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卵黄抗体IgY检测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抗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卵黄抗体(IgY)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纯化的鸡IgY作为捕捉抗体,以酶标抗SEA单克隆抗体NP28-5B为检测抗体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ELISA)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并与常规检测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EA-ELISA)作比较。结果S-ELISA测得SEA浓度(y)与吸光度(A450)值(x)呈明显的正相关(y=459.22x-108.14,r=0.9481)。急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100.00%(9/9),慢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84.44%(38/45),健康人的特异性为96.00%(48/50)。两种方法对血吸虫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LIS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液中血吸虫循环抗原和抗体检测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 ,间接ELISA检测尿液中特异性抗体。 [结果 ]10例急性血吸虫病和 6 1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 6 0 %和 40 % ,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80 %和 6 1 7%。两者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 10 0 %和 71 7%。 10 0例健康对照者尿液中仅 3%出现假阳性。 [结论 ]检测尿液中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简便、实用 ,为一种非损伤性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IgY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S-ELISA)现场诊断血吸虫病的价值.方法 用Lowry法检测包被物的含量,将抗SEA的IgY包被酶标反应板,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最适抗体包被量以及血清稀释度,建立S-ELISA .以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Kato-Katz法) 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S-ELISA方法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部分人群血清循环抗原,并同时用SEA-IHA检测循环抗体,比较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检测疫区人群174例,Kato-Katz法、S-ELISA和SEA-IHA阳性率分别是6.90%、22.41%和15.52%,经χ2 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S-ELISA与SEA-IHA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S-ELISA诊断血吸虫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疫区筛查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建立基于A1E3及B1C4单克隆抗体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并对其 应用情况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和免疫印迹试验 (Western blot? ting) 对A1E3及B1C4单克隆抗体进行特性分析, 用ELISA 法测定B1C4、 A1E3单克隆抗体效价。采用棋盘格滴定法确定双 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在最佳条件下, 分别检测20份急性血吸虫病病人血清、 46份慢性血吸 虫病病人血清及20份正常人血清, 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用建立的双单抗夹心ELISA法和市售检测血吸虫循环抗 原的ELISA试剂盒检测湖北省江陵县IHA阳性血吸虫病病人血清72份, 以评估双单抗夹心ELISA法的检测效能。 结果 结果 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纯化后的A1E3及B1C4在相对分子质量 (Mr ) 88 000和52 000处各有一条清晰重链, 在Mr 20 000处有一条相同的轻链, 且A1E3及B1C4可与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及急性血吸虫病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 应。B1C4单抗效价可达1∶105 , A1E3单抗效价可达1∶30 000。用B1C4、 A1E3双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急、 慢性血吸虫病 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6.9%, 检测20份正常人血清特异性为100%。双单抗夹心ELISA法及市售ELISA试剂盒 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5.8%及43.1%。 结论 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A1E3及B1C4双单抗夹心ELISA法, 该 法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一种简捷的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 应用抗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r Sjc2 6 GST)的多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 ,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S- DIGFA) ,并以 S- EL ISA作对比。结果 用 S- DIGFA和 S- EL ISA平行检测 95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1.0 5 %和 82 .11% ;正常人血清 180份 ,两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 6 .6 7%和 7.78%。结论 经统计分析证明 S- DIGF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 S-EL ISA相近 ,且方法更简便快速 ,适合于基层应用。并表明 r Sjc2 6 GST抗原具有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组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以及在血吸虫病疫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对不同类型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循环抗原和抗SEAIgG抗体检测,比较抗原抗体组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重疫区的检测效果。结果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平行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9%、92.2%;序列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99.2%。对血吸虫病疫区粪检阳性人群平行检测阳性率为94.6%(35/37),序列检测阳性率为67.6%(25/37);疫区粪检阴性人群平行检测阳性率为69.8%(97/139),序列检测阳性率为39.6%(55/139)。结论组合检测方案中平行检测在重疫区对有效检出病人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从重感染兔血清中提取的γ-球蛋白为捕捉抗体、以酶标单克隆抗体为结合物进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结果:69例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0.6%一90.9%;11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8.2%;40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有1例出现阳性,交叉反应率为2.5%,50例健康人血清亦有1例出现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2%.提示该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判断结果较客观,可应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及疗效考核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S31/32双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不同寄生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CAg)427份,其中慢性血吸虫病188例,阳性检出率为95.2%,晚期血吸虫病阳性率4.5%(2/44),正常53人假阳性率5.7%.测定其他寄生虫感染患者及肝炎病人,除发现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华枝睾吸虫病有交叉反应外,其它均呈阴性反应.同时,检测血吸虫病治疗前、后CAg,计495 份血清,慢性血吸虫病治疗前188例,阳性率95.2%,吡喹酮治疗后3、6、12和36个月,其阴转率分别为20.4%、31.9%、96.2%和87.7%.比较双夹心ELISA法和一步法ELISA检查CAg,无显著差异.测试结果提示,采用单抗S31/32建立的双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有很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病人在治疗后一年其阴转率高,有很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酶联结增强化学发光法(ELECL)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同时就其灵敏度与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了比较。ELECL法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发光峰值与病人血清稀释度成反比。血清稀释度为1:2560时的发光峰值略低于ELECL阳性判断标准的临界值。同一份标本测定三次,其变异系数为6.7~12.8%。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病人血清稀释度为1:40时,其OD值接近ELISA阳性判断标准的临界值。结果表明,ELECL法的灵敏度远较ELISA法高。  相似文献   

10.
