离核,Scatchard法分析受体结合参数。本法简便可靠,应用微量细胞,需血量少,适合临床研究。8例正常人淋巴细胞及其核T_3R的Kd值分别为1.02±0.12和0.93±0.18nM,MBC分别为87.5±19.7fM/1×10~6细胞和44.6±7,2fM/1×10~6核,或3.72±0.56fM/μgDNA。  相似文献   

2.
T_3的脱氨基代谢物三碘甲腺乙酸(Triac)在体内有弱的拟甲腺活动,但在体外它是~(125)Ⅰ—T_3与甲腺激素受体(RT)结合有力的竞争性抑制剂。为了探讨用~(125)Ⅰ—Triac测定RT,作者比较了大鼠肝核kcl提取液中~(125)Ⅰ-Triac和~(125)Ⅰ-T_3的结合特性。 大鼠经断头处死,取出肝脏并收集血液备用。所有步骤均在2—4℃冷室中进行。肝脏剪碎后制成匀浆,经悬浮及离心而洗涤。洗过的沉淀块悬浮于内含0.4M KCl的提取液中,离心得到的上清液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了94例正常孕妇(第一期27例,第二期27例,第三期40例),29例产妇(产后2天),14例新生儿脐血的血清TT_3、TT_4和~(125)I-T_3MAA吸收比值,并计算FT_3I和FT_4I,与已发表过的正常值作比较。结果正常人妊娠期血清~(125)I-T_3MAA吸收比值下降,血清TT_4、TT_3升高,分别为0.78±0.136、12.05±3.57μg/dl、178.56±35.56ng/dl对0.96±0.06、9.23±  相似文献   

4.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T_3R)测定方法,测定14例单纯性肥胖症和10例正常成人T_3R的最大结合量(B_(max))和解离常数(Kd)以及甲状晾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TT_3、TT_4都在正常值的高限,外周血淋巴细胞T_3R的B_(max)((?)±s)为18.00±2.90fmol/0.5×10~6细胞,较正常成人(28.94±3.60fmol/0.5×10~6细胞)显著降低,而Kd值与正常成人没有显著差异。这为探讨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正常孕妇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IGI,以及部分胰岛素拮抗激素,包括hGH(HPL)、T_3、T_4、~(125)I-T_3 MAA吸收比值测定,发现(1)妊娠期空腹血糖较非孕期低,尤以孕中期为甚;(2)妊娠早、中期有18%左右的亚临床低血糖症;(3)妊娠中胎盘分泌的拮抗激素特别是HPL(与hGH有交叉反应)增加胰岛负荷;(4)胰岛负荷增加表现为空腹高胰岛素血症,以及服糖后血糖升高,尤以孕后期为甚,IGI反应也增强,尤以孕中期为著。上述结果揭示妊娠有致糖尿病倾向,因此对超重或疑有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宜密切随访OGTT。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甲状腺功能检查的一些新进展。其中尤以结合运用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与I~(125)T_3树脂吸收率测定对估量甲状腺功能与早期准确诊断甲状腺疾病较有实用意义。解放后,我国各地有关这方面测定技术日益发展,不少医院已能测定血清蛋白结合碘(PBI)及I~(125)T_3红细胞吸收率,有的医院已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_4的含量,甚至有的已能测定血清T_3及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本文指出,如不具备测定血清T_4的条件,血清PBI(在除外干扰因素以后)的数值与血清T_4的数值基本上有同等的价值,且具有相同的意义。I~(125)T_3红细胞吸收率与I~(125)T_3树脂吸收率也具有同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良好指标。一般认为它们通过细胞核中的碘化酪氨酸受体发挥其生理作用。但是,在长期口服苯妥英(抗癫痫药)的病人中,不仅血清总T_4,T_3降低,游离T_4、J_3也降低。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病人多无甲低表现,血清TSH水平不升高。这一事实提示:苯妥英可能以某种机制改变了甲状腺激素的细胞作用。本文通过对鼠垂体前叶细胞研究,旨在探讨(1)苯妥英对T_3与细胞核结合的影响,(2)苯妥英对TSH从前叶细胞释放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垂体前叶取材于200~300g的雄鼠,经匀化离心和冲洗后获得细胞核。将细胞核孵化在~(125)I标记的T_3缓冲液中,然后加入苯妥英,测定T_3与细胞核的特异结合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T_3受体(T_3R)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糖尿病组血清T_3、FT_3、T_3/rT_3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T_3增高但不显著,T_4、FT_4和TSH皆正常,符合低T_3综合征。糖尿病组淋巴细胞核T_3R MBC显著增高,为正常对照组的1.5倍;核T_3R MBC与血清T_3、FT_3、T_3/rT_3比值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核T_3R表现为受体数量增多的升高调节(up regulation),可能是对血清T_3浓度降低的一种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测定20例胆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TL-CFU)及亚群分布,发现其TL-CFU明显下降,仅为正常人之56.20%;OKT_3~+减少,OKT_3~+增多,OKT_4~+/T_3~+比值下降及倒置;总胆红质量和TL-CFU,OKT_3~+,T_4~+,T_3~+,T_4~+/T_3~+之间无相关关系。