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丽丽 《现代保健》2010,(6):118-119
近年来,随着围生技术的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但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肠功能差,如何使早产儿能耐受胃肠喂养,满足他们在营养方面的需求,减少腹胀,仍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探索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多方面发展,近年来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这与消化系统的研究和营养学的进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喂养因素在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早产儿的肠道喂养情况简介如下。1营养目标营养目标是早产儿营养中的最基本问题,尚没有一...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可造成6%~18%儿童视力丧失,是世界发达国家儿童失明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我国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使早产儿生存率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如何提高存活早产儿的生命质量、降低视觉残疾率是当前我国医学发展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我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近年来对ROP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ROP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旨在评价ROP的筛查模式及卫生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上升。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重症急救技术的提升,早产儿的死亡率持续下降,但存活下来的早产儿脑损伤和出生后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比足月儿,早产儿心理及行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也较多。本研究对国内外有关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和干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分析早产儿的干预研究,为早产儿的养育干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的影响及黄疸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林红  吕红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66-2467
<正>近年来,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其喂养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许多研究证实了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重要性。鼻胃管喂养是吸吮、吞咽、协调功能较差的早产儿最常见的营养摄入方式。对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给予鼻胃管喂养的同时,使其吸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得以大幅提升,但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相比足月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发生的风险比例增高,神经发育问题逐渐成为早产儿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晚期早产儿约占早产儿总人数的80%,但目前极早产和超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中晚期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评估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状态提供依据。通过胎盘-脑轴生物标志物预测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对开展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琼  吕雪岚  云瑞涛 《中国保健》2010,(11):100-101
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差。早产儿由于其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差,易发生硬肿、感染、窒息等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如何保证早产儿高质量地存活,是新生儿科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科全体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配合医疗,保证了各项治疗及抢救的顺利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章秀桃 《现代保健》2009,(15):91-91
早产儿即未成熟儿,指胎龄大于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2500g,身长47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由于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病死率是足月儿的10倍。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病死率正在逐年降低。笔者所在科室于2008年1月1日至10月1日,共收治早产儿75例,现将一般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常见脑损伤主要为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早产儿发生PVH—PVL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或缺乏特异性,因而早期常规影像检查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对转入我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3~4d均进行头颅B超检查。现随机抽取其中100名进行分析并生后半年进行访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产的出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归因于晚期早产儿出生率的增加.晚期早产儿定义为胎龄在34~36+6周(即孕239~259d)的新生儿.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同足月新生儿相比,晚期早产儿不论是在近期还是远期均存在显著的临床问题,这样一个庞大而脆弱的早产儿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本文就晚期早产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及其管理进行评述,以期增进围生期医务人员对该类早产儿的认识,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已得到有效控制,存活率增加。但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极高。营养因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和促进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早产儿喂养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早产儿的护理仍然是围产医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由于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发育不足,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早产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对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早产儿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早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生率为5%-15%。由于早产儿生命救治支持技术的提高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我国各地相继建立,早产儿存活率较以往显著提高,但早产儿脑病发生率仍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是早产儿常见脑损伤类型,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笔者拟就早产儿脑病的主要病理学类型、诊断方法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够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喂养困难,家庭护理问题多,通过母乳喂养随访和咨询对200例早产儿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和访视,提高家长的喂哺能力,从而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的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往往存在胃肠道动力差、经口喂养困难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从而引起早产儿热量供应不足和早期营养缺乏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影响早产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因此,国内外专家极力推荐,早产儿应该及早给予足量的静脉营养治疗。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给予含有不同剂量氨基酸的早期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儿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变化,探讨不同剂量早期静脉营养治疗对于早产儿体内酸碱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治疗剂量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早期积极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on,EN)的应用,极低体重儿和超低体重儿的存活率逐渐升高,生后营养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近年来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越来越受重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不仅关系到早产儿近期体格发育和并发症,还会影响到远期的健康。而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早产儿出院时生长落后的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李茜  李颖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621-621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危重症状。若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引起缺氧和脑损害。随着新生儿呼吸管理的进展,早产儿存活率在逐步提高,但呼吸暂停仍为较难处理的早产儿问题。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 290万早产儿出生,占活产婴的9.6%;并且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儿明显增加。目前我国统计的早产儿发生率为7.8%,其中VLBW儿占9.1%。然而全球每年310万死亡人数中,早产及其并发症死亡人数占其中的35%;占新生儿总死亡数的50%以上,并居全球儿童死亡人数的首位,也是世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并且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并发症越多。根据美国统计资料显示,胎龄≥34周~<37周的晚期早产儿所占早产儿的比例71%以上,是早产儿中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死亡数及并发症的绝对数较小早产儿更高,故近年来已引起美国国家儿童保健机构的高度重视。除此以外,早产儿更多需要入住NICU、接受各种置管、穿刺、机械通气等侵入性干预;存活者常合并智力或运动发育障碍、视听功能异常、慢性肺部疾病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并且持续至儿童期乃至终身。由于高死亡率、高后遗症、高医疗费用以及低生存质量,因此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据统计,在全球已知的高死亡率和终身伤残的重大险种疾病负担分析中,早产是最大的单一承保险别之一。因此,早产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喂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的喂养是个困难的问题。因为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对营养的实际需要,对如何能迅速地提供适合的营养而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存在着不同意见。发达国家对早产儿实施了近20年的静脉营养,通过临床实践及研究后指出:不应单一依赖静脉营养,早期经口喂养可改善早产儿的营养及预后。本文以胃肠喂养为重点,综述近年来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1 早产儿喂养现况早产儿的糖原、脂肪及蛋白质库存少,能量贮存极为有限。在外界不供给热能的情况下,体重1kg的早产儿其能量贮存仅供其生存4小时,体重2kg的早产儿其贮存的能量仅能维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围生保健的系统化,早产儿/低体重儿存活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由于其发育障碍明显增加和其他不可知的预后,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社会和伦理问题。对于极度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是否予以救治的问题,医学和社会学观点一直存在争论,对早产儿存活现状、关于早产儿救治的若干态度和面临的伦理学尴尬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