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泻丹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2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蓉  牟春彬 《四川中医》2000,18(4):44-44
牟玉书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皮肤外科临床扣年,其目拟方“泻丹解毒汤”治疗带状癌疹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随师二年治疗带状疮疹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将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间37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6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276例中,男152例,女124例;年龄小于35岁81例,35~65岁170例,大于65岁25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2天,平均7天。对照组102例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小于35岁31例,35~65岁60例,大于65岁11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3天…  相似文献   

2.
2005-2007年笔者采用艾灸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现介绍如下. 本组病例共30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半年.  相似文献   

3.
自1990~1994年,我们应用针刺命门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86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186例,男156例,女3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18岁~28岁42例,29岁~39岁64例,40岁~50岁56例,51岁~65岁24例;病程最长的10天,最短1天多见。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弯腰两手抱膝取穴,第2腰椎下即是,根据患者的体质胖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 158例患者为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男48例,女40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9岁;30岁以下者12例,31~50岁者53例,50岁以上者23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20年。对照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70岁;30岁以下者11例,31~50岁者42例,50岁以上者17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1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术后腹胀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焉洁 《国医论坛》2004,19(1):50-50
1一般资料外科腹部手术住院病人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2岁;病程最长4天,最短2天。  相似文献   

6.
我院应用TC-ⅢA瘫痪治疗机治疗瘫痪病人9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92例病人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1年零4个月,最短7天;偏瘫伴失语68例,周围性面瘫12例,外伤性截瘫12例。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42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3天;偏瘫30例,周围性面瘫10例;外伤性截瘫4例。  相似文献   

7.
李建立  赵昀 《中医杂志》1998,39(1):30-31
1 临床资料患者均系1990年1月~1996年4月本院住院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4岁,平均34.2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0天,平均16天。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2岁,平均32.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8天,平均14天。两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11月,笔者运用羚芎胶囊治疗风阳上扰脉络不和偏头痛45例,并与镇脑宁胶囊进行双盲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5例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9~65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20天。对照组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0~65岁;病程最长  相似文献   

9.
1998年9月~2000年8月,我们应用双黄连粉针静脉滴注结合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按<实用内科学>[1]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确诊.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2~67岁,平均53.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3.2天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5岁,平均51.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8天.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用电针及推拿治疗不安腿综合征(Ekbom氏综合征)3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共65例,均符合《新编诊疗常规》有关诊断标准,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5岁,平均46.5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天,平均2.5个月.对照组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周,平均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增味止嗽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痰恋肺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 0 6~ 10运用增味止嗽颗粒治疗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以下简称急支 )风痰恋肺证 ,疗效满意 ,并与止咳宝治疗作疗效对照观察 ,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 63例 ,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 2组。治疗组 3 2例中 ,男 16例 ,女 16例 ;年龄 18~ 65岁 ,平均42 62± 14 16岁 ;病程最短 3d ,最长 3 0d。对照组 3 1例中 ,男14例 ,女 17例 ;年龄 18~ 65岁 ,平均 42 19± 15 84岁 ;病程最短 3d ,最长 3 0d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1 2 诊断标准 咳嗽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4年6月~1999年7月,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42例,疗效较好,并与用654-2和西比灵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72例,其中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2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0年...  相似文献   

13.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跟痛症65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西部中医药》2005,18(12):25-25
自1998年9月至2004年8月,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跟痛症65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6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1例,女54例:年龄30~39岁18例;40~49岁26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9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3天.X线检查合并跟骨骨刺14例.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拟加味牵正饮治疗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个月。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足跟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笔者运用针灸及中药治疗足跟痛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5~65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6年;单侧足跟痛8例,双侧足跟痛22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项针治疗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并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0例对照,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5岁,平均43.6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3年,平均3.2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69岁,平均45.2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平均3.7年。两组性  相似文献   

17.
赤玉丸Ⅰ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西医至今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4年以来用清热解毒为主的自拟方赤玉丸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并与用黄芪注射液加辅酶Q10治疗的3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6~55岁;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者60天。对照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5~53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45天。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7,26(10):600),均有心悸、胸闷、心肌酶谱(AST、CK、LDH)改变,以及心…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1995年6月~2001年10月采用电针方法(治疗组)治疗本病43例,并与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3例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64岁;病程最短者1.5月,最长者14年;患病部位右侧12例,左侧27例,双侧4例。对照组39例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59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2年;患病部位右侧9例,左侧23例,双侧7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6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9-01~2002-01的门诊病人,近斯未用过免疫制剂.病程最短2年,最长11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35.4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6.5岁.两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外兼治痤疮16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用中药内外兼治治疗痤疮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共2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2例,男97例,女65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43岁,平均24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9年,平均10个月;皮损形态以粉刺、丘疹、脓疱为主者113例,伴有囊肿、疤痕者49例.对照组123例,男76例,女4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0.5岁,平均23.6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8.7年,平均9.6个月;皮损形态以粉刺、丘疹、脓疱为主者88例,伴有囊肿、疤痕者35例.所有病例15天内均未内服或外用过治疗痤疮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