提示胆管癌患者细胞免疫明显受损,Ts增多介导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 T_3与离体肝细胞核结合实验的方法,探讨甲低功大鼠肝核 T_3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肝α-磷酸甘油脱氢酶(α-GPD)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甲低功大鼠肝核 T_3受体的亲合常数(Ka)明显增加,最大结合容量(MBC)明显下降,肝α-GPD 与 MBC 之间呈正相关。提示核 T_3受体的结合容量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控制。在不同的甲功状态下,T_3通过调节自身受体蛋白的合成进而诱导α-GPD 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人胎儿脑细胞核T3及其受体的个体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对胎儿脑细胞核T_3及其受体的个体发生进行的系统研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胎儿的大、小脑细胞核受体对T_3的亲和常数(Ka)值不因脑区不同或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显著差别;(2)胎儿大、小脑细胞核T_3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MBC)值有所不同,但均随孕龄增加而增高,且各呈线性相关;(3)胎儿脑细胞核内源T_3含量(总量及受体结合形式者)随发育而增高,且与受体MBC值的增长显著相关;(4)受体占位率不随发育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人体胃粘膜、十二指肠粘膜、结肠粘膜或胰腺组织的外科手术标本以~(125)Ⅰ标记的胃泌素17(~(125)Ⅰ-G17)进行特异性结合(specific binding)的研究(译者注:这些标本捣碎离心后获得细胞膜碎片,其中含有G-17的受体和其他膜蛋白质。加入~(125)Ⅰ-G 17后,部分与受体结合,称特异性结合,部分与其他膜蛋白质结合,称非特异性结合,故混合物离心后对沉渣所测得的放射性(cpm)为总结合;如以G-17或五肽胃泌素先加入与受体结合使之饱和,然后加入~(125)Ⅰ-G 17,则~(125)Ⅰ-G 17只与膜蛋白质结合,此时对沉渣所测得的放射性为非特异性结合,总结合减去非特异性结合即得特异性结合。)对胃底腺粘膜,研究了受体结合的标准。结果如下:(1)证实有饱和性,即有限度的结合能力;(2)与G-17有高度的亲和力,其离解常数为1.6×10~(-9)M,结合能力(bin-ding capacity)为15fmol/mg 蛋白质;(3)组织特异性,证实与胃底腺粘膜有高度的结合力;(4)激素特异性,证实与G-17及五肽胃泌素有高度特异性。标记物与十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受体蛋白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肝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HBV进入PBMC的可能途径,以期了解HBV感染PBMC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PBMC。用RIPA提取人PBMC和肝细胞(肝脏肿瘤癌旁组织)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以检测HBV受体蛋白在两种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HBV受体蛋白阳性,与hNTCP抗体反应条带位于(35~40)×103之间,与预期一致;人PBMC蛋白无此反应条带,即hNTCP检测阴性。结论 PBMC不表达肝细胞表面的HBV受体蛋白,病毒可能循非受体途径进入PBMC,或PBMC表面的HBV受体与肝细胞表面的HBV蛋白受体蛋白不同。关于HBV感染PBMC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改良APAAP染色法对30例正常成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经与原APAAP法比较,认为有推广价值。1.原理:用OKT_(11)、OKT_4和OKT_8作为第1抗体,与外周血T细胞中相应的T_(11)、T_4和T_8结合;第2抗体(羊抗鼠IgG)起桥联作用,其中一个Fab段联接第1抗体的Fc段,另一个Fab段联接APAAP复合物的Fc段,通过复合物中的硷性磷酸酶催化底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证明,卵巢及睾丸均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体,受体放射分析法在受体测定中具有简便、可靠、准确的特点,作者以~(125)碘标记hCG作示踪剂,以卵巢组织制备受体制剂,经匀浆、冷冻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细胞膜部分,以不同量之未标记hCG、卵巢细胞膜及~(125)I-hCG保温进行结合反应,并以γ-球蛋白及聚乙二醇为分离剂分离游离及结合放射性。  相似文献   

16.
