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子痫前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96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57例,轻度子痫前期39例,同时随即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孕妇的基本资料,每组均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各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PLT、PCT在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依次升高;而PDW、MPV则依次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子痫前期患者的判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水平,探讨HLA-G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5例正常孕妇、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HLA-G浓度。结果:3组孕妇晚孕期的HLA-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经Tamhane检验,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的HLA-G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G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王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4,(20):111-112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32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对照组为65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尿蛋白5.0g/24h、平均动脉压130mmHg、胎儿窘迫、血性羊水及宫腔积血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胎、新生儿窒息、胎盘卒中、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及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能给母婴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以其临床特征为依据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能有效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同时并发子痫前期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东莞市虎门中医院和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同时并发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本院收治的6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产次、发病孕周、体质量指数(BMI)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产次、BMI均大于对照组,且发病孕周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中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产次、体质量影响妊娠合并糖尿病同时并发子痫前期发病,可加重患者血管病变,影响子宫、胎盘,可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7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33例,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PIH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妊娠孕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Fib、D–D高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Fib、D–D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H患者血液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凝血四项及D–D可作为判断PIH发生及病情的参考指标,指导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早期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的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口服,未治疗组51例不进行治疗,另选取正常孕妇5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妊娠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胎膜早破、子痫前期、早产、剖宫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早期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孕妇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孕妇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讨论两组孕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后观察组孕妇血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高未出现明显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两组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舒张压(DPB)、收缩压(SPB)及24 h蛋白尿水平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治疗后观察组SPB、DPB、24 h蛋白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40.54%(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81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解痉、降压、镇静、高蛋白低脂饮食、合理扩容、适当利尿等。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D-二聚体(D-D)、血小板参数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凝血功能、D-二聚体(D-D)、血小板参数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及平均产后出血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显著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产后出血量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可能与其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临床进展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5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取同期104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重指数及体重变化、水肿、高血压前期表现、血浆白蛋白及尿蛋白等。结果体重指数增长、体重变化、孕妇高血压前期表现及水肿发生情况、血浆白蛋白水平及尿蛋白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肿、过度体重增加、高血压前期表现和低蛋白血症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重点检查以提高临床实践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并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82例,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100例(.34周)和晚发型82例(≥34周),随机抽取同时期182例孕周相同.年龄相近无产科合并症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孕妇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及血清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对两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对比,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的FT3及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②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的FT3、FT4及TSH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对照组对比.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的TPOAb、TG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的TPOAb、TGAb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早发型组和晚发型组伴有甲状腺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和晚发型孕妇的FT3及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伴有甲状腺疾病的机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其中以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最为多见,孕妇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的发生与其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对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17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85例,为A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5例,为B组。同期收集行产前超声检查的正常健康孕妇85例,为C组。采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各组间差异,判断其检测值与孕妇状态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指标S/D、RI和PI均为B组最小,A组次之,C组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各组脐动脉血流参数指标正好与之相反,C组最小,A组次之,B组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脐动脉血流参数指标呈正相关,而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HDCP孕妇57例,正常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CRP、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组h-CRP、HCY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hs-CRP、HCY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HCY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42,P<0.01)。结论:hs-CRP和HCY水平与HDCP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且两者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和纤溶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TPP)值均较治疗前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T、ATPP值高于对照组FBG及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剖宫产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体质量、胎龄均大于对照组,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时间、窒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能显著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状态及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汤剂,另选择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0例作为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胎儿脐动脉S/D值及对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影响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计算IFN-γ/IL-10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胎儿窘迫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周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IL-10水平均降低,IFN-γ/IL-10比值均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血清IFN-γ水平均降低,血清IL-10水平均升高,血清IFN-γ/IL-10比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Th1/Th2免疫平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指标的动态监测意义。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至我院门诊进行定期产检的健康孕妇200例分为妊娠早期组31例,妊娠中期组75例,妊娠晚期组94例;再将这200例孕妇按照年龄分为≤30岁组143例,>30岁组57例;另选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早、中、晚期组及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早期组的PT及妊娠中、晚期组APTT显著缩短,FIB水平显著升高;与妊娠早期组比较,妊娠中、晚期组PT、APTT均显著缩短,妊娠中、晚期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FIB水平则随妊娠期的延长而显著升高。>30岁组妊娠晚期孕妇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30岁组。结论妊娠期间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凝血功能的异常,可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的迹象,对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孕妇更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分别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东莞市石碣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取硝酸甘油和硫酸镁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硫酸镁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5.6%;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分别为(36.04±2.54)%和(39.59±2.48)%;治疗后24 h尿蛋白分别为(1.02±0.21)g·24 h-1和(1.97±0.19)g·24 h-1;观察组患者的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被迫中止妊娠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研究可知,硝酸甘油联合硫酸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相关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2例。观察组:小于34周发病的孕妇46例。对照组:大于等于34周发病的孕妇46例。两组病例均为单个胎儿妊娠,年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最大年龄为41.5岁,最小年龄为21.6岁,平均年龄为30.6岁。发病的孕周最大者为41周,最小者为28周,平均发病孕周为34.5周。诊断标准符合文献所载。入院时监测血压、谷丙转氨酶、血肌酐、24h尿蛋白。动态监测血压,采取硫酸镁解痉降低血压、使用各类降压药物,保护肝脏、肾脏等综合治疗,对比两组入院时相关指标、孕妇相关并发症、围生儿结局。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珚±s)表示,P<0.05。结果:入院时相关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围生儿的相关并发症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孕周罹患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者,并发症多、病情重。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与罹患该病的孕周相关,小孕周即罹患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者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凝血四项、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联合检测在产前检测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罗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妊娠症状及孕周时间分为正常妊娠组(163例)、产科意外组(21例)、合并症组(16例),另取正常未怀孕妇女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作凝血四项、DD、PLT计数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组孕妇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检测水平不断上升,产科意外组和合并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与正常妊娠组各阶段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妊娠组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LT水平在妊娠早期到妊娠晚期随着时间推移,检测水平不断下降,产科意外组和合并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与正常妊娠组各阶段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在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凝血四项、DD、PLT联合检测有助于医生提早掌握孕产妇的凝血状况,有效预防分娩时及产后大出血,确保产妇及胎儿平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