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阴道炎是妇女常见多发病。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炎与盆腔感染、羊膜炎、股膜早破有关。支原体也可导致妇女阴道炎、盆腔炎、宫内感染、胎儿感染而引起早产、死产。因此,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阴道炎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120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排除滴虫、霉菌、淋病性阴道炎)共12O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仅5岁。已婚114例,未婚6例(包括幼女2例)。合并不同程度宫颈糜烂者42例,尖锐湿疣2例,泌尿道感染者9例。检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武汉市育龄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 ,我们于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7月 ,对妇科门诊病人和计划生育健康妇女各 10 0例的官颈分泌物标本检测了淋球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 (Mh)、生殖器支原体 (Mg)、念珠菌和阴道毛滴虫的感染情况。现报告如下。研究对象和方法  (1)检测对象 :育龄妇科病人和计划生育健康妇女均来自湖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妇科病人系妇科检查为子宫颈炎者 ,计划生育健康妇女系要求上避孕环者。 (2 )检测方法 :将两支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 1~1 5cm处 ,稍转动并停留片刻后取出 ,置无菌试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感染情况.方法 对720例患阴道炎的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引起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率为白色念珠菌(CA)21.3%、沙眼衣原体(CT)20.7%、阴道加德纳菌(GD)19.6%、阴道毛滴虫(TVD)13.6%、淋病奈瑟菌(NG)11.0%,其它14.6%,单纯一种病原体感染占38.6%,混合感染占61.4%.结论 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几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妇女阴道炎中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了解妇女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的合并感染状况。方法应用套式PCR技术,对150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7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拭子标本进行Uu、Mh、Mg、MP检测;部分病例进行套式PCR产物的直接全自动DNA测序。结果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均存在Uu、Mh、Mg和MP的合并感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者Uu和Mh的合并感染率为66.7%和30.7%;滴虫性阴道炎者则为67.6%和48.6%;Uu、Mh、Mg和MP各1例临床标本的套式PCR产物经全自动DNA测序与标准株完全一致。结论妇女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均存在Uu、Mh、Mg和MP的合并感染,其中以Uu、Mh更为常见;建议临床医师对于合并支原体属感染者在抗真菌、抗滴虫治疗的同时应追加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湖地区妇女阴道炎感染情况及其病原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受检女性阴道分泌物,采用直接涂片和培养等方法检测细菌、支原体和念珠菌,沙眼衣原体采用胶体金法。结果:1 366例阴道炎患者中念珠菌、支原体、细菌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7.0%、46.0%和31.4%,混合感染率为29.2%。各年龄组间细菌(除淋球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滴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45岁年龄段妇女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45岁以上组滴虫和淋球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45岁年龄组。结论:平湖地区妇女阴道炎混合感染率较高,临床对阴道炎患者应进行病原菌的联合检测,对合理对症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植,主要以加德纳菌、嗜血杆菌等厌氧菌为主及支原体的混和感染,破坏了阴道生态环境,临床上表现为腥臭阴道液、骚痒或刺痛,可引起盆腔炎和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疾病,可造成胎膜、羊水感染、早产、低体重儿和产后感染,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但近年来细菌性阴道病一直未引起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临床上也仅重视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特别是有些患者对细菌性阴道病还是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及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医院门诊就诊的初诊女性患者1200例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衣原体及支原体检查结果。结果 1 200例患者中,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43例,发生率为11.9%;细菌性阴道病94例,发生率为7.8%;滴虫性阴道炎11例,发生率为0.9%;不同年龄段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清洁度Ⅲ~Ⅳ度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阴道清洁度Ⅰ~Ⅱ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衣原体感染139例,感染率为11.6%,支原体感染449例,感染率为37.4%;不同年龄段之间宫颈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衣原体检出率在25~34岁和35~44岁患者较高,分别为15.2%和17.0%;支原体的检出率在25~34岁和35~44岁患者也较高,分别为50.2%和49.5%。结论女性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较高,阴道炎的发生和阴道清洁度关系密切,衣原体和支原体是宫颈常见的病原菌,在35~44岁之间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阴道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同龄妇女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对象阴道衣原体、支原体及混合感染情况,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分级与分期患者阴道衣原体、支原体及混合感染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阴道衣原体、支原体及混合感染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阴道衣原体、支原体及混合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同分级与分期患者阴道支原体感染率、不同分期阴道衣原体及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分级者患者阴道衣原体及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分类患者阴道衣原体、支原体及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支原体感染是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因素(P0. 05)。结论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阴道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率较高,阴道支原体感染是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南圆  于红  王蓓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520-3522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 hominis,Mh)的致病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生物学特征及其他相关情况;妇科检查阴道、宫颈情况,取相应分泌物分别进行相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查;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判断. [结果]妇女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达85.2%,支原体与妇科常见病原体的合并感染率达90.7%,各年龄组均有较高的支原体感染率;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中支原体感染率、感染类型、感染部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25岁、性生活频率高. [结论]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Uu,尤其是Mh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致病作用不容忽视.防治支原体感染,应加强卫生宣教,保护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0.
