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河南省异常血红蛋白病普查中,检出一种慢速血红蛋白,其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与 HbD 相同,珠蛋白解链电泳表明为β链异常,异常链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为β链的121位谷氨酸残基被谷氨酰胺残基取代,证明此种 Hb 与文献报道的 HbD Pun-ab 相问,可用β~(121GH4)Glu→Gln 表示。  相似文献   

2.
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简称β_2M)是正常血清中定量存在的小分子蛋白,首先由 Friberg(1950)自镉中毒患者尿中发现,继而由 Berggard 提纯、鉴定理化性质,蛋白分子量为11,600。1973年 Cunnighan等测定β_2M 分子一级结构由100个氨基酸残基和一个内链性二硫键构成的57个残基的环形多肽链。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与免疫球蛋白重链的恒定片断相同,从而引起免疫学界很大兴趣。目前已知β_2M 是 HLA 的轻链,它通过共价键与另一条带糖基的重链(分子量43,000)  相似文献   

3.
正血红蛋白病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分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异常血红蛋白病2类。常见的地贫可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其特征是珠蛋白肽链的合成减少或缺如,而异常血红蛋白病则表现为珠蛋白肽链结构的异常。地贫和异常血红蛋白病携带率高,防控非常重要。迄今为止,在我国已经发现多种α和β链异常血红蛋白病,其中南方地区最常见者包括Hb Q-Thailand、Hb G-Chinese、Hb E、Hb NewYork和Hb Bangkok[1-2]。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1例老年患者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是否是受血红蛋白变异体影响而引起。方法对患者血样进行基因测序明确血红蛋白变异体类型。结果患者血红蛋白β链基因正常,α链基因发生突变,在第27密码子发现GAGAAG的点突变,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αN/αShuangfeng,即患者血红蛋白α链第27位上的谷氨酸(Glu)被赖氨酸(Lys)所替代,确认为杂合子Hb shuangfeng。结论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异常是受Hb Shuangfeng干扰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血红蛋白分子的研究,较为透彻深入,进展迅速。由它的量和质异常引起的血红蛋白病也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其发病机理最早和最充分的一类遗传性“分子病”。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带有血红蛋白病的基因,我国南方也不少。现就此病的生化基础和临床检验扼要综述如下。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合成血红蛋白(Hb)分子是由4条多肽链(或称亚单位珠蛋白链)各结合一个血红素所组成的四聚体。人类Hb主要有4种多肽链:α链含141个氨基酸,非α链(β、γ和δ链)各含  相似文献   

6.
Hb Leiden 是由于血红蛋白β链 N 端第六或第七位的谷氨酸缺失所致,是一种罕见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病。1968年 De jong等首次在荷兰的 Leiden 发现,迄今世界共报导三例。1978年在江西萍乡首次发现我国 Hb Leiden-β(或β~ )地中海贫血症和G6PD 缺乏。1980年我们在血红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7.
地中海贫血是以人血红蛋白珠蛋白链之一合成减少或缺乏为特点的一组复杂多样的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的遗传性疾患。蛋白合成中的障碍是异源性的,可由DNA→HnRNA→mRNA→珠蛋白过程中的几种分子异常所造成。[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学基础] β~+-地中海贫血大部分β-地中海贫血病人的β-珠蛋白合成机能并没有完全丧失,仅呈明显减少,合成量相当于正常人的5~30%。这些病例称为β~+-地中海贫血。  相似文献   

8.
姚启祥  羊裔明 《华西医学》1997,12(3):287-288
血红蛋白E及HbE/β地中海贫血7例报告姚启祥羊裔明邓长安潘传芳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血红蛋白E(HbE)于1954年发现是β链第26位谷氨酸被赖氨酸替代(αA2β26谷→赖)2)的异常血红蛋白,国内HbE已发现于14省(区、市),云南、江南...  相似文献   

9.
<正>血红蛋白(hemoglobin,Hb)H病是一种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中间型,其分子基础是4个α珠蛋白基因中有3个基因发生点突变或缺失,只能合成少量的α链,多余的β链聚合在一起,形成四聚体HbH(β4),从而导致溶血性贫血[1]。β珠蛋白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β链合成速率  相似文献   

