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不同病因需行子宫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实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病率、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调查. 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P<0.0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有子宫全切术指征的前提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诊疗、护理的方法 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率、遵医行为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连续规范化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手术后并发症、健康知识的掌握、患者满意度5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手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的掌握、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胎膜早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8例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管理。于出院当天采用自制表格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分娩结局、遵医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遵医依从性、阴道分娩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胎膜早破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者遵医依从性,提高阴道分娩率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匡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01-260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住院后随意性教育方式,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比较两组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应对技能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平均住院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应对技能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理念形成和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32.11±3.25)分,健康理念形成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26.01±4.12)分,形成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系统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切除病人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患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的64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子宫肌瘤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早孕药流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流产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生殖健康知识,减少排胎不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计划性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诊疗及护理,对照组的医疗与护理采用传统方法,以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日与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而产妇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则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计划性剖宫产,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有效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有助于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中的效果。方法:将213例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制定护理计划标准,对2型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病人及家属采用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调查问卷评价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士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在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士满意度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运用于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提高病人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及病人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能够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还能增加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陈金华  宋燕  游箭  魏欣  唐晨曦 《西部医学》2009,21(9):1625-162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P〈0.0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增强病人掌握健康知识和康复能力,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以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循环临床护理的应用,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需要体外循环手术的265例病人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观察2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刘之欣  李晓爽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41+45-41,45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64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32例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度、并发症、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临床路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度等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疗、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对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住院过程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CP)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将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候手术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及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CP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有利于探索整体护理与临床医疗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行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制订好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教育满意率等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足月顺产的初产妇348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8人,实验组18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我科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掌握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合格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掌握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低(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初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姜晓芬  彭晓红  宋云霞 《西部医学》2014,26(9):1252-1254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顺序,将12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路径,而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即针对患者不同住院时段(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制定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照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对两组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情况、遵医行为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掌握健康知识情况、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3%、95.0%和91.7%,均高于对照组的85.0%、76.7%和53.3%);而住院时间(13.8±1.3)d短于对照组的(17.4±1.5)d,住院费用(11236.3±129.5)元也少于对照组的(15663.2±131.6)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中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