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2010年1-10月共收治4例左侧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为回盲部的婴幼儿,急诊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疝环松解、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全部为男性婴幼儿,年龄为8~19个月,发现腹股沟疝的病史为6~15月,发现嵌顿至就诊时间为24~50 h,均伴上呼吸道感染及中重度脱水,其中1例为双侧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3个月~1岁腹股沟嵌顿疝患儿50例,术中行嵌顿疝松解加高位结扎术,对患儿麻醉情况与管理进行分析。结果患儿手术时间30~60(47.35±10.36)min,患儿苏醒时间10.03±5.25min。患儿术中HR、MAP、SPO2与术前(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变化。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嵌顿疝松解高位结扎术能够稳定患儿心率、血压与血氧含量,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外科近 5年来收治了 6例小儿隐睾合并嵌顿疝 ,现将急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年龄 4~ 1 2岁 ,平均 7 5岁。 6例为腹股沟型隐睾 ,其中 5例为右侧 ,1例为双侧。嵌顿疝皆发生于右侧 ,疝内容物为小肠肠袢 ,病程为 2~ 2 4h ,入院后急诊施行嵌顿疝手术复位 ,疝囊高位结扎术 ,术中 4例同时进行睾丸复位固定术 ,另 2例因精索淤血水肿明显 ,于 3月后作 2期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7~1 0d痊愈出院。随访 1~ 2年 ,疝无复发 ,睾丸发育良好。2 讨 论隐睾系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使睾丸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处理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下观察腹腔内情况、肠管血运,辅助还纳嵌顿肠管,检查肠管有无缺血、坏死、破溃,并处理内环口.结果:31例患儿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28例,余3例疝手术同时行肠修补术;发现对侧隐匿性疝并前瞻性治疗11例,平均住院时间4.5 d.结论:经腹腔镜行嵌顿疝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自行粗暴还纳嵌顿性疝导致肠破裂2例,阴囊外伤致肠破裂1例,散步时绊倒发生2例,打篮球跳起投篮时发生1例。手术6例,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嵌顿性疝粗暴还纳、阴囊外伤是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的常见原因,特殊条件下身体过度后仰亦可诱发肠破裂。肠破裂修补加疝囊颈荷包缝合是治疗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比较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患儿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处理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患儿130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患儿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感染、阴囊血肿)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在院治疗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均呈现明显的缩短趋势(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 0. 05);参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0. 00%(13/65)、7. 69%(5/65),观察组分别为4. 62%(3/65)、0,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 0. 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理想,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术中出血状况,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在院治疗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对疾病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发病规律,提高对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46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发生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传统的Bassini、Halsted、McVay术加强管壁修补21例,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15例,单纯行疝内容物回纳、疝囊高位结扎术10例。术中发现肠管绞窄16例,肠坏死7例。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70 min。全部病例均行一期疝修补术,未出现切口感染,无术后死亡。结论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失败后,手术是惟一的选择。发生绞窄时可同期行疝修补术,切口放置自制细引流管负压吸引可避免切口感染,应加强老年人腹股沟嵌顿疝的围术期准备,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样适用于嵌顿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睾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9例隐睾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因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致医源性隐睾5例,因腹股沟斜疝行局部注射治疗致医源性隐睾4例,因精索过短准备行二期睾丸引降固定6例,隐睾牵引固定术后睾丸回缩4例,感染2例,睾丸萎缩3例,并发睾丸肿瘤5例。结果 17例睾丸降致正常阴囊位置,2例出现睾丸萎缩又行睾丸切除。5例睾丸切除者切口一期愈合,5例睾丸根治性切除者1 a后复发1例。结论规范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避免医源性隐睾的发生;隐睾手术应在2岁内完成,术后要加强随访。尽量避免行二期睾丸引降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9.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选择嵌顿时间在12-24 h以内,一般情况尚好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218例试行手法复位。患儿仰卧,臀部垫高,术者用左手握持疝底或疝体部,先将其反向牵引片刻,有利于扩张外环,接着用左手拇、食2指捏压在外环口处,作引导疝还纳的方向,右手4指于疝囊底部向腹股沟管方向持续均匀用力挤压,此法反复多次进行,直至疝内容物全部还纳。结果218例中复位成功215例,占98.6%。3例由于嵌顿时间长,复位困难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只要掌握手法复位方法适应证及禁忌证,可提高手法复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6例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5±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1d,术后没有出现阴囊血肿或者其他的并发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以及复发现象。儿童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凌丽娟  陈凌武  肖惠坚  汪青蓉 《现代护理》2006,12(23):2217-2218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开腹手术一样,主要操作步骤是疝囊高位结扎,由于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因此较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更彻底,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仍有0.5%~2.7%[1-2]。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我院从2003年1月起,建立并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术式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从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完成了61例共85个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21例共31个斜疝行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另40例…  相似文献   

12.
