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时荧光PCR和核酸点杂交技术在白斑病毒检测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白斑病毒综合症(WSSV)是由白斑杆状病毒引起,在病毒性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目前一般采用核酸探针点杂交技术对白斑病毒进行定性检测。今年我们在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的指导帮助下研究开发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病毒(目前仍为定性检测),并用两种方法对对虾样品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2.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白斑综合病毒DNA,为控制对虾白斑综合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白斑综合病毒株序列,使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在白斑综合症病毒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和Tagman探针并进行筛选。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现性等,并与标准方法(核酸探针点杂交)进行比对,对现场32份虾样进行了检测。结果:Tag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标准方法的特异性符合率为100%,灵敏度超过标准方法的10000-100000倍,检测时间为标准方法的1/24,重现性良好(s=0.1-0.49,CV=0.78%-3.72%),并能准确定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白斑综合症病毒检测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定量、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查清本次养殖小龙虾疫病爆发流行的病原体,为沿海地区养殖小龙虾疫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发病小龙虾进行病原学检测与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病原体回归健康小龙虾.结果:在发病小龙虾各组织内均能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小龙虾体内WSSV的形态与PCR扩增产物与对虾体内WSSV一致,病原体回归与流行病学调查支持本次检测结果.结论:本次引发养殖小龙虾疫病爆发流行的病原体是WSSV.  相似文献   

4.
目的:三疣梭子蟹体内白斑综合症病毒含量与其发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试验蟹体内各器官中WSSV含量,病理切片观察濒死蟹各器官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濒死或死亡的三疣梭子蟹体内病毒含量均〉10^9拷贝/ml,腮、肝胰腺、心脏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对照组蟹均健康存活,体内未检出WSSV,也未见病理变化。结论:实验结果显示,WSSV可以感染三疣梭子蟹,受染蟹体内病毒含量与其发病或死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邹先彪 《家庭医学》2007,(14):18-18
莉莉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自从两年前她漂亮的脸上无缘无故长出一块白斑后,郁闷的阴云便笼罩在她青春的心扉上。眼看着白斑的面积逐渐在扩大,她焦急地四处求医。白癜风的诊断是无误的,然而经过涂药,照黑光、吃中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白斑的面积虽没有再扩展,但原有的白斑却不见缩小。通过朋友的介绍,她找到了周医生。  相似文献   

6.
“外阴白斑”必须坚持长期治疗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周淑芳“外阴白斑”即由病变而引起的表皮增厚,表皮基底层色素脱失以及真皮浅层血管减少,致使外阴皮肤或粘膜色泽减退或呈白色。患了“外阴白斑”的妇女很恐惧,怀疑这是不是癌前病变。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证...  相似文献   

7.
罗伟 《健康博览》2014,(4):28-29
近段时间爸爸妈妈发现6岁的小丁脸上出现了两个浅浅的白斑,于是带小丁去个体诊所就诊。一个老中医二话不说就断定孩子脸上长的是“虫斑”,是肚子里的蛔虫引起的,于是给孩子开了驱虫药,说吃了不久白斑就会消失。没想到孩子服药后两个月白斑仍然还在,颜色比治疗前更白了。后经正规医院西医诊断为白色糠疹,医生建议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碱性较强的物质接触皮肤、减少日晒时间、保持皮肤滋润,不到1个月,孩子脸上的白斑就消退了。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散布性白斑28例临床分析沈阳市第五医院消化科(l10023)马贵山,车军沈阳市肿瘤研究所病理室吕振涛近年来,做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发现十二指肠散布性白斑28例。均同时做了活检病理,胰胆B超和血浆蛋白等项检查。白斑多分布在十二指肠降部上段和球部...  相似文献   