10.
正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造成珠蛋白肽链异常,导致血红蛋白(Hb)组成改变而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调控β珠蛋白链的基因缺陷,使β珠蛋白合成障碍所致的慢性溶血性贫  相似文献   

11.
糖化血红蛋白A1c(Haemoglobin A1c,Hb A1c)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βN-1-去氧果糖基血红蛋白)残基以共价键结合的稳定的一类化合物。目前Hb A1c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在糖尿病治疗及其并发症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实验室采用的Hb A1c检测技术方法达30多种。根据其实验原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糖基化与非糖基化血红蛋白所携带的电荷不同,如离子交换层析法、电泳法;另一类是基于糖基化与非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不同,如免疫法、酶免法以及亲和层析法等。论述了糖化血红蛋白A1c实验室检测技术及方法学评价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血红蛋白是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想材料,也是研究遗传与发育机制的有利模型。研究胎儿血红蛋白向成人血红蛋白演变的机制对阐明高等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某些血红蛋白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等也有诊断和指导治疗的实际意义。一、胚胎、胎儿和成人期的血红蛋白人胚胎期的血红蛋白为 HbGowerI(ζ_2ε2)Hb GowerⅡ(α_2ε_2)和 Hb Portland(ζ~2γ~2)。ζ链和ε链分别相当于成人 Hb 中α链和β链的胚胎形式。第18天的胚胎中便可出现含 Hb 的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血红蛋白电泳在婴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儿科做儿童保健的1255例3月龄婴儿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对所有婴儿静脉血行血红蛋白电泳测定。对于测定结果地中海贫血阳性病例实施基因分析。结果 1255例3月龄婴儿静脉血样本中,血红蛋白异常病例共91例,其中疑似α-地中海贫血57例,疑似β-地中海贫血22例,疑似异常血红蛋白12例。基因测定结果提示α-地中海贫血51例,筛查符合率为89.47%;β-地中海贫血19例,筛查符合率为86.36%;9例异常血红蛋白,3例HbE型,2例HbQ型,2例HbD型,Hb New York型、Hb J及Hb G型各1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构成中--~(SEA)/αα、-α~(3.7)/αα及-α~(4.2)/αα3种类型占比最多,分别为2.39%、0.56%及0.48%;β-地中海贫血基因构成中βCD41-42/βN、βIVS-Ⅱ-654/βN及βCD17/βN3种类型占比最多,分别为0.64%、0.39%及0.24%。结论临床对婴儿应用血红蛋白电泳测定其静脉血中血红蛋白中各组分的含量,对婴儿中地中海贫血的进行早期筛查与分类确诊,具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汉族异常血红蛋白Hb G-Taipei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云南德宏地区3个家系中7例汉族Hb G-Taipei突变携带者的外周血样本,血液学常规检测血细胞参数,血红蛋白电泳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常见α/β地贫突变检测及基因DNA测序检测β珠蛋白基因(HBB)及珠蛋白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HBB基因簇单倍型特征及β链基因突变的源流。结果?3个家系共检测出7例异常血红蛋白Hb G-Taipei(HBB:c.68 A>G, Glu>Gly)患者,均有Hb D异常血红蛋白电泳条带,其中1例先证者为突变纯合子,其Hb D带比例(96.3%)较杂合子患者(37.0%~40.2%)明显升高。在1个家系中检测出Hb G-Taipei/-α3.7复合突变类型。Hb G-Taipei杂合子临床表现大多为无症状,有1例合并缺铁者表现为轻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1例纯合子未表现出贫血表型。-α3.7突变与Hb G-Taipei的复合突变表现为无明显贫血症状。无亲缘关系的患者之间存在相同HBB基因簇单倍型[------+]。结论?Hb G-Taipei突变产生异常Hb D血红蛋白电泳条带,患者临床表现为从无症状到轻度贫血。Hb G-Taipei杂合子或纯合子与静止型α地贫共遗传时均不呈现明显贫血表型。云南德宏地区汉族人群中的Hb G-Taipei突变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经发现40多种血红蛋白变体具有高氧亲和力,伴红细胞增多症。本文报道一种新的血红蛋白变作,Hb Trollhattan[β20(B2)Val→Gu],这是第二例发生在外部残基β20处的点突变。 病人与方法 先证者为一瑞士男性,23岁,1990年查体时发现Hb200g/L,白细胞及血小板计  相似文献   