熊邦文  王慧玲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352-2353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LPH)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8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与同期32例行开放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特点,同时术中可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隐匿性疝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嵌顿疝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常因排尿困难、便秘、剧烈咳嗽等使腹压突然增高,大量疝内容物进入疝囊不能还纳,发生嵌顿,疝内容物长时间嵌顿易发生绞窄坏死,因此嵌顿疝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松解疝环,解除嵌顿,并视术区组织状况决定是否行疝修补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缝合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来加强腹股沟管前后壁,缝合后局部张力较大,容易撕裂组织,愈合差,而致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6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0例患儿行传统双重结扎内环口治疗,为A组,而另外240例患儿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并脐内侧的韧带覆盖内环口治疗,为B组。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3年随访观察发现,A组有6例复发,而B组未出现复发情况,两组患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对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有效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以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同时对于巨大疝以及年长患儿需在双重高位结扎疝囊的基础上进行脐内侧的韧带覆盖内环口治疗,从而大大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区嵌顿疝常见于老年人,且易进展至绞窄性疝。我院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间I期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并行疝修补治疗老年人绞窄性嵌顿疝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48例,男43例,女5例,年龄60~89岁。腹股沟斜疝41例,其中2例为逆行性嵌顿疝;股疝7例,其中1例Richter疝。45例嵌顿前有疝病史,2个月至30余年。嵌顿时间<4 h 3例,4~12 h 11例,12~24 h 24例,24~72 h 7例,>72 h 3例,1例Rcchter股疝嵌顿时间最长达6 d。嵌顿物为小肠44例,小肠 大网膜4例。合并有一种或多种疾病: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前列腺增生8…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5年 10月起采用不缝皮的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至 2 0 0 1年 12月达 4 3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 34例中 ,男性 4 12例 ,女 2 2例。年龄 4个月~ 9岁 ,其中 2岁以下 343例 ,~ 4岁 6 4例 ,>4岁 2 7例 ,左侧腹股沟斜疝 199例 ,右侧疝 2 2 3例 ,双侧疝 12例 ,不全性疝 (精索疝 ) 2 78例 ,完全性疝 (睾丸疝 ) 15 6例。病史最长 7年 ,最短仅 1个月 ,平均 1.5年。均以腹股沟区域反复出现的可复发性肿块复诊 ,其中有 34例出现不能还纳的痛性肿块 ,拟诊嵌顿疝在麻醉条件下手法复位后再行本手术。 1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外侧襞疝修补手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股沟嵌顿疝并肠梗阻65例患者实施经腹疝内容物还纳,缝合疝囊颈口腹横肌,利用脐外侧襞对疝内口腹壁薄弱区域进行修。结果:62例患者成功进行手术.3例因肥胖脐外侧襞不明显,游离疝囊,缝合封闭内环口及周围腹膜,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6min,术后8~12h患者能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均在术后2~4d内拔除,平均住院时间6.8d。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肠漏、腹腔脓肿、愎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复查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情况有选择经腹利用脐外侧襞修补腹股沟嵌顿疝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横纹免缝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其技术要点。【方法】对2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横纹免缝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5min。患儿术后不需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止痛剂,大部分患儿术后d2下地玩耍,平均住院期3d。术后2例复发,5例阴囊血肿,2例医源性隐睾。【结论】腹横纹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有效、美观、微创、医疗费用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7~2002年共收治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120例,应患者监护人要求对其中20例直接手术,其余100例先成功进行手法复位后再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特殊类型小儿腹股沟疝中应用腹腔镜的可行性。方法:12例Amyand’s疝于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并利用右下腹悬吊法切除阑尾,冲洗远端疝囊后放置橡皮引流条;10例腹股沟滑疝结合手法还纳左右卵巢,卵巢嵌顿在内环口,将5.5mm Trocar置于左侧腋前线与平脐水平交点,超声刀锐性打开内环口;腹股沟直疝利用脐内侧襞作为自体修补材料,加固直疝三角。结果:所有患儿术后无阴囊血肿、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2.9±0.9)d。经过为期5个月~3年的随访,未出现睾丸萎缩等问题。结论:利用双孔法腹腔镜手术对特殊类型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见腹腔镜在该类疾病的治疗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