9.
陈玉芳  贾华 《健康文摘》2008,(10):19-19
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的发生与喜吃烫、辣食物等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因为口腔黏膜白斑的早期症状如口腔黏膜粗糙等并不明显,患者对此不重视,往往不能及时发觉和主动就医,导致口腔癌的发病率升高。因此,喜烫、辣食物者应经常注意自己口腔有无白色的无法祛除的粗糙斑块,若黏膜有粗糙或有异物感或味觉有改变应尽早就医。如有白斑,要经常注意白斑的变化.如白斑周围出现红斑、斑块变硬,甚至有出血、溃疡等现象要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声带白斑患者于表面麻醉后在纤维喉镜下行微波治疗。结果经1~6年随访,单纯性白斑29例及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均无并发症,未发生癌变,发声功能恢复良好。而14例伴有中度不典型增生者有3例发生癌变,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有3例发生癌变,均经喉部分切除术治愈。结论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白斑是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既能达到治疗目的,又能保护发声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飞  飞雪 《健康文摘》2008,(5):25-25
口腔黏膜白斑主要为白色斑块样损害,多无异常感觉,属于癌前病变,癌变率为3%~7%。临床上常见的白色斑块有两大类,一类为白色角化病,另一类属于白斑,或称为口腔白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X-2和Bcl-2在正常口腔粘膜、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15例单纯性增生性口腔白斑,33例不典型增生性口腔白斑、42例鳞癌中COX-2和Bcl-2的表达。结果COX-2在正常组和单纯增生性白斑组表达基本一致(P〉0.05),在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组、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单纯增生性白斑组(P〈0.05)。Bcl-2在正常组、单纯增生组白斑、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组中不表达或弱表达,在鳞癌组中呈阳性表达,鳞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COX-2和Bcl-2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COX-2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之一。Bcl-2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并不发挥主要作用,但对临床监测非典型性增生的转归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但凡人说起皮肤白斑,总会想到白癜风。门诊中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忧心忡忡地怀疑自己得了白癜风而来诊治,但经检查并非白癜风。因此,白癜风应与一些皮肤病区别开来,以免捕风捉影,徒增忧虑。那么,除了白癜风以外,其他还有哪些皮肤病亦可出现白斑呢?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 8种疾病: 白色糠疹:是一种色素减退斑,病因未明。皮疹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淡色斑,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面部,也可发生在颈、肩、上臂等处,淡白斑上附有糠状鳞屑。 贫血痣:是因患处血管组织发育缺陷而表现皮肤白斑。本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躯干部较多见,在…  相似文献   

14.
食品的病毒污染与监测赫连玉良,于红霞综述韩世杰审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售方便食品、冷饮、生熟肉类食品以及人工养殖的水产品等日益丰盛。与此同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亦引起人们的关注,除细菌污染外,由病毒污染食品而带来的潜在危害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极早期基因IE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方法将IE1编码序列克隆入pGEX-4T-2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IE1)融合蛋白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并用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 lot)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克隆到IE1基因序列长675 bp,编码22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 kDa,等电点为4.87,所构建的重组体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与目标基因相符,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BL21中表达成功。结论克隆构建了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极早期基因IE1,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6.
孕妇便秘切不可大量吃泻药★“外阴白斑”即由病变而引起的表皮增厚,表皮基底层色素脱失以及真皮浅层血管减少,致使外阴皮肤或粘膜色泽减退或呈白色。患了“外阴白斑”的妇女很恐惧,怀疑这是不是癌前病变。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验证实,其癌变率仅为2%左右。197...  相似文献   

17.
李江 《家庭医学》2004,(24):53-53
口腔是消化道的最前端,长期咀嚼、摩擦、温热、吸烟和饮酒的刺激,可以导致有些人唇、颊、牙龈或口底出现白色斑块。由于点燃的香烟可达200-500度的高温,所以吸烟过多就能引起口腔黏膜的损害。调查表明吸烟者中33.5%发生口腔黏膜白斑,不吸烟者仅有3.3%发生白斑,二者相差10倍。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患白斑的可能性高。烟叶中尼古丁是主凶,  相似文献   

18.
1□腔里的"肿块"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先兆.口腔白斑的发生与喜吃烫、辣食物等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因为口腔粘膜白斑的早期症状如口腔粘膜粗糙等并不明显,患者往往对此不重视,不能及时发觉和主动就医,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率升高.因此,喜烫、辣食物者应经常注意自己口腔有无白色的无法祛除的粗糙斑块,若粘膜有粗糙或有异物感或味觉有改变应尽早求医.如有白斑,要经常注意白斑的变化,如白斑周围出现红斑、斑块变硬,甚至有出血、溃疡等现象要特别警惕.早期口腔癌的表现可分白色病变、红色病变、溃疡、硬结及牙周病变等.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常在白斑的基础上发生.如果在白斑上出现一块红色的糜烂区、硬结或溃疡,可能已经是口腔癌了.  相似文献   

19.
贻贝是本县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大部分养殖集中在构杞乡。自 80年代初 ,江苏启东养殖毛蚶检出带有甲肝病毒以后 ,上海有关部门就禁止海产贝类进入上海市场销售。本县养殖贻贝也在禁销品种之列。为了解本县贻贝养殖海域水质状况和证实养殖的贻贝不含致病菌、甲肝病毒等致病因素 ,本中心于 1998~ 2 0 0 0年连续三年对贻贝养殖海域水质及贻贝进行了细菌及理化指标监测。同时又将贻贝送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进行甲肝病毒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的来源 :在 1998~ 2 0 0 0年每年 7月份贻贝收获上市季节 ,设立构杞里西…  相似文献   

20.
  江州 《健康文摘》2006,(8):27-27
45岁的周永清最近发现自己嘴巴里“掉皮”,回到家用镜子照了照,意外发现口内有几团白色的斑块,因为说不清这些白斑到底存在了多久,不放心的他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在检查后,询问他的饮食习惯,周先生对医生说:“自己是麻辣火锅的忠实食客。”医生听罢明确告诉他,这些口腔白斑和火锅有关系.而这些白斑很容易诱发口腔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