McAb-JPG3采用R-IH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80年代后期Feldmeier用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单克隆抗体用于血吸虫病诊断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报道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斑点ELISA、竞争性ELISA等各种方法.本文试将我们自制的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JPG3(McAb-JPG3),采用反向间接血凝(R-IHA)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以期寻找一种简便、经济适用于现场的查病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26kDa基因重组蛋白(rSjc26GST)抗日本血吸虫生殖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小鼠经rSjc26GST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于6wk后解剖检虫体,计算虫数与肝组织和脾组织内的虫卵数,并对虫体主要生殖器官作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证明rSjc26GST具有明确的抗生殖免疫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免疫鼠减虫率为30.0%,肝组织和脾组织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57.1%与79.9%,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免疫鼠体内雌虫的卵黄腺及雄虫的睾丸组织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卵黄细胞胞质中卵黄球、卵黄滴、脂滴和睾丸组织中精细胞、支持细胞胞质中的脂滴数量均有明显减少。结论:rSjc26GST有抗日本血吸虫生殖的作用,使虫体生殖器官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2.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ICR雄性小鼠32只,分成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小鼠经rSjc26GST免疫。免疫结束后第5天两组小鼠均由尾静脉注射新鲜日本血吸虫虫卵悬液0.2ml(内含活卵1500-2000个),于注卵后第8天、16天和21天分批剖杀小鼠,观察肺部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病变。结果发现免疫鼠肺内肉芽肿大小受到明显抑制,免疫后第8天、16天、21天肺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为100.00±12.6μm,106.43±11.4μm,105.70±11.8μm,对照鼠在相应时间分别为141.90±23.4μm,176.67±34.9μm,199.53±21.7μm,抑制率从8天的29.5%、16天的39.8%到21天的47.0%逐渐增加,并且免疫组肺相对湿重也较佐剂对照组有所减少,证实rSjc26GST具有明确的抗肉芽肿病变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rSjc2 6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排卵数量的减少。  方法  2 0头水牛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头。试验组免疫rSjc2 6GST抗原 ,对照组注射佐剂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 ,定期检测抗rSjc2 6GST抗体、粪检虫卵和毛蚴。  结果 水牛免疫rSjc2 6GST抗原后 1个月 ,产生抗rSjc2 6GST抗体 ,至 1 2个月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试验组水牛感染后 50~ 90d,粪便EPG和MPG几何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在 1 0 0d以后两组的EPG和MPG均逐渐降低 ,至 330d均为 0。结论 水牛免疫rSjc2 6GST抗原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维持较高水平至 1 2个月 ,在感染后 3个月内有显著的减卵效果 ,此后排卵量逐渐下降至阴性  相似文献   

14.