16.
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血红蛋白病基因的携带者有一亿多人。现将与临床有关的一些资料,介绍如下。正常血红蛋白的结构和组成血红蛋白(简称Hb)是由珠蛋白和直接结合氧分子的血红素构成的一种色素蛋白。其珠蛋白部分由二条α链和二条非α链组成。目前已知的人类Hb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异常血红蛋白G(HbG)病的分子特征和血液学表型,进一步认识异常血红蛋白病的类型,为地中海贫血筛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我院进行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72397例样本,对检出异常血红蛋白者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DNA测序鉴定,并分析其红细胞参数,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法和PCR结合反向点杂交(PCR-RDB)法检测并进行地贫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6种HbG,均为杂合子,发生率为0.047%,位于α链异常的为Hb G-Honolulu和Hb G-Waimanalo;位于β链异常的为Hb G-Taipei、Hb G-Coushatta、Hb G-San José和Hb G-Siriraj。除1例Hb G-Honolulu合并β地贫(IVS-Ⅱ-654杂合突变)表现为轻型地贫特征,其余各类型HbG单纯杂合子的血液学表型均正常。新生儿Hb G-Taipei的毛细管电泳结果为HbA(8.6±2.4)%、HbF(89.1±3.1)%和Hb G-Taipei(2.3±0.6)%;Hb G-Coushatta结果为HbA 12.0%、HbF 83.7%和Hb G-Coushatta 4.1%。结论深圳地区HbG以杂合子多见,单纯HbG杂合子可表现为血常规正常,用毛细管电泳分析可发现携带者;合并地贫时可表现为地贫表型,临床应注意鉴别成人和新生儿HbG的毛细管电泳特征。  相似文献   

18.
人类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通过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GM-CSF receptor,GMR)介导维持细胞存活,刺激细胞增殖与分化,调节成熟细胞功能。GMR为跨膜受体由α链和β链共同组成,结构上分为胞外域、跨膜部分和胞内域。α链和β链胞外域均含有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的共同结构模体(cytokine receptor modules,CRM)并依靠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二硫键维持胞外空间结构。GM-CSF和α链通过电荷识别结合并诱导β链加入,形成完整的配体受体复合物。在二硫键的作用下,GMR多聚化使两条以上β链胞内部分相互接近活化JAK2,完成GM-CSF对细胞的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7例血红蛋白电泳检出的异常条带产生的基因分子基础,探讨基因型与血液学表型的关系。方法用血常规指标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表型分析,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α地贫和β地贫,应用PCR产物测序技术对α、β基因全长进行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7例样本中检出4种异常血红蛋白突变型:1例中国首次发现的Hb San Bruno(HBB:c.120GC)、2例Hb New York(HBB:c.341TA)、2例Hb J-Bangkok(HBB:c.170GA)、2例Hb G-Coushatta(HBB:c.68AC),血常规参数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云南存在多种异常血红蛋白突变型,多数单纯异常血红蛋白罕见突变都不产生临床表型,但是云南作为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合并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意义和危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导了应用加有皂素的淀粉-琼脂凝胶作普查异常血红蛋白的全血电泳法。本法是作Hb大量人群调查的一个简便,快速而适用的方法。其优点是:一次可作100个样品;具有与淀粉凝胶或醋酸纤维素电泳相同的灵敏度且其速度较快;用全血样品以皂素溶血,省去了制备溶血液的操作;皂素并不影响凝胶的性状及正常与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作者所查出的样品有HbA、HbS、HbC,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HbF增多;轻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HbA_2增多。样品均经pH8.6醋酸纤维素、pH8.6淀粉凝胶及pH6.2琼脂凝胶电泳鉴定。还检查了罕见的异常血红蛋白M Boston,D Punjab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