1895例妇女各类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病因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妇女阴道炎流行情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炎的致病因子。方法:189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检查、唾液酸酶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检测等。结果:引起阴道炎的各病原体感染率依次为白色念珠菌28.5%、阴道加德纳菌19.4%、衣原体15.1%、阴道毛滴虫14.4%、淋球菌5.8%、其他4.1%。有263例标本同时合并两种病原体感染。3个年龄组中以18~34周岁组发生阴道炎最多,居首位。各年龄组病原感染位次排除混杂因素,18~34岁组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居首位,其次为衣原体感染;35~50岁组以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阴道毛滴虫。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阴道炎诊治中应注意几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情况,各类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妇女阴道炎中所占构成比不同,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因素以及个人行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94例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 ,阴道黏膜菲薄 ,细胞内糖原减少 ,产生乳酸减少 ,易受各种病菌感染 [1 ]。我院根据激素测定结果对老年性阴道炎实行激素替代治疗 ,同时加物理疗法 ,抗生素及对症综合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门诊收治老年阴道炎 94例 ,其中合并特异性阴道炎 5 2例 (滴虫阴道炎2 0例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 18例 ,细菌性阴道病 10例 ,支原体衣原体阴道炎 4例 )。患者年龄 4 5~ 70岁。其中 82例病人自诉无性生活 10年以上 ,只有 12例病人尚有性生活 ,但次数极…  相似文献   

12.
奥平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炎(BV)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由于BV是由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以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性感染,故使上行感染率增加,盆腔内生殖器感染率随之上升,常引起异位妊娠及不孕症。妊娠合并BV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炎,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预防和降低BV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诊  相似文献   

13.
解脲支原体(UU)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早产、死胎、胎儿发育不良、胎膜早破等。为了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探索其防治方法 ,本文对柳州市1272例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采集对1998年2月~2000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尿道、生殖道不适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的消毒棉拭子插入宫颈内(深度为1.5~2.0cm) ,停留约一分钟后旋转一周取出 ,置无菌试管内送检。1.2检测方法解脲支原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HR-HPV与阴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预防与诊治。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女共500例为研究对象,初次就诊时同时取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分别进行阴道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宫颈HPV-DNA检测,分析宫颈HPV检测结果;选取HR-HPV和HPV(-)的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来对比,以HPV(-)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HR-HPV的阳性率为18.2%,在阴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方面HR-HPV与HPV(-)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HR-HPV阳性的表达均有密切联系,阴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很大可能均对HR-HPV的表达及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无锡市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情况,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1117例妊娠期妇女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 无锡市1117例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7.5%;支原体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6.2%,衣原体性阴道炎患病率为0.8%,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8%,细菌性阴道病(BV)患病率为3.7%,淋病患病率为0.4%,梅毒患病率为1.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病率为13.3%;在不同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的孕妇中衣原体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锡地区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应重视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常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外阴和阴道感染是妇女常见的疾病,其中以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BV)最为常见。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念珠菌属的来源通常是内源性的。在无症状的健康育龄妇女生殖道中,念珠菌的分离率高达25%。发生炎症后,症状和体征常常不明显。很大一部分阴道毛滴虫感染的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常见阴道炎和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妇女1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各种阴道炎患者和正常组的HPV感染率及宫颈癌发生率和不同阴道炎患者之间的HPV感染率及宫颈癌发生率。结果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微环境正常者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发生率。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三者间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发生率无差异显著性。结论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与HPV感染有关,其可能通过影响HPV感染间接影响到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呼巧玲  杨鹏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14-4115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炎在已婚妇女中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各项因素及具体防治措施.方法: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6 715例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和BV检测,观察其清洁度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分布特点.结果:6 715例已婚妇女的阴道镜检查结果中有1 021例患有阴道炎,其中细菌性阴道炎212例,占20.76%.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与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有密切联系,分泌物的清洁度越好,患者发生细菌性阴道炎的几率越小(P<0.05).同时,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生细菌性阴道炎的几率越大(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炎在所有患病人群中占20.76%,且与阴道清洁度和患者年龄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阴道炎是由于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症。根据年龄和感染源的不同,可分为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等,其中以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居首位。老年性阴道炎多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酸度降低、局部抵抗力减弱而引起的,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婴幼儿阴道炎多发于1~5岁的婴幼儿,这是因为女孩的生殖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组织娇嫩,容易感染病菌。从婴儿到老人都会患上淋病性阴道炎,育龄妇女最多。淋病性阴道炎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引起女性阴道炎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对各型阴道炎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将阴道分泌物制成湿片,置于多媒体显微镜下观察各种有形成分(白细胞、线索细胞等),对病原微生物(滴虫、真菌、加德纳茵等)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支原体(Uu、Mh)的培养,做出阴道炎的鉴别诊断。结果对6665例标本进行检测,检出各类阴道炎症患者占62.19%,其中,阴道毛滴虫患者占2.22%;真菌患者占15.54%;支原体患者占23.34%;淋病双球菌患者占0.06%;实验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占13.79%;其他炎症者占16.67%。在上述阳性标本中,混合感染病例占8.22%,而且多与支原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