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在儿童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丽姝  刘莹  高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612-2613
我国城市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儿童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渐渐增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治疗方面只靠专科医生干预儿童的不良行为、异常心理,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父母在儿童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以期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02-01/2003-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门诊就诊的儿童多动症患儿50例进行12周盐酸氟西汀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并通过儿童行为量表和48项儿童行为问卷观察,及脑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儿童行为量表中抑郁焦虑、社交退缩、躯体主诉、思维问题、注意缺陷、社交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治疗前后48项儿童行为问卷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指数、纠正总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胶囊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彭鑫  崔焱 《护理研究》2010,(4):847-849
综述了糖尿痛儿童青少年流行病学情况、代谢控制、心理行为问题与代谢控制的关系、心理行为干预,提出应对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行为筛查,针对其主要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心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流行病学情况、代谢控制、心理行为问题与代谢控制的关系、心理行为干预,提出应对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行为筛查,针对其主要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心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效果,以期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02-01/2003-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北碚医院门诊就诊的儿童多动症患儿50例进行12周盐酸氟西汀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并通过儿童行为量表和48项儿童行为问卷观察,及脑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儿童行为量表中抑郁焦虑.社交退缩、躯体主诉、思维问题、注意缺陷、社交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或0.05)。治疗前后48项儿童行为问卷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指数、纠正总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胶囊合并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与放松训练、家庭应对指导、认知和脱敏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1例6~14岁的哮喘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29),两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 大多数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针对哮喘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药物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与放松训练、家庭应对指导、认知和脱敏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6~14岁的哮喘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4),两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大多数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行为问题检出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儿童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针对哮喘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药物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对7~14岁的80例哮喘儿童和80例正常儿童用美国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儿童往往存在焦虑、抑郁、自卑感、过分依赖等。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较普通儿童有更多心理行为问题,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应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的改善。方法选择本院儿科和临床心理科就诊的58例学龄前儿童,按就诊顺序分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安思定治疗仪+沙盘治疗+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有显著下降(P0.05),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4项因子分下降(P0.05);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α波、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本体觉、前庭觉2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通过整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儿童从信息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缺陷多动儿童的多动行为。  相似文献   

10.
家庭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家庭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5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儿童的心理适应行为和智商的变化;心理适应行为和智商的测定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表量和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接受干预后的心理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总平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0);干预后儿童适应行为商数(ADQ)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0);干预后儿童总IQ、言语IQ、操作IQ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0)。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矫正单纯性肥胖儿童不良心理适应行为效果明显,同时可提高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智商,能有效促进肥胖儿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及心理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对5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儿童肥胖度和心理适应行为差异。结果干预组儿童的肥胖度和对照组的相比明显下降;干预组儿童的心理适应行为和对照组的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和改善其心理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ourette综合征(TS)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认知功能是否相一致,为探讨改善TS患儿身心健康受挫的有效途径提供一些线索。方法:给予14例TS患儿常规剂量、方法服用泰必利并辅予心理干预指导,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估TS病情程度;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评定患儿治疗前后的行为问题;用P300检测方法评估认知功能。结果:(1)综合治疗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及YGTSS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2)综合治疗后TS儿童的P300潜伏期较干预前缩短,P300波幅较干预前提高。结论:综合治疗可促进TS儿童抽动症状、认知功能、心理及情绪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干预对缓解行为问题儿童家长焦虑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有焦虑症状行为问题的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指导;实验组给予团体心理辅导,评价比较干预前、干预5周、干预后两组焦虑情绪症状。结果行为问题儿童的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其发生率高达66.42%;干预前和干预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SA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的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团体干预能够显著地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恐惧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作用.方法 采用行为计分标尺和牙病焦虑程度评分,评价30例儿童牙科恐惧症在实施心理干预前后口腔诊治接受行为和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接受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儿童口腔诊治接受行为和减轻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5.
儿童时期是心理成长、行为习惯形成与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指导,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该文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工具、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该群体的身心健康状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需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并随时观察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儿童的依从性、疼痛级别、恐慌情况以及60 s哭闹停止率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恐惧程度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60 s哭闹停止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降低了儿童家属的心理压力,能够使患儿更好地服从医生,保证了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临床价值,适用于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概念水平的效果.方法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取样本50例.干预组在门诊随访和吸入治疗的同时采取为期6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门诊随访和吸入治疗.分别在于预前、干预3,6个月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PHCSS量表)对2组患儿进行自我概念水平的评价,并收集2组患儿在6个月干预期内哮喘发作次数、缺课天数和住院天数的资料. 结果干预6个月时,干预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和缺课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2组患儿差异不明显,干预组患儿的总体自我概念和大部分分量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助于减少哮喘对于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身心影响,提高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及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存在睡眠问题的学龄前儿童3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儿的睡眠习惯评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长处与困难问卷评分(SDQ评分)、智力评估[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量表)评分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IV量表)]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CSHQ评分、SDQ评分、Binet-Simon量表及WPPSI-IV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且PSQI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及心理行为发育,也可显著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提高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车祸后患儿抑郁及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车祸创伤的73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创伤后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儿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早期结构化的心理干预。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两组患儿进行3次测量,分别为初测T0(入组时)、干预后 T1(干预结束后2个月)和随访 T2(干预结束后6个月)。[结果]两组患儿抑郁、行为问题总分、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维度上的主效应均显著(〈0.01),干预组在干预后2个月、干预后6个月抑郁、行为问题总分、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和攻击行为上比对照组改善显著(〈0.05)。干预时间在抑郁和行为问题总分、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和攻击行为维度上主效应显著(〈0.05或〈0.01),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早期结构化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车祸创伤患儿近期抑郁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车祸后患儿抑郁及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车祸创伤的73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创伤后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儿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早期结构化的心理干预。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两组患儿进行3次测量,分别为初测T0(入组时)、干预后T1(干预结束后2个月)和随访T2(干预结束后6个月)。[结果]两组患儿抑郁、行为问题总分、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维度上的主效应均显著(P0.01),干预组在干预后2个月、干预后6个月抑郁、行为问题总分、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和攻击行为上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干预时间在抑郁和行为问题总分、退缩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和攻击行为维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或P0.01),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早期结构化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车祸创伤患儿近期抑郁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