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西中药炮制,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是随着樟树“药圩”的发展而产生,其历史源于东汉,迄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有“药不过樟树不齐(灵)”、“药不过建昌不行”之美称。清·同治四年被列为全国13大药帮之一的江西帮,即樟树帮、建昌带的统称,为我国南方中药业的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均有较大的影响,亦称“南国药都”。1 江西中药炮制萌发时期自东汉到东晋,直至唐之前,约400年左右,此阶段以“道”、“医”结合为特征。樟树市,古称淦阳,曾为“新淦县旧治”,亦曰“清江镇”。位于江西中部,“袁、赣二水合流绕镇而北”,自古有“吴楚咽喉口,江右冲要”之称,为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膏药的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药,也称铅膏药,是由植物油炸取药料成分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炼制而成的一种近固体外贴制剂,是丸、散、膏、丹四大传统剂型之一。黑膏药不仅能治疗外科疾病,对于内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主编的《中药制剂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第二版)收载的“二龙膏”等18种铅膏  相似文献   

3.
趣话膏药     
中药在我国历史古老,品种繁多。有不同的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胶剂等。其中膏剂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中草药用水煎熬、浓缩后内服,通常带有滋补性质;另一种是将中草药放在植物油里煎熬,等药物焦粘后捞去药渣,再将油煎熬浓缩成半固体状作为外用,这就是制作膏药的原料。然后加入其他药粉,即可制成“布膏药”或“纸膏药”。这种膏药大都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以及疮痈疖肿等病症。 《山海经》里曾记载一种  相似文献   

4.
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对江西特色炮制帮派建昌帮从传统炮制工具、辅料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建昌帮传统炮制特色技术的整理挖掘及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我国南方各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尤在闽赣两省更为突出。它素以精湛的炮制技术,独特的操作工具和形、色、气、味、疗效好而载誉东南亚。如本文介绍的附子煨制,熟地黄的炆制,天麻的姜制,半夏的药汁制等,这些炮制方法在我国中药炮制史上是罕见的。目前,“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这一宝贵遗产已濒临失传和湮没之危,因此,发掘整理,势在必行,并请有关方面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浅论中药黑膏药工艺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黑膏药是我国独特而历史悠久的中药剂型之一。黑膏药习称“铅膏药”,它具有科学的理论和独特的熬炼工艺技术。是由植物油作取药料成分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铅丹炼制而成的一种近固体外贴制剂,如狗皮膏、万应膏、暖脐膏等,它兼有内治与外治  相似文献   

7.
膏药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用油、丹药熬炼而成“膏”的记载。“薄”指的是软膏,“贴”指的是膏药。目前中医临床及民间仍然广泛使用膏药。但有的膏药贴后容易使局部皮肤出现发痒,起疹子,甚者破皮流水等过敏反应,这种刺激性因素俗称为“火毒”。下面谈谈去“火毒”的问题。一、火毒原因:由于膏药经用文、武火熬炼而成。膏药一般都是用植物油(麻油、菜油、棉子油、花生油、桐油)与黄丹、冰片、麝香、乳香、没药、红花、三七等药混合煎制  相似文献   

8.
建昌帮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中药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一个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药帮。建昌帮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兴衰变化,目前,在中医药强国战略背景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走向了复兴之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当地调研,本文对建昌帮发展历程及炮制特色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建昌帮中药文化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因全国各地炮制技术与相应中医流派具有差异,从而发展出了不同的炮制技艺与特色。笔者在中国不同地域的炮制技术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川帮、京帮、建昌帮、樟帮等四大中药炮制流派以及其他区域性炮制流派的炮制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院中药膏方配制工艺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膏方(亦称膏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剂型,近代名医秦伯来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据学者研究,中药内服膏剂历史悠久,始于汉唐时期,有《伤寒论》的鳖甲煎(古代“膏”和“煎”混称)、《肘后方》的黑膏、  相似文献   

11.
趣话膏药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胶剂等。其中膏剂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中草药用水煎熬,浓缩药通常带有滋补性质;另一种是将中草药放在植物油里煎熬,等药物焦枯后捞去药渣,再将油煎熬浓缩成半固体状作为外用,这就是制作膏药的原料。然后加入其他药粉,即可制成  相似文献   

12.
由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中药三分厂生产的国家三类新药复方紫荆消伤膏是国内第一个药准字的巴布剂型外用膏药,它的诞生在我国药典上开启了巴布剂药膏的先例。 与传统的膏药相比,巴布剂膏药的生产要求极高,在生产工艺方面,传统  相似文献   

13.
江西樟帮、建昌帮、北京、天津地区的京帮是全国三大药帮主流流派,各帮中药材炮制技术和饮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对樟树帮、建昌帮与京帮三个不同地区帮派炮制的历史渊源、特色炮制技术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对中药特色炮制技术及其特色文化内涵的认识,促进各帮派炮制技术、加工方法及特色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江西特色炮制帮派建昌帮从炮制技术特色、存在问题、传承发展现状等方面开展论述,为建昌帮传统炮制特色技术的传承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江西建昌帮炆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控制炆熟地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建昌帮炆熟地黄指纹图谱,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批次建昌帮炆熟地黄共有13个指纹图谱峰,经相似度计算,整体相似性好。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建昌帮炆熟地黄的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6,(2)
"樟帮"和"建昌帮"是江西传统炮制技术的代表,因其独特的炮制加工技术,一直在业界享有盛名。该文对樟帮和建昌帮炮制技术近年在文献工作研究、炮制机理、辅料作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整理,以提高对"樟帮"和"建昌帮"炮制技术的认识,促进江西传统炮制技术和加工方法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外贴膏药,除治疗部分外科疾病外,有时能对贴部以外的若干疾病很有效,是我国民间医学的一种常用疗法,现在以膏药治疗疾症的作用为主,联系到最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我国膏药专门著作“理论骈文”,初步考证分析并提问题如下:膏药的种类“理论骈文”说:膏药是“膏”和“药”组成的,“膏”是基础剂,固定不变,掺和於膏里的“药”,则随治疗用途而灵活运用,根据基础剂的不同,膏药可分为下列数类:一、黑膏药:植物油与铅丹经高热熬炼而  相似文献   

18.
<正> 中药橡胶硬膏剂(下简称新膏药)是在中药传统膏药的基础上吸取了氧化锌硬膏的制剂方法发展而成的一种中成药新制剂。近廿年来,新膏药的生产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有关新膏药制剂工艺方面的技术资料报导却很少。为了促进这方面的交流,试就有关资料结合我厂生产实践经验,对新膏药的制剂工艺作一简要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黑膏药熬“老”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膏药的传统制备分为药料的提取、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及摊涂五个步骤。其中炼油是熬炼膏药的关键,炼油通常以“滴水成珠”标准来判断。如果炼油熬炼过“老”,则膏药硬度大,粘着力小,贴于皮肤时易脱落。按照曹春林主编的《中药药剂学》处理办法:此时可加入适量嫩油调节。  相似文献   

20.
关于黑膏药中有毒药材生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中药外治疗法,而且创制了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药黑膏药制剂.在这些黑膏药制剂中,一些具有毒性的药材多为生品,如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等.清代著名外治专家吴尚先在其专著<理瀹骈文>中写道:"膏中用药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