NIDDM患者单个核细胞胰岛素受体放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过氧化物酶法制备A_(14)-~(125)I胰岛素,泛影葡胺-聚蔗糖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优选受体结合试验条件,建立了单个核细胞胰岛素受体放射分析法。测定了54例NIDDM患者、29例单纯肥胖症患者和27例正常人的单个核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率(MIB)。结果表明NIDDM组的MIB显著低于正常组,空腹血浆胰岛素(FPI)高于正常组;NIDDM肥胖型组中MIB与FPI呈负相关。证实胰岛素受体缺陷是NIDDM产生胰岛素抵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献中已报道雌激素在人体内对甲状腺有普遍性的抑制作用,本文旨在评价雌激素是否能影响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的分泌。6例未经治疗的 Graves′病患者(女4例、男2例),年龄32~50岁。通过由内源性标记的[~(125)碘]甲状腺素(T_4)及外源性给予(~(131碘]T_4的去碘作用,测定尿放射性碘来估价甲状腺的释放功能。尿~(125)碘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戊二醛二步法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半抗原 T_4相偶联。研究了酶醛化时戊二醛的浓度,T_4和酶的克分子比与 T_4-HRP 结合物活性的关系。戊二醛的最佳浓度为 HRP 的光1600倍,T_4/酶克分子比以1∶3为宜。经纯化及分离后的 T_4-HRP 用于 EIA 考察其活性,所测光密度值维持在1.0以上,具有一定的灵敏度。用于测定血清标本所得的结果与放射免疫法测定值接近。T_4-HRP 用 SDS-PAGE 法确定的分子量约为4×10~4dal。标记效果取决于酶与戊二醛反应程度和反应物的克分子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子宫脱垂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老年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4~2017-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因子宫脱垂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术后是否口服康复新液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卡络磺止血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连服14 d。术后第2天(T_1)及术后第16天(T_2)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_1、T_2时点全血CD3~+、CD4~+、CD8~+及CD4~+/CD8~+T细胞亚群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T_2时点全血CD4~+T细胞水平高于T_1时点,而CD8~+T细胞水平低于T_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D3~+及CD4~+/CD8~+T细胞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T_1时点与T_2时点相比较,患者全血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T细胞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子宫脱垂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后辅助口服康复新液治疗可能更好地调节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利于术后康复,但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用~(125)Ⅰ标记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125)Ⅰ-EGF)与分离制备的胃癌和癌旁组织细胞膜进行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胃癌细胞膜~(125)Ⅰ-EGF结合量为13.5±3.84fmol/mg膜蛋白,癌旁组织为6.15±1.65fmol/mg膜蛋白,两者差异显著(22例,t=8.25,P<0.01)。高分化组胃癌~(125)Ⅰ-EGF结合量显著低于低分化组胃癌(P<0.05)。Scatchard分析表明,胃组织细胞膜EGF受体是一种单一亲和力的受体。胃癌~(125)Ⅰ-EGF最大结合力(B_(max)=26.15±2.17fmol/mg膜蛋白)高于癌旁正常组织(B_(max)=19.87±2.81 fmol/mg膜蛋白),两者差异显著(t=2.95,P<0.05)。胃癌EGF受体的亲和力(K_D=11.13±0.22nM)大于癌旁正常组织(K_D=1.79±0.23nM),两者差异显著(t=3.59,P<0.05)。本研究表明,胃癌细胞膜表面EGF受体在数量和亲和力两方面都有显著改变,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GF受体与其配体所形成的自/旁分泌增殖环可能起着重要的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