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快速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方法 在已建立的检测血吸虫抗体的DIGFA基础上,以抗血吸虫重组蛋白SVLBP多抗为捕捉抗体,金标抗SEA多抗为覆盖抗体,建立快速检测病人血清中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双夹心DIGFA。结果 用该法检测了急性血吸病人血清30 人份和慢性血吸病人血清38 人份,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 % 和52-6 % ;120 人份流行区健康人血清全为阴性;100 人份非流行区健康人群血清的阴性符合率为100% ,与10 例华支睾病人血清无交叉反应;15 例肺吸虫病人血清有1 例阳性,交叉反应率为6-7 % ;与双夹心ELISA的符合率为97-4% ,经χ2 检验表明两法检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DIGF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方法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制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SjMAg的单链抗体。 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代谢抗原SjMAg包板,对已构建的抗日本血吸虫噬菌体抗体库进行3轮富集,然后用ELISA法从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筛选阳性克隆,最后借助ELISA、SDSPAGE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根据阳性克隆表达产物与其它4种吸虫抗原反应的情况,进行特异性鉴定。 结果 从随机挑取的72个克隆中筛选到阳性克隆6个,经交叉筛选和鉴定最终获得特异性抗日本血吸虫阳性克隆2个。 结论 用固相富集和ELISA筛选法可以从抗体库中有效地筛选到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阳性克隆,获得的抗体克隆可用于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单链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其与血吸虫感染兔疗前、疗后配对血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采用7cm(pH5~8)的IPG和12%SDS-PAGE对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排泄分泌抗原各蛋白点与疗前、疗后血清的反应性;采用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对二维图像斑点进行分析,寻找差异反应蛋白点。结果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主要由215个蛋白斑点组成,其中16个斑点大、染色深,可能为高丰度的循环抗原;免疫印迹显示可被感染6周兔血清识别,但不能被治疗12周兔血清识别的蛋白斑点有84个,与感染6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比与治疗12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高2倍的蛋白点有38个。结论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中存在高丰度的能被短程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吸虫感染抗性人血清中起免疫保护作用抗体针对的日本血吸虫蛋白抗原谱,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采集血吸虫流行病区感染抗性人血清,免疫学方法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软件对所筛基因编码的抗原分子进行表位预测。结果共筛选出29个持续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获得25个基因,包括5种已知基因(其中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12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2个、细胞色素b1个、延伸因子1-α1个和线粒体编码区1个)和5个未知基因,软件分析显示不同抗原分别具有多个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编码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分子,其中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为主要抗感染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rSj26-Sj32融合蛋白-IgG-ELISA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纯化的rSj26-Sj32融合蛋白和日本血吸虫成虫粗抗原(SjAWA)建立IgG-ELISA方法检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并以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泡型棘球蚴病、囊型棘球蚴病、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 rSj26-Sj32和SjAWA检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45/50)、97.67%(42/43)和92.00%(46/50)、97.67%(42/4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均为0.0,P均>0.05);SjAWA与泡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20.00%(2/10),rSj26-Sj32与泡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P>0.05);rSj26-Sj32和SjAWA与华支睾吸虫病和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29%(3/21)、7.69%(1/13)和19.05%(4/21)、7.69%(1/13),与囊型棘球蚴病、乙型肝炎和肺结核患者血清均未见交叉反应,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均为0.0,P均>0.05).rSj26-Sj32-IgG-ELISA和SjAWA-IgG-ELISA诊断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和诊断效率分别为97.83%(45/46)、89.36%(42/47)、93.55%(87/93)和97.87%(46/47)、91.30%(42/46)、94.62%(88/9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均为0.0,P均>0.05).结论 rSj26-Sj32融合蛋白可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Sj26-Sj32-IgG-ELISA for acute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Methods Purified rSj26-Sj32 fusion protein and crude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tigen (SjAWA)were used to establish IgG-ELISA to detect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chistosomiasis, and clonorchiasis sinensis,paragonimiasis westermani,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cystic echinococcosis, type B hepatitis, lung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healthy human serum were used as control.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alty were 90.00%(45/50) ,97.67% (42/43) and 92.00% (46/50),97.67% (42/43) in detection of acute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with rSj26-Sj32and SjAWA,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 were both 0.0, all P >0.05). The serum cross-reaction reactivity was 20.00%(2/10) in patients with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with SjAWA,but no cross-reaction with rSj26-Sj32,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 = 0.5, P > 0.05). The serum cross-reactivity were 14.29% (3/21 ), 7.69% (1/13) and 19.05% (4/21 ), 7.69% (1/13) among patients with clonorchiasis sinensis and paragonimiasis westermani by rSj26-Sj32 and SjAWA, but no cross reaction with type B hepatitis and lung tuberculosis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 were both 0.0, all P > 0.05).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with acute schistosomiasis japonicum by rSj26-Sj32-IgG-ELISA and SjAWA-IgG-ELISA were 97.83% (45/46),89.36% (42/47),93.55% (87/93)and 97.87% (46/47),91.30% (42/46),94.62% (88/93),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 were both 0.0, all P > 0.05). Conclusion rSj26-Sj32 fusion protein can be used for the immune diagnosis of acute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26GST)多克隆抗体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抗rSj26GST多克隆抗体力捕获并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斑点免疫金测定技术,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并以斑点免疫金测定法和ELISA检测抗体作对照。结果3种方法检测急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均为100%;对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6.4%、98.1%和96.2%;特异性分别为95.0%、98.0%和96.0%。结论rSj26GST抗原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诊断价值,可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建立BSAS—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BSAS-ELISA技术以提高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敏感性。方法在夹心ELISA的基础上,引入高度放大的生物素一链霉亲和素系统(BSAS),建立BSAS-ELISA基本检测技术及其改良的二步法。结果应用单抗3D10以该技术的基本法与二步法检测感染兔血清,检出率可达90.00%;用单抗MG2以二步法经盲法检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检出率达86.00%,3D10对正常人的假阳性率为4.76%,MGZ为33.33%。结论BSAS-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可提高其敏感性。本实验所用二种单抗的特异性不甚理想,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及改进特异性的关键在于筛选出更理想的单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